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泱,胡 艳
心理救援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外界突发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有效减缓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协助地方精神卫生人员对受灾民众开展灾后心理重建工作,保障公众心理健康,是部队心理救援力量工作目的。
在得到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预令后,由大单位卫生部门联络协调辖区心理服务专业人员,成立心理救援分队,根据任务需要确定救援分队人数,指定分队负责人,明确人员分工。(1)开展紧急培训,内容包括遂行任务官兵及需要帮助民众心理特点及常见不良反应、现场心理评估的开展,以及心理救援的组织、现场心理救援的具体技术和注意事项。(2)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分类和筛选,挑选有临床经验、有现场心理救援经验的人员作为心理救援工作骨干。(3)收集、熟悉任务区域基本情况,包括道路、气候和地理环境等。(4)依托战区疾控中心信息资料库,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心理防护宣传资料。(5)制定心理救援分队自身食宿保障计划,准备齐全自用物品、常用药品。
根据实践经验,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心理救援工作,将心理救援对象划分为三级较为适宜。第一级:亲历灾害、灾难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及严重伤病人员;第二级: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及密切相关的个人;第三级:现场遂行任务的部队官兵。第一、二级为心理问题易发人群,是军地整体心理救援的重点,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地方精神卫生人员协作共同开展心理救援工作。第三级人群心理应激反应相对较弱,主要防止急性应激反应发生,是部队心理救援力量重点保障对象。
3.1 预防为主,早期介入 多样化军事任务心理救援实质是二级预防,预防严重心理问题或适应不良行为的发生,减轻急性应激反应和对社会功能的退化,保障遂行任务官兵身心健康,促进受灾民众心理功能尽快恢复,防止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酒精依赖、药物滥用、自杀等。心理危机发生后24~48 h实施心理救援。如果危机持续,应在6周内持续进行[1]。
3.2 空杯心态,感同身受 空杯心态,就是以空杯子的形态,接受、认同心理救援对象此时此刻的情绪体验,且无条件接纳对方任何在平时看来属于异常的情绪、行为反应。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心理救援人员要不加评判地倾听受助者表达的各种想法,完全接纳其此时此刻的感受和情感。“空杯心态,感同身受”的原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创建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念相符,现场心理救援人员应牢记“深深的理解与接受就是最好的爱护与帮助”这句话。
3.3 立足发展,积极引导 无论是对遂行任务官兵,还是对茫然不知所措的受灾民众,只要排除重度精神反应和心理疾病者,心理救援应遵循发展性原则[2]。因为,面对家园毁坏、财产损失甚至亲人遗体,救援者和被救援者都会出现生理心理反应,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表现。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和时间推移,被救援对象心灵创伤会逐渐自动痊愈,心理救援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立足发展的原则就是促进受助者心灵痊愈的同时不宜操之过急。
3.4 实际协助,解决问题 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心理救援表面上是微观层次上的个体心理危机干预,但实际上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性公共危机控制。因此,具有实效的心理救援应该是把对灾区民众的心理救援与对其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相结合。当要开始对一灾难心理创伤人员进行危机干预时,应首先关注其是否已经处于一个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是否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救援才是持续和有效的。
3.5 方法科学,灵活运用 要充分运用心理科学原理、专业技能、心理救援理念开展工作。心理救援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有的是一般性技术,如倾听、同情、支持等技术;而有的方法却有特殊性,如眼动系统脱敏与再加工治疗(EMDR)、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电子沙盘疗法等。每个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应激反应,与其个性、文化、内心需求、创伤程度、过去面对生活事件反应的习惯均有连带关系。因此,心理救援人员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应细腻地注意到每位受助者的个体差异,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掌握好技术实施的时机。
现场心理评估是心理救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快速、有效、人性化的心理危机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心理救援工作整体的成败。心理评估应从认知、情感和行为3方面评估受助者的功能水平。认知评估包括侵犯、威胁和丧失3项内容;情感评估包括愤怒/敌意、恐惧/焦虑、沮丧/忧愁3项内容;行为评估包括接近、回避、失去能动性3项内容。对于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可视情选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创伤分离量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简易自杀危险性评估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3-4]。
个体心理危机除与面对的突发事件打击有关外,还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生理因素等密切相关。心理救援人员应以危机干预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干预,既要有评估、走访、座谈,又要有游戏活动;既要有团体干预,又要有个别干预;既要开展心理讲座,又要印制、发放心理自助手册;既有心理干预,又要有生理干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求心理救援效果的最大化。根据以往的多次心理救援实践,将心理救援归纳为ABC法[5]:(A)心理急救,稳定情绪;(B)行为调整,放松训练,紧急事件应激晤谈技术(CISD);(C)认知调整,CISD技术+EMDR技术。熟练掌握心理救援ABC方法措施是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
