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2014-01-24 08:02吴素晶黄东辉赖风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4期
关键词:弥漫性凝血因子纤溶

吴素晶 黄东辉 赖风如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吴素晶 黄东辉 赖风如

目的 研究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发病特点、诱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成功救治的 DIC 的患者中的 26 例作为研究对象 , 分析该病的发病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等。结果 DIC发生的诱发因素有羊水栓塞 , 胎盘剥离 , 死胎滞留 , 子宫破裂 , 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等。临床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休克或微循环衰竭、微血管血栓、溶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及时处理 DIC 的诱发因素 ,预防 DIC, 一旦发现即可进行处理 , 在积极消除病因 , 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 补充血容量 , 防止休克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成分输血 , 抗凝治疗 , 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 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 DIC 的有效方法。

产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诱发因素 ;临床诊治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综合征 , 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 它是在许多致病因素的基础上 , 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 , 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 ,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发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引起 DIC 的病因很多 , 其中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 , 占其 DIC 发病数的 31%~43%。其中恶性肿瘤 , 手术创伤 , 病理产科 , 组织损伤等也都是 DIC 的发病因素。该病起病凶险 , 危及生命 , 因此对 DIC 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1], 尽早治疗是延缓该病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讨论产科中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诱因 , 临床表现 , 发病机制 , 诊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 2010年 6月 ~2013年 6月来本院产科进

行分娩的 3742例患者 , 选取 26例成功救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在 20~40岁之间 ,平均年龄 30岁 , 孕周 18~41周之间 , 平均孕周 34周 , 其中15例顺产 , 剖宫产 11例 , 初产妇 18例 , 经产妇 8例。

1. 2 病因分析 在选取的 26例患者中 , 其中羊水栓塞 4例 , 8例胎盘剥离 , 5例产后出血 , 死胎滞留 2例 , 重度子痫前期5例 , 剖宫产 2例。

1. 3 发病机制 由感染性流产、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等产科疾病可导致受损伤的组织因子 (TF)、血管内皮因子过度异常表达及释放 , 这是 DIC最重要的始动机制。纤溶酶及凝血酶的形成是 DIC发生过程中导致血管内微血栓、纤溶亢进及凝血因子减少的两个主要发病机制。DIC发生时体内凝血及纤溶的变化非常复杂。此外 , 体内的炎症因子和蛋白 C系统在一定程度加重凝血异常 , 加剧 DIC的发病过程[5]。

1. 4 临床症状 26例 DIC患者中 , 9例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 以休克及微循环衰竭为首发症状的 5例 , 血管栓塞为主要症状者 5例 , 出现不同程度溶血者 3例 , 出现两种或两中以上症状者4例。

1. 5 诊断标准

1. 5. 1 临床表现 存在引起 DIC的基础疾病或出现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①存在多发出血倾向;②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休克或微循环衰竭 ;③多发性血管栓塞症状 , 如皮肤 ,皮下 , 黏膜损伤及早期出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 呼吸衰竭 ,意识障碍等;④抗凝治疗有效。

1. 5. 2 实验室检查指标 有下列三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DIC。①血小板 <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②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3P)实验阳性或 D-二聚体水平阳性 ;③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1.5 g/L或进行性下降 ;④ PT或 APTT缩短或延长[2]。本研究资料均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提及的内容。

1. 6 治疗方法 治疗基础疾病、消除诱因及对症治疗。本研究的 26例患者都给予不同程度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 给予新鲜全血 20~30 ml/kg, 冷冻血浆 10~15 ml/kg及血小板悬液进行治疗 , 对于 DIC后期、脏器衰竭及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者给予溶栓治疗 , 其中 5例实施了溶栓疗法 , 7例最终选择了子宫切除手术。

2 结果

本研究中 26 例 DIC 患者均救治成功 , 4 例输新鲜冷冻血浆 , 5 例使用溶栓疗法 , 7 例行子宫切除术 , 其余不同程度给予抗凝治疗 , 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 纤溶抑制药物终止 DIC 的发展。

3 讨论

3. 1 DIC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 一些凝血物质被激活 ,机体出现高凝状态 , 进而导致广泛微血栓形成 , 使得凝血物质耗竭 , 血液低凝以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 最终出现休克、出血、微血管溶血及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产科中常见的导致 DIC的疾病有羊水栓塞、感染性流产、死胎滞留、胎盘早剥、妊高症、子宫破裂等 , 作用机制主要由于羊水和胎盘等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 (TF)进入血循环 , 促使血液凝固 , 此外 , 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一些血管活性物质产生 , 使血管发生痉挛 , 血流出现异常改变这些因素也加重DIC的发生发展 , 其中导致 DIC发生的最主要机制是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平衡失调。

3. 2 对 DIC的早期诊断 , 早期去除病因是提高该病治疗率的基础。DIC发生的诱发因素有羊水栓塞 , 胎盘剥离 , 死胎滞留 , 子宫破裂 , 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等。可见产科 DIC大部分发生在伴有伴有合并症的孕妇。一旦发现上述诱因 , 并出现阴道出血 , 出现休克症状且与阴道出血量不符的可考虑为此病 , 再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进一步证实此病 , 即可采取治疗 , 以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3. 3 由于产科 DIC病情复杂 , 发展迅速 , 尽早去除病因是治疗 DIC的关键方法。除此之外 , 还应采用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最主要的是恢复体内正常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治疗引起 DIC的原发性疾病 , 如积极控制感染 , 清除子宫内容物 (死胎、胎盘等 ), 切除肿瘤等[4]。改善微循环及时纠正微循环障碍 , 增加组织灌流是治疗 DIC的另一治疗原则 , 其中包括纠正酸中毒 , 补充血容量 ,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最终的治疗目前是尽快恢复凝血和纤溶的正常动态平衡。临床上 DIC时凝血和纤溶两个病理过程是交错在一起的 ,治疗 DIC的最主要方法以抗凝为主 , 即使在后期以纤溶为主的 DIC患者也不主张单独使用抗纤溶药物[3]。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肝素 , 肝素能与血液中的抗凝血酶Ⅲ ATⅢ形成复合体 , 从而加强 ATⅢ对凝血酶及活性凝血因子 IXa、Xa、XIa及 XIIa的灭活 , 产生抗凝作用。出现下列情况是可使用肝素:① DIC早期 (高凝 );②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进行性下降;③消耗性低凝期但病因短期内不能去除者 , 在补充抗凝因子情况下使用。目前低分子量肝素被广泛应用 , 其抑制 FXa作用较强 , 较少依赖 AT, 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 , 并发症少 , 半衰期长 , 并且生物利用度较高。常用剂量 75~150 IUAXa/(kg·d),一般用 3~5 d。

3. 4 产科 DIC应以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应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 , 及早发现合并症及并发症 , 提高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 , 防止 DIC的发生。产科 DIC发病迅速 , 病情凶险 ,一旦发现应即刻终止妊娠 , 这是防止 DIC的关键。

[1]姜红佳 .产科弥漫新血管内凝血 13 例临床分析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 2008,5(3):254-255.

[2]陆再英 ,钟南山 ,谢毅 ,等 .内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7661-7665.

[3]肖莎 ,王得玲 .产科急性弥漫新血管内凝血 31 例临床分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9,21(8):477-478.

[4]汪丽 ,李力 ,俞丽丽 .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重庆医学 , 2007,36(12):1292.

[5]张媛 ,杨林花 .感染性 DIC 研究进展 .血栓与止血学 , 2006, 12(3): 140-142.

2014-04-18]

527200 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弥漫性凝血因子纤溶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CT值对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肌动蛋白清除系统与凝血—纤溶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