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琴
冬季里的兔狲看起来尤其惹人喜爱,它们本来就短腿肥臀,再加上一身格外长的绒毛,看上去就像一个活动的大毛球,感觉非常温暖。
兔狲的战术包括诱使毒蛇喷尽毒液,直接闪电般地用锋利的牙齿咬住毒蛇的七寸等,绝对是“杀蛇高手”。
作为感情最为丰富的猫科动物,兔狲在我国很多地方留下了传奇故事,有关于爱情的,也有关于亲情的。
在汉语中,兔是指兔子,狲的意思是猴子,因此不少人一看到“兔狲”这两个字,就认为这种动物与兔子或猴子有亲缘关系。事实上,拥有奇怪名字的兔狲属于猫科动物,外貌体型和家猫极为接近——曾经,因为肥胖的脸庞,它被认为是波斯猫的祖先。
兔狲的特征非常鲜明,腿很短,体型较肥,毛发又长又厚,看起来特别矮胖。不过,看似笨拙的兔狲却性格凶猛,特别善于捕捉鼠类,因此受到草原牧民的保护和喜爱。由于兔狲和蛇都善于捕鼠,所以经常为了争夺食物大打出手——尽管对手是会致命的毒蛇,兔狲也毫不退缩,凭借着矫健的身手和高超的技巧与其周旋,而且常常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荒原上的独行侠
冬天像个活动的大毛球
兔狲看起来毛茸茸的,再加上名字里有个“兔”字,会使人联想到兔子那样温顺的小动物。实际上,兔狲虽然模样憨态可掬,但行动却十分敏捷,并且生性凶猛,跟兔子温顺的性格相去甚远。作为猫科动物,兔狲的生物特征与兔子或者猴子也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
实际上,“兔狲”的名字来自一种突厥方言。据资料记载,“兔狲”的名字是从突厥语系中的一种方言里音译到汉语中来的,原本的意思是“站住”。古代的牧民在放牧、游猎的时候如果发现兔狲,往往会喊“吐逊”(站住)——神奇的是,兔狲常常会听话地停下来,回头望向声音的来源。
从外形上看,兔狲和猫十分相似,因此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野猫。成年的兔狲体重2~3公斤,体长50~65厘米,大小类似家猫,但比家猫粗壮。兔狲的额头很宽,嘴却很短,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长着长长的胡须。兔狲的瞳孔呈淡绿色,眼睛上方有触须似的眉毛。兔狲的耳朵又圆又小,两耳距离较远,位置又低,这使它们即使把耳朵竖起来,在厚厚的体毛中也并不明显,整个脑袋看上去就像是一颗圆毛球。
兔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覆盖全身的长毛,这是因为长年生活在高寒荒漠而进化出来的。兔狲的毛又长又厚,细密柔软,尤其腹部的毛,足足比背毛长一倍多,在漫长的冬季,兔狲长长的腹毛能很好地把身体和冰冷的地面隔开。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兔狲的足底长有厚厚的肉垫,使它们行动更加迅捷并且悄无声息。它们的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长约30厘米,同样覆盖着厚实的长毛,看起来又粗又圆。
兔狲的毛色比较杂,会因为季节而发生变化。大多数时候,全身体毛呈深棕黄色。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兔狲,毛色是有区别的,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兔狲整体看上去呈沙黄色;生活在内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带的兔狲呈浅灰色或青灰色……冬季里的兔狲看起来尤其惹人喜爱,它们本来就短腿肥臀,再加上一身格外长的绒毛,看上去就像一个活动的大毛球,感觉非常温暖。
凶悍的捕猎能手
面对毒蛇毫不示弱
依仗着厚厚的毛皮,兔狲大多居住在高海拔、气候寒冷的草原、荒漠或戈壁地区,也有少数生活在灌丛、丘陵及山地。几乎在整个亚洲的高原地区,如中国、伊朗、阿富汗、印度,甚至在寒冷的俄罗斯,都能看到兔狲敏捷的身影。在我国,兔狲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西藏、新疆等地的草原和戈壁上。
尽管兔狲个头不大,但作为食肉的“小猛兽”,它们在大自然中很少遇到敌手。兔狲选择的居住地通常十分隐蔽,洞口隐藏在乱石或杂草中,入洞后通路弯曲,真正休息的地方往往在离洞口很远的深处。整个白天,兔狲都藏身在洞穴深处呼呼大睡,直到黄昏才开始活动和猎食——值得一提的是,兔狲习惯独居,尽管自己不会筑巢,却十分善于利用一些天然岩石缝或洞穴,甚至直接闯入其他动物的巢穴,来个“鸠占鹊巢”——比如旱獭就常常成为其牺牲品,不但巢穴被占,甚至还会成为兔狲的爪下亡魂。
兔狲的视觉和听觉十分灵敏,能够在夜间迅速、准确地捕食猎物,它们主要捕食鼠类、旱獭、野兔等小型动物,偶尔也吃沙鸡等鸟类。在饥饿难耐的时候,它们甚至还会袭击狍子、鹿、猪、羊等体型较大的动物。捕猎时的兔狲睿智而警觉,发现猎物之后,它们会借助草丛、灌丛、石头等物体作为掩体,让自己灰暗的毛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被猎物发现。脚底上厚厚的肉垫使它们能够悄无声息地靠近目标,迅速出击,然后用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将猎物的喉咙撕碎。
