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
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夏杰
目的 探索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早期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是在胸痛后2 h以内入院, 分别在入院后、胸痛发生4~8 h, 12~24 h采集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指标,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2 h以内,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阴性时, 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阳性后,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对于其早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参考应用。
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室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 炎症介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一个独立关键的危险因子。其中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备受临床关注, 相关研究表明, 其与心肌梗死死亡率密切相关[1]。今就鞍山市第四医院早期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早期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平均(55.54±5.3)岁;正常对照组的患者选取年龄和性别与观察组无显著差异的健康人群55例, 其中男28例, 女27例, 平均(56.73±4.9)岁, 所有患者入选均排除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肝脏衰竭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是在胸痛后2 h以内入院, 分别在入院后、胸痛发生4~8 h, 12~24 h采集静脉血, 检测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指标, 以及观察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 计算其平均值, 作为自身对照, 同时监测健康体检人员的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 进行综合分析。
1.3评价标准 根据白细胞计数, 血清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等指标, 进行综合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胸痛2 h内, 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阴性时结果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2 h以内,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阴性时, 白细胞计数为(9.11±2.14)×109/L, 显著高于自身对照(6.42±1.05)×109/L和正常对照组(5.56±1.21)×109/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2.11±1.4)mg/L, 与自身对照组(2.54±1.2)mg/L, 正常对照组(2.03±1.6)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阳性时结果比较 在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阳性后, 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4~8 h白细胞计数为(11.23±3.16)×109/L, C反应蛋白为(56.41±8.4)mg/L, 12~24 h白细胞计数为(12.45±4.13)×109/L, C反应蛋白为(126.32±22.3)mg/L, 与自身对照组, 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白细胞主要是通过炎症浸润, 聚集, 黏附分子的表达,细胞因子的产生, 急性时诱导相应的蛋白, 然后与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 调节小血管紧张度, 影响血管的收缩, 修饰激素类产物, 对冠心病的发生, 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C反应蛋白是白介素-6作用在肝脏细胞后生成的急性炎症蛋白。相关研究表明, 其是炎症、组织损伤、感染、坏死等反应的重要指标, 可以敏感的反应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发生和进展状态[3]。本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 对于其早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参考应用。
[1] 徐洪武, 何林生, 赵龙久.白细胞计数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34(7):588-589.
[2] 吕云霞.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中国医药指南, 2007,5(12):540-541.
[3] 钱东林.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17(1):52-53.
114034 鞍山市第四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