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配合饲料研发与投喂技术策略

2014-01-21 01:33:18关燕云艾春香张蕉南
饲料工业 2014年22期
关键词:冰鲜杂鱼颗粒饲料

■ 关燕云 胡 兵 艾春香 张蕉南

(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清350308)

福建省是我国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rea Rich⁃ardson)的主养区,在大黄鱼种质保护与良种繁育、养殖新模式与设施设备、健康养殖与病害防控、配合饲料的开发与应用、大黄鱼产品加工等方面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3年福建的大黄鱼养殖产量为9.655 5万吨(《2014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年鉴》)。饲料作为大黄鱼养殖的重要投入品,其成本占大黄鱼养殖成本的55%以上;然而目前大黄鱼养殖仍然以投喂冰鲜杂鱼为主,仅福建宁德地区的大黄鱼养殖每年就消耗约100万吨的鲜杂鱼。长期直接大量投喂冰鲜杂鱼,一是严重污染养殖海区的水环境。丹麦学者的研究资料表明,以鲜鱼饲喂海水鱼的氮、磷排泄量分别为配合饲料投喂的6倍和13倍。二是严重破坏和浪费了有限的渔业资源,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退,海域生物资源结构失衡。三是冰鲜杂鱼自身携带病原体,直接投喂冰鲜杂鱼,容易传播病原体,导致养殖鱼类疾病暴发。四是冰鲜杂鱼营养成分不可控制且营养素单一、不平衡,一些矿物元素缺乏,硫胺素酶活性高,易引起养殖鱼类营养素缺乏症、机体免疫力减退,鱼类生长速率低下,饲料效率低(冰鲜杂鱼投喂大黄鱼的饲料系数达6~8),同时会导致养殖的商品大黄鱼鱼体色变灰暗和肉质变差等现象。五是冰鲜杂鱼储存运输困难,投喂劳动强度大,且难以稳定供应,受天气、环境和国家相关法规(如禁渔期)的限制。六是采用冰鲜杂鱼饲喂海水养殖鱼类,在一定程度上会和人类产生争食现象,造成人类蛋白质食品安全危机。由此可见,直接投喂鲜杂鱼养殖大黄鱼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已发展成为严重制约了大黄鱼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

配合饲料取代冰鲜杂鱼是推进大黄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配合饲料具有营养全面均衡、利用效率高、质量可控、饲用安全、操作方便和便于储存运输等优点,是推进大黄鱼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物质基础,其品质决定了大黄鱼养殖效益和大黄鱼产品质量与安全。配合饲料不仅要能满足大黄鱼的营养需求和摄食习性,实现其高效利用,而且更要实现对人类、大黄鱼和养殖环境的安全与友好,有助于推进大黄鱼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尽管我国已研发出了大黄鱼系列配合饲料,并取得了初步的养殖效果,但目前养殖大黄鱼使用专用配合饲料仅为10%左右,绝大多数还是采用冰鲜杂鱼,主要原因是现有大黄鱼配合饲料在诱食性、生长性能、价格性能比等方面尚未达到使用冰鲜杂鱼的养殖效果。为此,饲料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应大力推进饲料研发技术创新,开发推广营养均衡全面充足、诱食性好、饲料转化率高的高效环境友好型大黄鱼配合饲料并建立其科学的投喂技术体系,逐步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最终全面取代冰鲜杂鱼,是大黄鱼健康养殖亟待解决的技术关键之一。

1 大黄鱼配合饲料的研发

1.1 饲料原料的筛选

饲料原料的质量是决定大黄鱼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只有合格的优质原料,方能生产出合格的优质配合饲料产品;只有合格的优质配合饲料产品,才是养殖大黄鱼的健康与快速生长物质基础。筛选饲料原料首先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标准的规定,所用的饲料原料都必须是《饲料原料目录》(2012年农业部公告1773号)及其修订单中的产品,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是《饲料添加剂目录(2013)》中及其农业部新发布新饲料添加剂的产品;其次是应从如下层面筛选出优质饲料原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及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原料的消化吸收率、安全性、新鲜度、原料的养殖效果、原料是否掺假、原料的加工特性、饲料配方效果、原料的价格性能比与市场供求的稳定性等。需要关注的是,原料的品种、等级、贮存条件以及贮存期不同,其营养素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差别很大,即使含量相同或相近的原料因其有效成分的存在状态和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影响大黄鱼对饲料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同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注意蒸汽压力、调质膨化温度和水分的控制,最大限度减少营养素的破坏与损失,为从源头上降低饲料系数打下基础。研发大黄鱼配合饲料常用的原料有:鱼粉、膨化大豆、豆粕、酵母粉、虾粉、淀粉、面粉、海藻粉、鱼油、稳定型复合维生素及复合矿物质等。

