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成立后的60年,我国茶产业经历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茶园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19 50年,我国茶园面积只有16.9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为6.2万吨。20 13年,我国茶园面积达25 7.9万公顷,茶叶产量为19 3.0万吨,分别比19 50年增长了15倍和31倍。
新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在面积和产量都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茶类的增长情况随着市场的需要而进行调整。2013年我国绿茶生产量达12 4.9万吨,占茶叶总量的65.6%,绿茶的比例仍居首位;其次为乌龙茶和红茶,两者总计占总量的22.6%左右;黑茶产量与红茶接近,约占总量的10.4%。同时茶产业链延长,第一产业持续增长,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方兴未艾。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未来茶产业提出如下展望:
控制产业规模。201 5年我国的茶园面积估计会超过26 6.7万公顷,产量会超过21 0万吨。而国内消费量估计不会超过140万吨,出口量在33万吨左右,茶叶深加工所用的茶叶(包括茶饮料)估计约在25 万吨,总计消费量在20 0~21 0万吨,因此会出现产大于销的局面。当前应强调"稳定面积",不宜再发展茶园面积,应进一步贯彻国家农业部种植司提出的"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
茶树种植的机械化和良种化。茶叶成本的40 %用于劳动力,劳动力开支中的80 %用于采摘。采摘机械化是茶产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采茶机的推广可使工效提高13倍以上,成本降低50%以上。茶园的耕作、喷药、施肥、修剪、灌溉机械化问题也将是茶园面积大发展后亟待解决的问题。茶园良种化也是高产增收的基础,无性系良种的推广种植也是实现机械化的一个必要前提。
茶叶生产管理的清洁化和连续化。茶园清洁化生产的关键是降低农药和重金属残留;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关键在于贯彻清洁化生产。茶叶加工的清洁化生产关键是燃料的污染释放问题。
茶叶产品的多样化和功能化。要打破"六大茶类"的束缚,利用工艺创新生产有花香或者果香的红、绿茶,蒸炒型绿茶、有奶香的红茶,菊普茶、果味茶、珍珠奶茶、飘香绿茶、桂花乌龙、清香型乌龙茶、荔枝红茶等多种多样的茶,以及低咖啡因茶、减肥茶、降压茶、高茶黄素红茶、高儿茶素绿茶等各种功能型茶。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茶叶的功能,采取茶叶品质和功能相结合是促进茶叶消费的最佳方法。
茶叶加工的精深化。精深加工对中国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茶叶原料通过精深加工可增值10 ~10 0倍,精深加工能有效解决中低档茶出路,提升茶叶附加值,延伸茶产业链,进一步拓展茶叶应用领域。
提倡“茶为国饮”,以健康引导消费。应加大茶叶保健功能的宣传力度,细分不同茶类的优势保健功能,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宣传策略,加大茶叶保健功能产品的开发力度,倡导“茶为国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