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疾控机构灾害救援中卫生防疫工作的做法及启示

2014-01-24 06:40李权超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卫生防疫卫勤灾害

胡 艳,于 泱,李权超

近年来,我军疾控机构人员参与了汶川、玉树、海地特大地震抗震救灾,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以及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任务中的卫生防疫工作。完成上述工作既是对各级疾控机构卫生防疫力量的检验,也是对疾控机构人员能力素质的锻炼。我们回顾这几次执行任务中既有好的做法也有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疾控机构执行类似任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灾害救援中卫生防疫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

灾害救援具有任务突然、种类繁多、环境恶劣、工作多元、军民一体等特点[1]。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疾控机构从准备到出发不足24 h,而且面临环境地形不熟、潜在疫情不清、保障地域不明等具体现实问题[2]。2010年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出现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海地常年平均气温高达40℃,艾滋病、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流行,肺结核、伤寒等多种呼吸道或肠道传染病高发,加之人员密集,尸体不能及时处置,卫生状况极度恶化,这对卫生防疫人员应变能力和身心承受力构成严峻挑战[3]。

1.1 扎实的卫生防疫知识是完成好任务的基础卫生防疫重在预防,只有平时做好五个方面的知识储备才能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一是做好卫生流行病学侦检和调查。熟悉现场流调方法和步骤,抓住关键环节,做到急而不乱,到现场后抓紧时间与地方人员协调沟通,了解当地可用卫生资源,分析可能发生的疫情,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二是食品和饮水卫生检验。对各饮用水源水质进行感官和理化检验,对不符合饮用标准的及时予以标识警示,分发饮水消毒片至具体负责人,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合格。三是开展环境消杀。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尤其应将遇难者掩埋地和动物尸体列为重点污染源及时消杀,对灾民安置点、生活区、垃圾收集点、养殖场等不同地域采用不同消杀手段和方法。四是掌握心理疏导与干预的方法、措施。能够及时发现灾民中心理问题严重的人员和救援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人员,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五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是通过紧急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任务官兵和受灾民众了解不良环境可能对健康带来影响,使损害健康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4]。

1.2 系统完善的制度方案是完成好任务的前提灾害救援突发性强、准备时间仓促、防疫保障专业性强,因而平时制定系列制度方案、行动预案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制定技术骨干应急调配预案,各单位结合每名技术骨干专业特点,制定抽组预案,建立人员动态信息卡,根据保障任务的改变,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准确理解上级下达的任务,紧贴该次任务需要修订预案,上级部门应协调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定期研判形势,集中研讨卫勤保障各种预案。三是科学规划战备物资储备,平时做好卫生药材储备和卫生装备的保养、更新,制定携带药械的品种、数量,避免急时出乱,提高灾害救援效率。

1.3 平时有计划地训练是完成好任务的保证 一要不断拓展训练内容。围绕快速反应,加强组织指挥和各小组装备快速启封、装载、展开与撤收等技术训练演练;围绕任务强度大、环境条件复杂、时刻面临人员伤亡等实际,加强心理调适训练;围绕机动展开,组织进行实兵实装拉动,提高卫勤分队保障能力。二要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坚持任务需要什么就训什么,实现全员额、全天候、全领域训练;坚持需要什么装备就训练动用什么装备,就可能实际操作,能不模拟的就不模拟,能不代替的就不代替,杜绝平战分开、训战脱节、人装分离的问题,实现高素质人才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员和装备潜力。三要严格考核验收。坚持训战一致、训用一致、训保一致的原则,加强对训练的检查指导,解决纠治训练不严格、走过场的问题,使训练内容与保障预案相配套、训练组织与保障需求相适应、训练形式与保障方式相衔接、训练环境与保障环境相吻合[5]。

1.4 军地协同是完成任务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疾控机构执行的灾害救援,都是军地携手共同完成的,而且更多的是依托地方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技术共享。及时与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建立顺畅的协同机制,适量就近抽组地方卫勤人员,合理使用军地卫生救援力量,准确对接“部队卫勤力量保障力强”与“地方卫生力量属地作用大”的优势,在多方联手、优势并举、特长兼容中,真正做到力量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一军地无缝连接、整体联动的卫勤保障方案已在实战中得到检验,也得到学术领域的认可[6]。

2 灾害救援中卫生防疫工作的启示

2.1 亟待加强“一专多能”的技术培训 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应急防疫保障的实践证明,完成灾害救援需要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7]。“一专”是指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理论和技能,“多能”就是熟悉卫生监督监测、传染病防治、有害生物控制、健康教育和现场心理干预,能够独立或在专业人员不多情况下完成上述工作。疾控机构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开设不同学科知识讲座,开展不同学科设备交叉使用培训。由于部队人员流动性大、新生力量多,“一专多能”培训在疾控机构应坚持常态化、经常化和形式多样化,尤其要注意组织拟抽组人员学习熟知各种预案、方案内容。

2.2 野外适应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有待提高1998年抗洪抢险、2008年抗震救灾、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等多项活动都具有急、重、险、时间长的特点,对参与官兵的体能、智能、心理承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执行卫生防疫任务的骨干均为专业技术干部,平时体能训练少,执行任务期间,工作忙身体比较疲劳,个别人员生病不能坚持工作。加上长时间奋战在灾区一线,有些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存在个别人员抱怨环境艰苦,生活条件不适应从而影响工作。因此,今后应从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这一强军之要的高度,加大对业务干部身心素质和野外生存能力的锤炼。

[1]张军勇,丁迎周,张美进.军队医院灾害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57-58.

[2]陈乐如,贾德胜.四川汶川地震救援中军队卫生防疫保障模式探索[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3,2(2):111-112.

[3]刘东峰,董 罡,王军文.军队疾病预防控制力量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救援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3,31(3):258-259.

[4]黎檀实.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我军急救医学体系建设[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1(2):78-83.

[5]李权超,李兴国,庄 炜.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体会与思考[J].中外医学研究,2009,7(7):43-44.

[6]周学君.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卫勤保障实践回顾与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1):1001-1003.

[7]袁正泉,贺雅琳,李生轶,等.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卫生防疫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7):606-608.

猜你喜欢
卫生防疫卫勤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外卫勤机构配备研究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