1.2 饲料配方的设计

饲料配方是研发其高效环境友好型大黄鱼配合饲料的关键。精准的饲料配方设计是以大黄鱼精确的营养需求和饲料原料生物利用率数据为基础的,实现其饲料配方结构的优化和简化。设计和优化大黄鱼饲料配方应依据如下要点:大黄鱼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即营养标准的确定)、养殖模式、养殖区域的大黄鱼的生长期和季节、主要原料的消化率以及天然饵料的贡献等。一个良好的大黄鱼配合饲料配方,一方面能满足大黄鱼消化生理的特点、营养需求,实现营养素均衡充足,营养素高效利用,并满足大黄鱼的特殊生理需求[如抗病、防病、治病、适口性、安全性(对鱼、对环境、对人)、体型、体色、品质等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各种原料营养特性和加工工艺的要求,同时要考虑饲料的成本。饲料配方应以大黄鱼营养标准为理论依据,灵活运用大黄鱼营养调控理论与技术,选择消化率高、适口性好、加工性能优良的饲料原料,设计和优化出营养素平衡、充足的系列饲料配方,以充分满足大黄鱼不同生长阶段、养殖模式、季节和地区大黄鱼养殖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营养物质排出率,增进养殖大黄鱼健康、预防疾病,以开发出高效环境友好型系列大黄鱼配合饲料。综合大黄鱼营养需求的研究成果,结合大黄鱼养殖生产实践,将开发的大黄鱼配合饲料产品分三类:鱼苗配合饲料(饲喂鱼体重为0.2~10 g)、鱼种配合饲料(饲喂鱼体重为11~150 g)和食用鱼配合饲料(饲喂鱼体重>150 g),推荐大黄鱼配合饲料的营养参数如表1。推荐2个大黄鱼配合饲料生产配方(见表2)。

表1 大黄鱼配合饲料主要营养参数推荐值(%)

表2 大黄鱼配合饲料参考配方(%)

1.3 精细加工

目前,大黄鱼配合饲料主要有粉状配合饲料(用于生产软颗粒配合饲料)、膨化浮性颗粒配合饲料和膨化慢沉性颗粒配合饲料等3类,这三种类型的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有所差异。现介绍膨化慢沉性颗粒配合饲料加工工艺(见图1)。通过对饲料的加工,实现大黄鱼配合饲料的良好耐水性、慢沉性、饲料中营养素低溶失、营养素的高效利用、饲料系数低、营养素的加工损失小等目标。

图1 大黄鱼饲料加工技术路线

原料粉碎粒度影响大黄鱼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作为肉食性鱼类的大黄鱼,其消化道短,要求饲料原料粉碎粒度细,应采用二次粉碎(粗粉和超微粉碎)二次混合工艺,达到稚鱼、幼鱼配合饲料中的原料粉碎后95%通过100目,成鱼配合饲料中的原料粉碎后95%通过80目。饲料原料混合均匀与否对大黄鱼配合饲料质量影响显著,混合效果应从混合时间和混合均匀度综合考量,混合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混合均匀度要求小于7%。调质质量也显著影响配合饲料产品质量,应从调质温度、水分添加量、蒸汽质量和调质时间等方面考虑。由于大黄鱼对淀粉糊化度和耐水性要求高,需要有更强的调质措施,应对方法是在制粒后增加后熟化工序,即改变以往颗粒饲料制成后马上进入冷却器冷却,而在制粒机与冷却器之间增加后熟化器,使颗粒饲料进一步保温完全熟化,可避免外熟内生现象,同时大大增加大黄鱼饲料利用率及水中稳定性。

