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转基因“事件”

2014-01-22 14:50:15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种业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事件花粉转基因

国内外转基因“事件”

1 国外转基因“事件”

1.1 Pusztai事件

英国Rowett研究所Pusztai博士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998年秋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大鼠食用后“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事引起国际轰动,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组织称其为“杀手”马铃薯,策划了破坏试验地、焚烧转基因作物、阻止转基因产品进出口、游行示威等活动。英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委托皇家学会组织了同行评审,评审结果指出Pusztai的实验结论不成立,存在六方面的错误,即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缺少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不合理,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等。

1.2 大斑蝶事件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上发表文章,称用带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一种杂草)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由此引发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性的争论。美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组织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美国3个州和加拿大进行专门试验,结果表明,康奈尔大学研究组的试验结果不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缺乏说服力。主要理由有:一是玉米花粉相对较大,扩散不远,在玉米地以外5m,每平方厘米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粒玉米花粉,远低于康奈尔大学研究组的试验花粉用量;二是田间试验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大斑蝶并不构成威胁;三是实验室研究中用10倍于田间的花粉量来喂大斑蝶的幼虫,也没有发现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

1.3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

在加拿大种植转基因油菜的个别田块发现了可以同时对2~3种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油菜植株,因而有人将其称为“超级杂草”。事实上,这种油菜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被全部杀死。应当指出的是,“超级杂草”的说法并不科学,因为即使发现有抗多种除草剂的杂草,还是可以通过更换除草剂和其他除草措施得到有效控制。

1.4 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

200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两位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文章,称在墨西哥南部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地方品种样本中,发现有CaMV35S启动子及与转基因抗虫玉米Bt11中的adhl基因相似的序列。文章发表后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指出其试验方法上有许多错误。一是原作者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经复查证明是假阳性;二是原作者测出的adhl基因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l-F基因,与转入Bt11玉米中的外源adhl-S基因,两者的基因序列完全不同。事后,《Nature》编辑部发表声明,称“这篇论文证据不充分,不足以证明其结论”。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经对种质资源库和从田间收集的152份材料的检测,均未发现35S启动子。

1.5 美国转基因玉米“MON863”事件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据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MON863”的老鼠,血液和肾脏中会出现异常。应欧盟要求,孟山都公司公布了完整的1139页的实验报告。欧盟对安全评价的材料及补充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后,认为将该玉米投放市场不会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1.6 转基因玉米品种对大鼠肾脏和肝脏毒性事件

2009年,de Vendomois等在《国际生物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3种转基因玉米“MON810”、“MON863”和“NK603”对哺乳动物大鼠肾脏和肝脏造成不良影响。欧洲食品安全局转基因小组对论文进行了评审,重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认为文中提供的数据不能支持作者关于大鼠肾脏和肝脏毒性的结论,其所提出的有关肾脏和肝脏影响的显著性差异,在欧洲食品安全局转基因生物小组当初对3个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作出判断时,就已经被评估过了,不存在任何新的有不良影响的证据,不需要对这些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重新进行评估。原论文作者的研究并未提供任何新的毒理学效应证据,其所用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所有的结果都是以每个变量的差异百分率表示的,而不是用实际测量的单位表示的。二是检测的毒理学参数的计算值与有关的物种间的正常范围不相关。三是检测的毒理学参数的计算值没有与用含有不同参考品种的饲料饲喂的实验动物间的变异范围进行比较。四是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在端点变量和剂量上不具有一致性模式。五是原作者单纯依据统计学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器官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相关的3个动物喂养实验结果没有一致性,而作者在论文中并没提及这一点。

2 国内转基因“事件”

2.1 “先玉335”玉米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事件

2010年9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称,“山西、吉林等地因种植‘先玉335’玉米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异常现象”。经专业实验室检测和与相关省农业行政部门现场核查,山西省和吉林省等地没有种植转基因玉米,“先玉335”也不是转基因品种。山西省、吉林省有关部门对报道中所称“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的现象进行了核查。据实地考察和农民反映,当地老鼠数量确有减少,这与吉林省榆树市和山西省晋中市分别连续多年统防统治、剧毒鼠药禁用使老鼠天敌数量增加、农户粮仓水泥地增多使老鼠不易打洞、奥运会期间太原市作为备用机场曾做过集中灭鼠等措施直接相关;关于山西省“老鼠变小”问题,据调查该地区常见有体型较大的褐家鼠和体型较小的家鼠,是两个不同的鼠种。关于“母猪流产”现象,与当地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属虚假报道。《国际先驱导报》的这篇报道被《新京报》评为“2010年十大科学谣言”。

信息快递

2.2 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下降事件

2010年2月2日,乌有之乡网站刊登文章称,“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响生育能力。”据核实,广西从来没有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该文章有意篡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某博士关于《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的结论,与并不存在的食用转基因玉米挂钩,得出上述耸人听闻的“结论”。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猜你喜欢
事件花粉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学与玩(2022年10期)2022-11-23 08:32:00
花粉的烦恼
哈哈画报(2022年8期)2022-11-23 06:21:20
转基因,你吃了吗?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8
蜜蜂有礼让行为
中国蜂业(2018年6期)2018-01-21 15:44:41
花粉过滤器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10:56
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搭车”现象探析
新闻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1:25:41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31:34
花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