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帆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洛阳 471000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卒中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趋势。据统计,75%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致残,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不同的康复干预时间,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选取我科2013-01—2014-05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9~71岁;原发病脑出血6例,脑梗死54例;按脑卒中护理常规护理外给予肢体康复护理,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6~72岁;原发病脑出血7例,脑梗死53例;按脑卒中护理常规护理,药物治疗7~30d后进行康复治疗。
2.1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时间脑卒中后,只要不影响抢救,护理人员立即可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保持良肢位、指导体位变换和适宜的肢体被动活动等,而指导主动训练则应在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精神症状不再进展后48h开始。
2.2康复护理干预方法
2.2.1 正确床上卧位
2.2.1.1 仰卧位:头部枕于枕头上,躯干平展,在患侧臀部至大腿下外侧垫放一个长枕,防止患侧髋关节外旋。患侧肩胛下放一枕头,使肩上抬,并使肘部伸直,腕关节背伸,前臂旋后,手指伸开手中不握东西。患侧下肢伸展,可在膝下放一枕头,形成膝关节屈曲,足底不接触物品,可用床架支撑被褥。
2.2.1.2 健侧卧位:头枕于枕头上,躯干正面与床面保持直角。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肩关节屈曲约100°,上肢尽可能伸直,手指伸展开。患侧下肢用枕头垫起,保持屈髋、屈膝位,足部垫在枕头上,不能悬于枕头边缘。
2.2.1.3 患侧卧位:患侧头稍前屈,躯干后倾,用枕头稳固支撑后背,换侧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腕背伸,手心向上,手指伸开。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微屈膝。
2.2.2 关节活动度训练:为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挛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感觉输入。一般按从肢体近端到肢体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屈、伸、外展、内旋、外旋,共2~3min;肘关节屈伸、内旋、外旋,共2~3 min;腕关节背屈、背伸、环绕,各方位活动3~4次;手指各关节的屈伸活动、拇指外展、环绕及其余4指的对指,每次活动时间5min左右;髋关节外展位、内收位、内外旋位,以病人耐受为度,昏迷病人外展15°~30°,内收、内旋、外旋均为5°左右,不可用力过猛,速度适当,共2~3min,各方位活动2~3次为宜;膝关节屈曲位、内旋、外旋,共2~3min;踝关节跖屈、跖伸、环绕位,共3min;趾关节各趾的屈、伸及环绕活动,共4~5min。被动运动可进行2~3次/d,并按摩足心、手心、全身肌肉,防止肌肉萎缩。
2.2.3 主动运动
2.2.3.1 上肢主动运动:Bobath握手即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手的拇指必须位于上方)握手,称为Bobath握手。在此基础上,嘱患者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上举至头顶,使肩关节充分前伸,同时患侧肘关节要保持伸直状,而后再将双侧上肢放置腹部,如此反复进行。动作要缓慢、到位。此项运动患者可在卧位、坐位、立位等任何姿势下进行,既可对肩关节进行有效活动,又可抑制上肢的屈肌痉挛。
2.2.3.2 下肢主动运动:桥式运动即让患者仰卧位,头与躯干保持一致,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全脚掌支撑于床面,双手掌向下压床面,治疗师一手在患侧膝部稍施加向下压力,另一手托起患者的臀部,从而帮助患者完成桥式运动。
2.2.4 正确的床上体位变换:可避免不当的翻身、坐起方法导致患者发生压疮、骨折等意外伤害。应嘱患者先行Bobath握手,做左右摇摆动作,健腿插入患腿的下方利用摆动的惯性,顺势翻身,在躯干转向一侧的同时,护士的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肩和臀部,帮助患者向健侧或患侧翻身。可避免不当的翻身、坐起方法导致患者发生压疮、骨折等意外伤害[2]。
2.2.5 正确坐姿:可有效防止异常模式的形成。病人头、颈、躯干应保持左右对称,躯干伸直、无扭转现象;髋、膝、踝关节应保持90°屈曲位;为避免躯干后倾,患者的臀部应尽量坐在椅子的后方,同时双侧臀部的负重要均匀;患侧的小腿与地面应保持垂直,这样可避免患侧髋关节的外展、外旋以及踝关节的内翻和足下垂。
2.2.6 转移:早期的护理干预可预防发生拉伤、肩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患者坐于床边,椅子放在床旁。辅助者面对患者,以双膝抵住患者双膝,双手把住患者肩胛。患者前臂搭在辅助者肩上,在辅助者的帮助下身体向前倾,重心移至脚上,臀部离开床面,然后以健脚为轴,旋转身体,将臀部对准椅面坐下,整理好坐姿。
2.3结果干预组后期康复治疗时间(112±15.26)d,对照组为 (164±18.02)d,2 组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0.01)。
运动训练机制是通过患侧肢体的运动训练,促进代偿功能的恢复。一方面改变中枢神经功能使运动功能产生代偿性改变,使原来与运动无关的肌肉建立新的反射,以协助完成动作;另一方面使正常的肌纤维增粗,以代偿损伤部分功能[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模式的形成,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最大限度地恢复运动功能,同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后期康复治疗时间,为患者减轻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1]蔡艺灵 .脑血管病健康课堂[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
[2]石凤英 .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89.
[3]潘翠环 .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急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