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浪漫想象,回归现实农业
以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的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为分水岭,在人们的认知中,农业无非存在两类模式:一是以大型拖拉机和规模化单一耕种为代表的美国大农场农耕,象征先进、科技、现代和高效率,成为一种现代化标签;二是以分散、小规模、传统生产模式为标识的小农经济,并且对小农经济的设想又分为了两类,分别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标签的浪漫设想和以“贫愚弱私”为符号的小农意识与形象。无论是对于普通中国人还是对于农业专业人士来说,大农场都是中国人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进程中对传统与现代分界的浪漫想象;至于小农经济,“贫愚弱私”的想象用于批评农民,“采菊东篱下”则用于逃离繁杂的城市生活。至于真实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却少有人问及。
多数情况下,搞社会组织的小资们热衷于某些理念,比如:小的是美好的,对田园生活充满浪漫幻想,而缺乏对大局的思考和判断,这不仅使得他们排斥资本和市场,不愿与资本和市场相互合作,也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大资们则认为,要想摆脱以小农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导致的“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则必须学习美国建立大型农场,高度机械化,对小规模的实践嗤之以鼻,却不曾想象被排斥出乡村的劳动力该如何就业,城市短期内是否能够提供有效就业,还是到城里去造假卖给乡下人?
现实的农业是复杂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发展所需的三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已然从农村净流出,乡村不再是浪漫质朴的田园,而是凋敝荒芜的村庄,很多乡村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投入,特别是教育和医疗。如果乡村不能在公共服务的投入中获得平等待遇,选择在乡村居住的人只会越来越少。若依靠过剩的金融资本进入农业,造成原材料和农产品期货投资波动加剧,则可能向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嫁危机;若是过剩的产业资本进入农业,食品全局过剩导致全球食物产量和食物热量供给过剩,生产者收益在食物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商业资本过剩则导致多重流通分配环节恶性竞争,食物全局过剩与局部制度性紧缺并存。
同时,因为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在乡村中掌握技术和资源的只是非常少数的农民,如果说每个农民都会种地是一项普遍技能的话,如今能种好地的真正的农民已然成为稀缺要素了。技术如此匮乏,即使是选择小农经济,发展有机农业也是障碍重重。
世上并无一以贯之的最优农业模式。在农业模式选择中唯一存在的只是,依据现实约束,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自然资源、生产条件、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农业生产模式,至于这种模式是大农场还是小农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这件事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确是巨大的难题。因为,如何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或者说本土化,必须规避以往只重视发展速度和可复制性的发展模式,只能依赖于智慧、时间和对当地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乡村建设的创新和实践。
(摘自石嫣新浪博客《去标签化:大农场和小农户的浪漫想象》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