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货币一体化与竞争力差异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4-01-22 18:35杨晓龙姜冉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欧元区

杨晓龙 姜冉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欧元区货币一体化与竞争力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货币一体化加大了欧元区各成员国技术效率的差异,人均GDP差异也加大了欧元区各成员国技术效率的差异,且货币一体化通过作用于经济发展,进而加剧欧元区成员国技术效率差异的扩大。

关键词:欧元区;货币一体化;竞争力差异

一、 引言

早在欧元区成立之初甚至之前,在经济理论界就存在很大争议。“欧元之父”蒙代尔坚持认为,一个统一的货币联盟可以进一步增强欧洲的整体竞争力,对于每一个成员国也有好处。但包括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o弗里德曼在内的许多人认为,把许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资源禀赋差别很大的国家放在一起,实行一个统一的货币政策,并非上策。另外,也有学者从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角度入手,认为欧元区成立时并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从1990年欧洲启动经济与货币联盟以来,欧元区国家的宏观经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同,人均GDP差距不断增大;Mundell(1961)认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之一。但事实上,劳动力因为语言、文化等的差异也没有实现在各国间自由流动,并且由于政党势力及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缺乏弹性,欧元区内劳动力报酬的标准差自1991年以来就不断的增大;Mintz(1970)认为货币一体化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条件是国家间政治一体化的意愿。而相对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欧洲的政治一体化却落后得多,与美国相比,欧洲缺乏一个强大的政治中心。

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再次引发了对欧元区的大讨论,再次引起了对欧元区的实效性、稳定性和可行性的质疑。许兵、梁峰康(2011)认为欧元区中德国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其经常项目保持高位,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南方国家因工资支出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而竞争力相对削弱,经常项目逆差和国家债务压力不断扩大。贾康、孟艳(2012)研究发现欧元区整体出口竞争力差异不断扩大,过大的差异一方面会影响经济稳定,另外一方面会降低欧元区的凝聚力和破坏对欧元区的信心。欧元区消除经济不平衡和重新获得竞争力将会是一个痛苦和持久的过程。那么,货币一体化是否提高了欧元区各成员国的竞争力?二者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呢?本文将对货币一体化与欧元区国家竞争力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其余各章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第三部分为面板回归结果与分析,最后为结论。

二、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

1. 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以往对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研究偏重于对区域差异的现有格局及演变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文化背景、经济体制、人口素质和原有基础条件等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但对影响区域差异的技术效率因素的分析相对不足,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技术效率的提高,技术效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指标,所以本文从技术效率的角度衡量欧元区的竞争力变化。计算技术效率时的产出变量为GDP,投入变量为资本、劳动力以及人力资本。

标准差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是一种衡量一组数据差异的有效指标,而本文采取的是面板计量方法,时间序列数据无法用于面板回归。但可以运用标准差的度量思维,建立如下的竞争力差异测度指标:

其中,TEV为欧元区各成员国技术效率的差异,用表示,先由欧元区各成员国技术效率减去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平均技术效率,然后除以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平均技术效率,最后取绝对值得到。TEV越大,表示欧元区成员国的技术效率差异越大,反之则越小。

(2)解释变量。

①货币一体化。本文研究货币一体化对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自然要在模型中引入能够反映货币一体化的解释变量。一些模型中,除了定量变量,有时还会加入一些定性变量,比如姓名、民族、婚姻或者教育状况等。而恰恰货币一体化本身就是一个定性指标,很难直接对其进行量化。为简化起见,本文根据一国家是否加入欧元区建立定性变量,也就是采用虚拟变量表示货币一体化,虚拟变量是回归分析中经常用到的工具之一。如果加入欧元区,则此值为1,否则为0。

②人均GDP差异。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技术效率也会较低;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技术效率也会较高。在对人均GDP的度量上,遇到与度量技术效率差异相同的问题。仅仅通过标准差或者泰尔指数计算出来的数据为时间序列,不满足面板回归的需要。对此,同样采取与技术效率差异的度量相似的方法,得到人均GDP差异的度量指标:

其中,PGDPV为欧元区各成员国人均GDP的差异,用表示,先由欧元区各成员国的人均GDP减去欧元区的人均GDP,然后除以欧元区的人均GDP,最后取绝对值得到。同理,PGDPV越大,表示欧元区成员国的人均GDP差异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货币一体化与人均GDP差异的交互项。人均GDP差异影响技术效率的差异,而人均GDP的差异在货币一体化情况下会加剧技术效率的差异程度,也就是说人均GDP差异对技术效率差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货币一体化的影响。为考察这一交互效应,加入交互项CI*PGDPV。

④控制变量。另外,模型中还加入欧元区各国的投资率IR和失业率UE作为控制变量。投资率为欧元区各国总投资占GDP的比率;失业率为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

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的分析,建立如下模型:

TEVi,t=C+α1CIit+α2PGDPVit+α3IRit+α4UEit+α5CIit*PG-DPVit+εit

CIit是虚拟变量,取0、1两个值:

