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促卡马西平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2014-01-23 16:28:14魏丽红郑献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疱性药疹卡马西平

魏丽红 郑献召

阿托伐他汀促卡马西平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魏丽红 郑献召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促卡马西平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性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因同时服用卡马西平及阿托伐他汀而出现的皮肤不良反应。结果16例患者中剥脱性皮炎7例, 荨麻疹型5例,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2例。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肝酶的影响是其促卡马西平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机制。

阿托伐他汀;卡马西平;剥脱性皮炎

卡马西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惊厥药物,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痛性痉挛、肌张力异常、中枢性尿崩症以及躁狂、抑郁症等神经及精神科疾病, 由于卡马西平的广泛应用, 其毒副作用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本文对临床观察的16例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总胆固醇(CHO)高者8例, 合并甘油三酯(TG)同时升高者5例, 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者14例,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9例。三叉神经痛5例, 枕神经痛2例, 痛性痉挛6例, 癫痫3例。所有患者中男7例,女9例, 年龄13~68岁, 平均年龄46岁。

1.2药物应用情况 16例患者中, 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的患者10例、20 mg/d的患者6例, 均为晚上睡前服用。服用卡马西平0.1 g, 2次/d的患者3例;0.2 g, 2次/d的患者5例;0.2 g, 3次/d的患者7例;0.4 g, 3次/d的患者1例。

1.3皮损的时间及类型 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时间均在3周以上, 3~4周者7例(44%), 4~5周者3例(18%), 5~7周者4例(25%), 7~10周者2例(12%)。剥脱性皮炎7例(44%), 荨麻疹型5例(31%),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12%),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2例(12%)。

1.4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40~80 IU/L的患者6例, 80~120 IU/L的患者5例, 120 ~200 IU/L的患者4例, 200 IU/L以上的患者1例。合并肾功能异常的患者8例,血常规异常的患者14例, 表现为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

1.5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均停用阿托伐他汀及卡马西平,只表现为荨麻疹的患者给予口服激素及多维片、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应用, 1周后症状逐渐好转, 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剥脱性皮炎7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及Stevens-Johnson syndrome 2例均采用甲强龙500 mg/d应用,并配合支持疗法, 口服维生素类及给予3%硼酸水湿敷为保持皮肤湿润, 避免感染。

2 结果

5例只表现为荨麻疹的患者经治疗1周, 皮损全部消退,剥脱性皮炎7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Stevens-Johnson syndrome 2例治疗疗程约1~2.5个月, 同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较前好转。

3 讨论

卡马西平具有抗惊厥、治疗神经痛及抗精神病等作用,因而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及精神科。剥脱性皮炎是其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近些年不断有文献[1]报道, 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卡马西平进入机体后主要由肝脏代谢, 经CYP3A4/5 以及CYP2C8 等酶催化, 生成葡糖醛酸化物等从尿液和粪便中排除。阿托伐他汀属于脂溶性他汀, 主要通过CYP3A4代谢,转化为亲水性的代谢产物而经肾脏清除。由此可见, 脂溶性他汀与卡马西平的代谢均通过CYP3A4途径, 从药动学角度上分析,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一般认为, 卡马西平致重症皮疹与药物的剂量无明显关系。但作者观察到, 患者肝酶正常时, 口服卡马西平并没有出现严重皮损, 加用阿托伐他汀后,出现肝酶异常, 同时皮损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 故作者认为重症皮损与卡马西平的剂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还应做临床观察, 尤其在合并用药时更要慎重。

综上所述, 临床上在应用卡马西平时要多加考虑, 有条件的医院可行HLA-B×1502基因检测, 同时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 对哪些药物过敏, 肝功能情况及同时服用的药物, 如果有同时服用的药物也经肝脏CYP3A4代谢,则在加用卡马西平时更要慎重选择。一旦出现皮肤瘙痒、皮疹, 应立即停用卡马西平, 并加用糖皮质激素等给予抗过敏、抗炎治疗, 同时加强皮肤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王芳, 李毓, 莫莹, 等.药疹临床类型和致敏药谱最近七年与过去十年的对比变化.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1(27):3932-3934.

2014-04-08]

454002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疱性药疹卡马西平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2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皮损处理临床回顾
4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初次住院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眩晕宁片致脸部红斑型药疹1例
9种不同厂家卡马西平片的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分析
中国药房(2011年36期)2011-08-06 07: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