5.1 心理救援基本流程 (1)第一时间与遂行任务部队建立顺畅的服务保障关系,建立心理服务工作站(点),主动靠前开展心理服务和心理救援工作。(2)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使受助者了解心理应激的特点、规律,理解自身和战友各种情感的正常性,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3)对于一般心理问题的受助者,可采用陪伴与支持技术,建立安全感和提供支持;对于中等程度心理问题受助者,可采用心理疏导技术、放松技术,帮助受助者认知重建、恢复和提高寻求社会支持意识;对于有严重身心反应的个体,采用CISD技术和EMDR技术,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应用镇静药物[6]。(4)对应激患者提供即刻需求的实际帮助,处理现实的需要和关切,包括基本生活需要,如食物、水、帐篷和卫生用品;特殊需要,如医疗用品、养育孩子的物品等,确保那些弱势群体没有被忽略掉。尤其重要的是,如果心理救援人员一旦做出承诺,那就必须履行。(5)开展小团体危机干预,参加人数以10~20人为宜。内容包括引导合理宣泄,释放心理压力;矫正错误观念,重建理性认知;指导心理训练,调控负性情绪;进行团体心理游戏,增强团队凝聚力。(6)调动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如战斗精神激励、领导谈心、与家人通电话等)的作用,鼓励多与战友、朋友接触和交流,减少心理疲劳和不良情绪。
5.2 心理救援要点 (1)倾听与理解。心理救援之初,以支持、理解、安慰、解释等支持性技术为主,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2)安全确认。引导心理救援对象重新评估周围情境的危险性,认识到现实环境是安全的,自己有能力应付面前的困境,通过认知矫正技术,使其摆脱过度焦虑恐惧,提升心理安全感。(3)稳定情绪。对于情绪上被压垮或定向力失调的救援官兵和受灾民众,应用情绪稳定技术,如愤怒处理技术、哀伤干预技术等;对于有明显闪回症状的伤员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应用EMDR技术进行干预。对于有解离症状者,可以建议:活动一下脚,感到自己的脚在地板上;用手拍拍自己的大腿;鼓励聚焦在呼吸上,进行慢节奏的呼吸。(4)释疑解惑。对于救援官兵出现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及时进行分析,做出解释。(5)心理支持。对于心理压力巨大救援官兵的要求,及时向部队领导报告,请其在职责范围内调整任务工作量,增加文娱活动或休息时间等。对于受灾民众,帮助其明确生活中的支持系统,询问受助者怎样才能感觉会好一点,鼓励他们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充足的休息、规律饮食、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交流、做放松运动和进行体育锻炼等[7]。(6)提供信息。这包括向受助者提供关于灾后安全的信息,告知受助者怎样获得服务和所需用品的信息等。在提供上述信息时要注意解释信息的来源以及可靠性,不能编造信息或给出虚假信息,表达信息时要简单、准确,确保受助者能够理解。
5.3 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公众心理教育,初期运用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同情的、鼓励的、简明的语言,对所有人群进行应急情况下的心理疏导教育。对于部队遂行任务官兵,则采取班排或连队组织形式开展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植入积极因素,除了解释灾难给人员带来沉重打击,更应让受灾民众认识到,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负面的。灾难发生后的温暖、团结、尊严、生命的意义等积极因素,能够将应对灾难的经验转化成生存的能量,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用心生活。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概括为:(1)提高对压力和逆境的正确认知能力;提高对自身处境的把握和觉知的敏感性。(2)正确认识环境和自己,提高客观判断自己的能力,学会理解情景和他人的情绪、行为。(3)学会对各种有益资源的把握和利用,学会发现、寻找、利用社会支持系统。(4)用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困难终将过去,每个人还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5)掌握基本的心理放松技巧:肌肉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和联想放松法。
6.1 危机干预工作制度 心理救援分队实行队长负责制,做到4个统一: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评估工具、统一宣教资料、统一干预技术。给每位受助者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救援计划,为中度以上心理危机人员建立心理服务档案,将心理干预计划、每天访谈内容、药物应用情况详细记录。谁干预谁回访,追踪服务对象康复情况,不允许只有评估而无干预。视需要报请上级批准基层心理骨干参与此工作。把短期干预与长期干预结合起来,部队心理救援人员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灵活、变通地采取多种形式为灾区民众和任务部队官兵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如在每个关键时间点,开展心理危机评估和心理教育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危机后遗效应。心理救援分队每日将工作进展、难点问题、建议上报卫勤指挥机关。
6.2 每日督导制度 心理救援人员每晚集中进行工作督导及心理督导。工作督导内容,一是对当日重点案例进行讨论,提出具体干预意见。二是汇总当日工作,包括心理评估及访谈干预人数、有明显应激反应症状人数比例及具体表现,确定重点需要关注的人员。三是部署次日工作。心理救援需要适度共情,但如果把握不到位,如过高估计自我能力或对自我一些心理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则可能会感到资源枯竭,继发心理创伤。因此,要求心理救援人员针对当日工作谈个人感受,一旦发现自身情绪失调,应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向心理督导师求助,根据工作任务和救援专家身体状况确定轮岗制度。
6.3 心理救援技能现场培训制度 心理救援分队专家要对伴随保障的任务部队兼职心理医师和心理服务骨干,进行危机干预及心理康复技能培训。部队心理骨干每天与官兵工作生活在一起,提高其发现问题、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维护任务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提高官兵心理防护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技能培训可视情延伸涵盖当地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者。
[1]李功迎,张作记,戚厚兴,等.紧急事件应激晤谈与危机干预[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220-221.
[2]杨国愉,戴 琴,冯正直,等.地震救援军人整合心理干预模式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5):383-386.
[3]王 莹,范 勇,张亚琴,等.舟曲泥石流灾后心理救援的做法及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4):300-301.
[4]李权超,何英强,申国祥,等.我军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的编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21(4):256-258.
[5]汪 茜,彭碧波,史 宇,等.地震现场心理干预方法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2):101-103.
[6]黄 瑛.预备役官兵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开展心理服务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9):899-900.
[7]李权超,谢玉茹,于 泱,等.军队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模式构建[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