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6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正确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面积”
1.情境导入
师(电脑出示中国地图):老师准备暑假去海南旅游,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帮老师找找海南在哪里。
师:同学们今年暑假有什么旅游安排?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以及所在省份的位置?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省份的占地面积有大有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想在哪儿听过“面积”一词)
2.自主揭题
让学生猜测今天的学习内容,顺势揭示课题——“面积的认识”。
【设计意图:对于地图上各个省份的具体位置及简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新课开始,利用学生的这一知识积累创设情境,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体验,理解“面积”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联系教室的实际情况说一说。
(2)观察黑板的面和课本的面,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的大小。
观察比较课桌面和凳子面的大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的面”等。
(3)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知道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课本封面的大小。
(2)让学生比较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面积的大小。(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感受面的大小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并比较它们之间的面积。
先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再比较这三个面的面积。
4.找一找,体验面的大小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其他物体,并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
(学生举例时,由于对面积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晰,所以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通过观察、动手摸物体的面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动中,协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面积的含义,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
三、动手实践,比较“面积”
1.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电脑出示: ■ ○ △ )
师:我们知道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学生先独立比较这几个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然后交流汇报)
2.操作探究平面图形的大小
(1)抛出问题,提出质疑。
呈现两块面积大小相差无几的红、蓝硬纸片,让学生猜测面积的大小。学生的猜测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红纸片的面积大一点;②蓝纸片的面积大一点;③两块纸片的面积一样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自己想办法比较红、蓝硬纸片面积的大小)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小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最后用准备好的学习材料,自己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集体交流,共同反馈。
各组派代表介绍比较的方法与结果,并配以电脑演示。
(4)达成共识,小结方法。
师:在用眼睛看不出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得出结果?(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舞台,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参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碰撞,相互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把握面积的含义,为后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综合运用,巩固“面积”
1.画一画,想一想
(1)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产生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想法。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每个学生动手画一个平面图形,并与同桌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的地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出这四个省的面积大小。
3.数一数,比一比
(1)学生通过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数,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并由此发现“方格数越多,图形的面积就越大”的规律。
(2)出示放大后的第一幅图。
学生通过数方格比较放大图和原图的面积,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时,对方格的大小要统一标准。
4.描一描,涂一涂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描的蓝色边线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涂的红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5.读一读,议一议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略),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后,先在小组里议一议,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晰,操作性强,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内化,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五、评价总结,体验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你有什么收获?学得愉快吗?
师:你认为谁表现得比较棒,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本课的学习所得,不仅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责编 杜 华)endprint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6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正确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面积”
1.情境导入
师(电脑出示中国地图):老师准备暑假去海南旅游,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帮老师找找海南在哪里。
师:同学们今年暑假有什么旅游安排?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以及所在省份的位置?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省份的占地面积有大有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想在哪儿听过“面积”一词)
2.自主揭题
让学生猜测今天的学习内容,顺势揭示课题——“面积的认识”。
【设计意图:对于地图上各个省份的具体位置及简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新课开始,利用学生的这一知识积累创设情境,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体验,理解“面积”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联系教室的实际情况说一说。
(2)观察黑板的面和课本的面,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的大小。
观察比较课桌面和凳子面的大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的面”等。
(3)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知道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课本封面的大小。
(2)让学生比较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面积的大小。(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感受面的大小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并比较它们之间的面积。
先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再比较这三个面的面积。
4.找一找,体验面的大小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其他物体,并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
(学生举例时,由于对面积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晰,所以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通过观察、动手摸物体的面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动中,协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面积的含义,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
三、动手实践,比较“面积”
1.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电脑出示: ■ ○ △ )
师:我们知道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学生先独立比较这几个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然后交流汇报)
2.操作探究平面图形的大小
(1)抛出问题,提出质疑。
呈现两块面积大小相差无几的红、蓝硬纸片,让学生猜测面积的大小。学生的猜测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红纸片的面积大一点;②蓝纸片的面积大一点;③两块纸片的面积一样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自己想办法比较红、蓝硬纸片面积的大小)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小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最后用准备好的学习材料,自己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集体交流,共同反馈。
各组派代表介绍比较的方法与结果,并配以电脑演示。
(4)达成共识,小结方法。
师:在用眼睛看不出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得出结果?(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舞台,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参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碰撞,相互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把握面积的含义,为后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综合运用,巩固“面积”
1.画一画,想一想
(1)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产生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想法。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每个学生动手画一个平面图形,并与同桌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的地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出这四个省的面积大小。
3.数一数,比一比
(1)学生通过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数,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并由此发现“方格数越多,图形的面积就越大”的规律。
(2)出示放大后的第一幅图。
学生通过数方格比较放大图和原图的面积,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时,对方格的大小要统一标准。
4.描一描,涂一涂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描的蓝色边线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涂的红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5.读一读,议一议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略),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后,先在小组里议一议,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晰,操作性强,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内化,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五、评价总结,体验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你有什么收获?学得愉快吗?
师:你认为谁表现得比较棒,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本课的学习所得,不仅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责编 杜 华)endprint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6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正确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面积”
1.情境导入
师(电脑出示中国地图):老师准备暑假去海南旅游,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帮老师找找海南在哪里。
师:同学们今年暑假有什么旅游安排?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以及所在省份的位置?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省份的占地面积有大有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想在哪儿听过“面积”一词)
2.自主揭题
让学生猜测今天的学习内容,顺势揭示课题——“面积的认识”。
【设计意图:对于地图上各个省份的具体位置及简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新课开始,利用学生的这一知识积累创设情境,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体验,理解“面积”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联系教室的实际情况说一说。
(2)观察黑板的面和课本的面,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的大小。
观察比较课桌面和凳子面的大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的面”等。
(3)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知道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课本封面的大小。
(2)让学生比较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面积的大小。(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感受面的大小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并比较它们之间的面积。
先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再比较这三个面的面积。
4.找一找,体验面的大小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其他物体,并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
(学生举例时,由于对面积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晰,所以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通过观察、动手摸物体的面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动中,协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面积的含义,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
三、动手实践,比较“面积”
1.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电脑出示: ■ ○ △ )
师:我们知道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学生先独立比较这几个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然后交流汇报)
2.操作探究平面图形的大小
(1)抛出问题,提出质疑。
呈现两块面积大小相差无几的红、蓝硬纸片,让学生猜测面积的大小。学生的猜测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红纸片的面积大一点;②蓝纸片的面积大一点;③两块纸片的面积一样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自己想办法比较红、蓝硬纸片面积的大小)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小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最后用准备好的学习材料,自己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集体交流,共同反馈。
各组派代表介绍比较的方法与结果,并配以电脑演示。
(4)达成共识,小结方法。
师:在用眼睛看不出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得出结果?(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舞台,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参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碰撞,相互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把握面积的含义,为后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综合运用,巩固“面积”
1.画一画,想一想
(1)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产生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想法。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每个学生动手画一个平面图形,并与同桌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江苏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的地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出这四个省的面积大小。
3.数一数,比一比
(1)学生通过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数,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并由此发现“方格数越多,图形的面积就越大”的规律。
(2)出示放大后的第一幅图。
学生通过数方格比较放大图和原图的面积,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时,对方格的大小要统一标准。
4.描一描,涂一涂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描的蓝色边线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涂的红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5.读一读,议一议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略),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后,先在小组里议一议,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晰,操作性强,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内化,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五、评价总结,体验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你有什么收获?学得愉快吗?
师:你认为谁表现得比较棒,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本课的学习所得,不仅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责编 杜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