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14-01-23 18:30:55李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显像剂核素骨盆

李涛

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李涛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45例肺癌患者、4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35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核素骨显像, 分析其核素扫描后的影像图像。结果 120例患者, 其中65例患者出现骨显像异常, 与临床病理诊断相对照,符合骨转移瘤的临床特点, 符合率为100.0%。结论 核素骨显像能够诊断早期的骨转移瘤, 能够为临床诊断分期以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瘤;临床价值分析

骨转移瘤主要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 通过血液、淋巴以及直接转移等方式, 转移至骨的肿瘤, 最常见的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以及前列腺癌[1]。早期诊断骨转移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CT、X线检查发现骨转移瘤一般为中晚期, MRI可以发现早期骨转移瘤, 但是很多患者的检查受到限制, 核素骨显像不但不受环境的限制, 而且能够发现比X线、CT以及MRI早3~6个月的转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以来, 本科为45例肺癌患者、4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35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其中男68例, 女52例, 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55岁;患者在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纵隔、腹股沟以及腋窝淋巴结增大的迹象;全身骨显像时间为5个月~12年不等。

1.2核素扫描方法 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infinia双探头SPECT,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为:99 mTc-MDP, 一定要选择>96%的显像剂放化纯;通过患者肘静脉注射25 mCi显像剂, 嘱患者进行大量饮水, 与注射2 h后进行扫描, 2 h内禁止患者进食;患者仰卧于扫描架上, 主要进行POST位置以及ANT位置扫描;扫描的速度18 cm/min。

1.3骨转移的判定标准 首先患者为恶性肿瘤患者, 患者在检查前排出骨骼的外伤以及其他骨的病变, 异常核素骨显像主要表现为多发的或者局限性的异常放射性浓聚或者缺损, 且排出其他骨质改变。

2 结果

2.145例肺癌患者, 出现骨转移15例, 占33.3%;40例乳腺癌患者, 出现骨转移32例, 占80.0%;前列腺癌患者35例,出现骨转移18例, 占51.4%。

2.2骨转移的常见部位 单发骨转移患者32例, 多发骨转移患者33例;其中以脊柱椎骨转移最常见, 40例, 占61.5%,骨盆转移10例, 占15.3%;其他骨转移15例, 占23.0%。

2.365例骨转移患者进行X线检查, 阳性患者12例, 占18.5%, CT检查阳性患者20例, 占30.7%, MRI检查阳性患者45例, 占69.2%, SPECT检查阳性率为100.0%。

3 讨论

放射性核素扫描能够反映全身骨组织的代谢性病变, 对于诊断骨转移瘤具有极高的灵敏性, 恶性肿瘤临床发生骨转移最为常见, 国外文献报道,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约为40%~50%, 本文较国外报道略高。

3.1骨转移瘤的临床规律 临床上常见的骨转移瘤主要发生于躯干骨、四肢骨的近端, 而躯干骨的转移以骨盆以及椎骨最为常见。本文研究发现, 本组65例骨转移患者, 脊椎骨转移最多, 40例, 占61.5%, 其次为骨盆转移10例, 占15.3%, 与文献报道骨盆转移最常见不符合, 这可能与选择的病例太少有关。

3.2与X线以及CT、MRI进行比较 将核素骨显像的结果与X线以及CT检查结果对比发现, 核素骨显像能够发现比X线、CT早6个月的临床骨转移, 可能与以下因素关系密切:①X线以及CT显示的骨质的形态学改变, 不能够显示骨质的病理学改变, 而核素骨显像是显像剂参与骨质的成骨以及血运功能的改变;②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全身骨显像, 而X线检查是进行局部检查, 这样可能导致其他没有临床症状的骨转移发生遗漏。不是说X线无任何临床优势, 对于骨转移的陈旧阶段, 骨代谢不活跃, 趋骨的药物可能在此处沉积较少, 显像就不如X线检查占优势。与MRI检查相比, MRI检出的阳性率为69.2%, 但是MRI检查受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其他情况的影响, 比如:心血管支架患者, 骨折钢板术后患者等, 都不能进行检查。

3.3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有无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后, 显像剂聚集在病变周围, 主要是因为与骨骼的骨羟基磷灰石晶体进行离子交换或者化学吸附关系密切, 骨显像剂在局部沉积的多少与该处的骨骼代谢以及血液供应关系密切, 局部骨骼活跃以及血液供应特殊变化者,骨显像表现为阳性, 比如, 隐性骨折以及多发骨髓瘤等病变,所以有学者[2]提出将显像剂的“吸收比”阳性作为良恶性的鉴别要点。但是, 当局部呈现阳性吸收时, 还要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特征相结合, 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总之, 核素骨显像对于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并且排除了骨骼的其他病变的, 骨骼转移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 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徐建芳, 李德仁, 金炳文.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探讨.肿瘤, 1999, 19(3):144-146.

[2] 吴斌, 杨志雄, 李文, 等.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的探讨.实用肿瘤学杂志, 1997, 11(1):32-34.

2014-05-13]

262700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显像剂核素骨盆
核素分类开始部分的6种7核素小片分布
做PET/CT检查时喝的几瓶水有何作用
二成份硒鼓Auger Mark问题浅析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用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同位素(2020年4期)2020-08-22 02:30:22
核素分类的4量子数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饮食保健(2019年24期)2019-12-24 08:44:40
一种实用显像剂的研发实验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