如果兔狲的“致命一击”失手了也没关系,粗短的四肢能够让兔狲在辽阔的草地或雪原上长时间快速奔驰,它们的猎物在长跑上全都不是它的对手。有时候,野兔等猎物会一头钻进土洞或石缝中,兔狲就会很耐心地守住洞口,直到猎物再次出现。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冬季都十分难熬,兔狲也不例外。尽管它们能够忍饥挨饿,数日不食,但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时候也不得不在白天走出巢穴去觅食——很多兔狲的野外照片就是在这时拍下的。有时候,饿极的它们还会悄悄跑到栖息地附近的村落,伺机捕猎人类饲养的家禽、家畜。
尽管兔狲偶尔会损害人类的财产,但草原上的牧民仍然对这种动物爱护有加,因为它们是草原上最出色的捕鼠能手。草原上鼠类泛滥会影响牧草的生长,进而影响牛羊的放牧。兔狲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各种鼠类,因此它们对消灭鼠类、防止传染病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同样喜欢捕食鼠类的蛇和兔狲是死对头。因为食谱相近,它们常常为争夺食物而大打出手。兔狲搏蛇的战斗在草原和丛林中经常发生。如果是无毒的蛇遇到兔狲,往往只能望风而逃,它们不是对手;如果兔狲遭遇到毒蛇,那则会有一场势均力敌的精彩搏斗——毒蛇如果能出其不意地咬到兔狲一口,就能占领先机,继续与兔狲纠缠,并注意防御,等待兔狲毒性发作;但是如果毒蛇偷袭失败,双方就会形成对峙的局面。搏斗的时间越长,招数更为丰富的兔狲获胜的概率就越高。兔狲的战术包括诱使毒蛇喷尽毒液,直接闪电般地用锋利的牙齿咬住毒蛇的七寸等,绝对是“杀蛇高手”。
感情丰富的猫科动物
“双头”兔狲和悬崖上的母亲
独来独往的兔狲,只有在进入发情期繁殖交配的时候,才会成双成对地出现。每年的2—3月,北方草原上仍是白雪皑皑——地广人稀的草原在夜晚尤其安静。但如果这时有“猫叫”划破夜空,那肯定就是兔狲出现了。兔狲发情的嚎叫声比家猫发情期的叫声更为粗野和刺耳,有时还伴随着激烈的打斗声。
生性凶猛的兔狲到了发情期脾气暴躁,它们的发情期一般持续约42天。经过交配后,妊娠期为66~75天的,产崽的时间在食物充沛的夏初,每胎3~4只,最多可达6只。
初生的小兔狲更像是一只小猫,全身披着灰色的绒毛。兔狲的生活里没有父亲,在出生后直到4~6个月的哺乳期里,它们完全依靠母乳生存,之后跟随母亲学习觅食和战斗,1岁左右离开母亲,寻找一片自己的领地独立生活。兔狲的领地意识很强,每只兔狲的领地范围约4~6平方公里,它们会用尿液标识自己的领地。2~3岁左右,兔狲达到性成熟,开始繁衍新的一代。通常,兔狲的寿命能达到10~12年。
作为感情最为丰富的猫科动物,兔狲在我国很多地方留下了传奇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叫作“双头兔狲”。故事发生在云贵高原丛林中一个与世隔绝的苗族村寨。寨子里的家禽家畜在冬季难免会受到野兽袭击,猎人们在蹲守野兽时发现了奇怪的动物:一只长着两个脑袋的兔狲。一时间,各种说法传遍村寨,为了保护寨子里的家禽家畜,猎人们精心布置好圈套,最终用渔网和陷阱抓住了这只奇怪的“双头”兔狲。显然,两个脑袋的兔狲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双头”兔狲其实是一只兔狲驮着另一只,因为贴得太近,如同连体,在黑夜里看上去就像是长着两个头。让人感慨的是,背上的那只兔狲两只前腿少了一半——应该是被捕兽器夹断了。猎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两只兔狲演绎的是一段爱情故事:习惯独来独往的两只兔狲在某一年的恋爱季节里相爱了,其中一只兔狲中了猎人的圈套,被斩去了前腿。它的爱人没有抛弃它,为了避免受到伤害,它背起自己的爱侣,在暗夜的丛林和村庄中穿梭……
除了“双头”兔狲这样不离不弃的夫妻,还有一个为子女舍弃生命的母亲兔狲的故事也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位于甘肃北部的高山牧业经常遭遇狼害,为了保护畜牧业,当地政府经常组织有经验的猎手去清除狼患。有一次外出狩猎时,带着猎狗、拿着猎枪巡山的猎手无意间在山谷里发现了一只带着两只幼崽的母兔狲。这只母兔狲或许是受到了惊吓,慌不择路之下逃向了山崖。前面是无路可走的悬崖峭壁,后面是不停狂吠的猎犬,进退维谷之际,这只兔狲四下张望,做出了让猎手终生难忘的壮举——它让幼崽咬住自己背上的皮毛,把它们驮在背上,纵身跳下了悬崖。猎人绕下悬崖,在谷底发现了已经被乱石击穿了身体的母兔狲尸体,但两只小兔狲却毫发无损,只是惊恐地伏在已经死去的母亲身旁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