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玲 汤玉蓉 潘英文
足背动脉、肱动脉与桡动脉穿刺置管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李素玲 汤玉蓉 潘英文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穿刺置管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探讨最优的穿刺采血路径。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150例穿刺置管患者病例, 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50例。A组进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 B组肱动脉穿刺置管, C组桡动脉穿刺置管。对三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包括一次刺穿成功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率。结果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44/50)、84%(42/50)、82%(41/50),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留置时间分别为(2.6±1.2)、(5.7±2.6)、(2.4±1.3)h;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并发症率分别为6%、12%、15%, 桡动脉并发症率显著性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桡动脉一次刺穿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优于肱动脉、足背动脉穿刺, 值得推广。
血气分析;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重症病房患者临床具有病情严重、复杂、发展迅速的特征, 需要对其血压进行快速、准确、动态的掌握, 而且还要对其血气分析进行反复监测, 以对患者临床治疗进行指导[1]。在临床取血过程中, 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操作手段也是同样的重要。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肱动脉等相较于其他动脉更容易操作。因此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动脉穿刺置管, 如何在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前提下, 选择合适的采血动脉,降低操作过程中病患的疼痛, 变得非常的重要。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 本院重症病房150例治疗患者。其中, 成人50例, 年龄40~70岁, 儿童100例, 年龄1个月~2岁半, 平均(32.7±12.6)岁。住院时间1~50 d。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50例。A组进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取血, B组肱动脉穿刺置管取血, C组桡动脉穿刺置管取血。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患者取血前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向患者解释清楚此项操作的目的, 争取患者的配合, 使其放松, 防止不必要的因素导致呼吸过度等而引起穿刺置管的失误, 按照操作规范对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取血。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分析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 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或者百分率(%)表示。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三组穿刺效果比较 对三组穿刺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了比较, 发现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44/50)、84%(42/50)、82%(41/50)。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三组穿刺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比较 对三组穿刺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进行了比较, 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的按压时间分别为(5.53±0.40)、(5.60±0.38)、(8.56±0.37)min,桡动脉、肱动脉按压时间显著性少于足背动脉, 说明这两种方式更容易固定。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留置时间分别为(2.6±1.2)、(5.7±2.6)、(2.4±1.3)h, 说明肱动脉留置时间最长。
2.3三组并发症比较 三组在穿刺过程中都出现了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出血、血肿等。对三组并发症进行了统计, 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并发症率分别为6%、12%、15%, 可以看出桡动脉并发症率与其他两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对本院患者的取血方式进行了研究, 主要就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44/50)、84%(42/50)、82%(41/50),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留置时间分别为(2.6±1.2)、(5.7±2.6)、(2.4±1.3)h;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并发症率分别为6%、12%、15%, 桡动脉并发症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桡动脉和肱动脉的取血效果显著性优于足背动脉。
桡动脉、肱动脉在皮肤下的位置较浅, 表皮下脂肪分布较少, 贴近骨性结构, 而且位置较固定, 周围组织少, 所以操作时穿刺采集较容易掌握, 在研究中考察的几方面也相对足背动脉具有优势[2,3]。
综上所述, 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 经桡动脉和肱动脉在误穿静脉率、按压时间、致皮肤瘀青发生率及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足背动脉, 可以在临床医疗工作上推广。
[1] 钟南山.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74.
[2] 崔佳音.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1):133.
[3] 彭慧, 陈爱清, 陈小琼.动脉血气分析采血部位的比较.现代医院, 2008, 8(11):89-90.
2014-04-21]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李素玲);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汤玉蓉 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