CIit=1, 加入欧元区0, 没有加入欧元区

其中,TEV为技术效率差异;t为时间点,i为欧元区第i个国家;CI为货币一体化的虚拟变量,PGDPV为人均GDP差异,IR和UE分别为投资率和失业率,CI*PGDPV为货币一体化与人均GDP差异的交互项;α1、α2、α3、α4、α5分别为货币一体化、人均GDP差异、投资率、失业率、货币一体化与人均GDP差异交互项的待估计系数;C为常数,ε为误差项。

各数据的时间范围为1990年~2008年。不变价格的欧元区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单位为十亿欧元。投资率、失业率以及就业人数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每年增量资本根据投资率和GDP计算得到,然后采用Goldsmith(1951)的永续存盘法对资本进行调整,从而得到存量资本,其中调整时采用的折旧率为10%。人力资本用受教育年限表示,该数据来自于欧洲统计局,单位为年。

本文选取的目标国家为较早加入欧元区的12个国家,即首批加入欧元区的11个国家以及希腊,具体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芬兰、法国、德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和意大利。

三、 回归结果与分析

1. 平稳性检验。在进行回归之前,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LLC、ADF以及PP方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原序列当中,投资率数据通过了LLC和ADF检验,但是没有通过PP检验,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资率数据是平稳的。技术效率差异和失业率数据均是没有通过任何一个检验,所以均为非平稳数据。人均GDP差异数据虽然通过了LLC检验,但是没有通过ADF和PP检验,所以人均GDP差异也是非平稳数据。

当一阶差分后,人均GDP差异数据除了没有通过LLC检验之外,ADF和PP检验都能通过,所以为平稳数据。其他数据均通过三种检验,所以也是平稳数据(表2)。

2. 回归结果。虽然原序列只有投资率数据为平稳数据,其他数据均为非平稳数据,但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均为平稳数据,所以可以对一阶差分数据进行面板回归。经过Hausman检验,确定各方程均为固定效应模型(FE),进而得到面板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3. 结果分析。方程(1)和(3)相比加入了货币一体化自变量,加入该变量后,方程稳健性得到提高。方程(2)和(3)相比加入了人均GDP差异自变量,加入该变量后,方程稳健性同样得到提高。而在方程(3)的基础上加入货币一体化与人均GDP交互项,方程的稳健性也得到了提高,这说明方程(4)在统计意义上较为稳健,可信度相对于方程(1)、方程(2)、方程(3)较高。

根据方程(4),货币一体化CI的系数由α1+α5/PGDPV决定,PGDPV的平均值为1,所以货币一体化的系数CI为0.046+0.315/1=0.361,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货币一体化加大了欧元区各成员国技术效率的差异;另外,人均GDP差异PGDPV的系数由α2+α5/CI决定,CI的平均值为0.518,所以人均GDP差异的系数为0.268+0.315/0.518=0.876,这说明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了欧元区各成员国的技术效率的差异;货币一体化与人均GDP差异的交互项系数为0.315,系数为正且显著,这说明货币一体化会通过作用于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进而加剧欧元区成员国技术效率差异的扩大。

欧元区原本就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而且不平衡程度在逐步变大。1999年卢森堡、荷兰、奥地利、爱尔兰、德国和法国等国人均GDP均超过2.4万美元,经济较为发达。而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经济较为落后,人均GDP分别只有1.26万美元、1.25万美元、1.55万美元。2009年时,卢森堡、荷兰、爱尔兰、奥地利、德国和法国等国的人均GDP均超过4.2万美元,但希腊和葡萄牙的人均GDP仅为2.93万美元和2.21万美元,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差距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经济发展较低水平国家的在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技术效率水平在整个欧元区中处于低位。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技术效率水平也相对较高。最后,使得欧元区国家的技术效率差异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欧元区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上交给欧洲中央银行,由欧央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无法通过汇率调整的方式增加出口,货币一体化加剧了欧元区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扩大。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比利时、法国、德国和卢森堡在整个欧元区中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希腊、意大利、葡萄牙以及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低。

四、 结论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 货币一体化的系数CI为0.361,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货币一体化加大了欧元区各成员国技术效率的差异。

2. 人均GDP差异PGDPV的系数为0.876,系数同样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了欧元区各成员国的技术效率的差异。

3. 货币一体化与人均GDP差异的交互项系数为0.315,系数为正且显著,这说明货币一体化会通过作用于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进而加剧欧元区成员国技术效率差异的扩大。

参考文献:

1.许兵,梁峰康.欧元区内部失衡与竞争力调整.中国金融,2011,(4).

2.贾康,孟艳.欧盟宏观经济政策新导向——以财政同盟匹配货币同盟而重归平衡发展重塑国际竞争力.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4).

3.杨晓龙.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的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2,(12).

4.张洪梅.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5.Mundell, R.A Theory of Optimal Currency Area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657-665.

作者简介:杨晓龙,经济学博士,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姜冉,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3-11-08。

猜你喜欢
欧元区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