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汪玲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本院近两年收治的54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观察, 所有患者均进行椎动脉、锁骨下动脉、上肢动脉及颈动脉等彩色多普勒检查, 将检查结果与CTA(CT血管成像)结果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左侧病变41例, 右侧13例;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流31例、部分逆流18例、血流速度变慢5例;锁骨下动脉内膜形成斑块19例、增厚28例, 闭塞性改变7例;患侧无名动脉狭窄程度、侧锁骨下动脉及反向程度与CT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诊断中能够清晰反映血流成像、椎动脉反流程度明确诊断,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推广使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CTA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多发于老年患者, 其中左侧损害较为多见, 患者可表现为肢体轻瘫、眩晕、共济失调、感觉异常、晕厥等临床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手指坏死或发绀等[1],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尽早诊断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临床诊断方法的不断发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等在疾病的诊断中广泛使用, 为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本病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54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诊断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具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4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 男36例, 女18例, 年龄38~76岁, 平均年龄(56.32±5.26)岁, 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27例, 部分患者患侧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7例无脉症;其中动脉硬化50例, 大动脉炎4例,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脉搏减弱或无脉, 双侧上肢血压差>20 mmHg, 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A检查。
1.2方法
1.2.1CTA检查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薄层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 对患者病变部位、血管、管腔狭窄程度等进行观察, 并记录详细相关数据。
1.2.2彩色多普勒超声 Philips 5500型超声检查仪, 探头频率3.0~11.0 MHz, 对颈、椎动脉进行观察, 尽量保证声束平行于血流方向, 角度<60°, 深度4~6 cm;常规仰卧位, 保证受检颈部能够充分暴露, 由椎、颈总动脉检测, 自上而下自头侧端进行连续扫查, 入颅显示不清晰时停止。颅内动脉检测使用(频率3.0~4.0 MHz)S4宽频变频探头, 声束角度<60°,颞窗处对大脑后动脉的P1段进行检测, 患者取左右侧卧位,在、眼眶外侧缘、颧骨上方至耳前部位放置探头, 分别在前、后、中窗对大脑后动脉P1段进行检测;枕窗处对基底动脉、椎动脉颅内段探测, 探头频率2.0~4.0 MHz, 取仰卧位, 屈曲颈部, 在后颈部中央凹陷部位放置探头, 对双侧基底动脉、椎动脉颅内段进行检测, 观察其主动脉及分值。观察上述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流方向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 54例患者中4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 内膜粗糙增厚, 颈总动脉球部及前后壁可见低、强回声斑块, 其中强回声斑块后伴随声影, 斑块处无血流, 其中39例患者锁骨下动脉开口处出现强、低不均匀回声斑块, 而低回声不均匀回声作为常见, 管腔内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狭窄现象;54例患者中左侧病变41例(75.9%),右侧病变13例(24.1%), 左侧病变明显多于右侧病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动脉内膜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19例、增厚28例, 闭塞性改变7例患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54例患者中31例患者椎动脉舒张压、收缩压均逆向, 椎动脉与对侧或同侧颈动脉血流颜色相反, 完全性窃血, 18例患者椎动脉血流颜色暗淡、充盈差, 为部分逆流, 5例患者患侧上肢动脉血流颜色暗淡, 血流变慢。
2.2CTA诊断结果 CTA检测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出现狭窄或闭锁, 其中左侧病变40例, 右侧14例, 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锁骨下动脉内膜斑块19例、增厚28例, 闭塞性改变7例。
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流31例、部分逆流18例、血流速度变慢5;锁骨下动脉内膜形成斑块19例、增厚28例,闭塞性改变7例;患侧无名动脉狭窄程度、侧锁骨下动脉及反向程度与CT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致病因素较多, 外伤、夹层动脉瘤、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畸形等均为重要因素[2], 而不同原因导致的疾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好发部位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多发性大动脉炎主要发病人群为女性, 患者年龄相对较小, 而双侧发病几率基本无差异;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病人群为男性中老年患者, 左侧发病率明显大于右侧。锁骨下无名动脉或动脉近端出现闭塞或狭窄等可导致锁骨下动脉闭塞或狭窄, 远端管腔内压力明显下降,患侧椎动脉血液出现返流, 反灌至上肢, 从而导致上肢及脑部缺血现象[3]。彩色多普勒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中, 能够有效反映血流动力学及解剖等, 同时操作较为方便,具有可重复性高、价格低廉等优势, 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首选检测方法。
[1] 解逸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58 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24):228.
[2] 姥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 09(04):208.
[3] 韩景刚.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的对比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2(09):1432.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