目前大黄鱼全程使用膨化颗粒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不够理想,同时饲料价格较高,养殖用户一时难以接受,而使用冰鲜杂鱼饲喂大黄鱼也存在许多弊端。此外,在养殖密度大的海区,残留的冰鲜杂鱼变质后污染养殖海域环境,导致水体溶氧不足,引发养殖大黄鱼大规模的细菌或病毒性疾病。近年来这种情况在福建省的大黄鱼养殖场已有大规模发生,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针对以上情况,在大黄鱼养殖中应用粉状配合饲料,同时便于现场根据大黄鱼实际情况添加一些绿色功能性鱼类保健品,如壳寡糖、姜黄素、牛磺酸、核苷酸、枯草芽孢杆菌等,现场制作成软颗粒饲料,可以避免以上两类饲料的不足之处,而兼具两者之长,还可以起到保健功能。具体表现在:①大黄鱼粉状配合饲料营养素全面均衡充足,可补充冰鲜杂鱼中缺乏的营养成分,且不存在膨化饲料生产过程中维生素等热敏营养成分被高温破坏的现象。②投喂方便。只需按比例与水或冰鲜杂鱼鱼糜搅拌成颗粒状,即可投喂。且该软颗粒饲料口感明显优于冰鲜杂鱼及膨化配合饲料。③可随不同养殖目的、不同冰鲜杂鱼价格调节粉状大黄鱼配合饲料与冰鲜杂鱼鱼糜的比例,控制养殖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本。④加工简单,无需复杂的大型设备,现场用湿颗粒饲料机即时加工,即时投喂。采用大黄鱼粉状配合饲料加冰鲜杂鱼制成软颗粒配合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是保证大黄鱼养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2 大黄鱼配合饲料质量评价

2.1 大黄鱼配合饲料的安全质量

饲料安全是影响大黄鱼产品安全的因素之一,在日益关注食品安全和注重可追溯的今天,关注大黄鱼养殖使用的饲料安全意义重大。大黄鱼配合饲料的安全质量评价应执行《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和《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依据《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 1676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224号公告(2009)《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号(2014年)《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结合生产企业实际建立完善的《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和《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水产配合饲料(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管理体系,以规范和提高大黄鱼配合饲料生产安全卫生水平。大黄鱼配合饲料安全质量管理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是否添加了违禁药物与饲料添加剂(执行《饲料添加剂目录(2013)》);饲料原料中是否存在天然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含量;所含的有害微生物(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及其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是否超标;饲料中的铅、汞、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如铜、锌、锰、碘、钴、硒等微量元素等限量的营养素是否超过限量。

2.2 大黄鱼配合饲料的营养质量——评价标准

大黄鱼正常养殖生产条件下的养殖效果及养殖饲料成本是评价大黄鱼配合饲料营养质量的直观指标。为此,饲料企业要针对大黄鱼配合饲料产品的营养素含量分析,结合养殖模式、养殖管理、投喂技术和实际养殖效果,全面评价大黄鱼配合饲料的营养质量。目前,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课题组就大黄鱼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能量比、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营养需求及生理功能以及大黄鱼对各种原料的生理利用率、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效果等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为人们全面和正确掌握大黄鱼的营养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刘家富,2013)。我们课题组开展了软颗粒饲料对大黄鱼养殖效果、生理生化以及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以及甘露寡糖在大黄鱼饲料中应用等研究。考察大黄鱼配合饲料营养价值时具体应从如下几方面考察:配合饲料营养素含量是否达到大黄鱼营养标准,是否能满足大黄鱼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是否均衡充足;是否能促进大黄鱼的生理健康,是否有助于提高养殖大黄鱼的免疫力、抗病力、抗应激力;饲料的诱食性和消化利用率如何;是否能满足各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单养、混养)、不同季节、地区养殖大黄鱼的营养需求等。

2.3 大黄鱼配合饲料的加工质量——评价标准

饲料的加工质量是影响饲料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完善饲料加工工艺是生产高效环境友好型大黄鱼配合饲料的技术关键。评价大黄鱼配合饲料的加工质主要从颗粒大小、色泽、切口、表面、浮水率、沉降速度和适口性等方面进行。作为优质的大黄鱼配合饲料的颗粒大小均匀且适合养殖大黄鱼摄食、色泽均匀、切口整齐、膨化适度、耐水时间适中(大于2 h)、软化时间合适(15~30 min)、含粉率低、浮水率高、缓沉效果好。一般来说,饲料颜色不均匀与熟化和烘干过程相关;长短不一的饲料颗粒影响大黄鱼饲料的整体外观外,也会导致饲料不能充分被大黄鱼利用,造成浪费;外表毛糙不仅影响大黄鱼饲料的外观,而且还会导致饲料碎屑多而容易散失,同时也会影响饲料的浮水率或沉降速度。

建立大黄鱼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质量管理体系和良好操作规范(GMP)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黄鱼配合饲料的质量与安全。

3 大黄鱼配合饲料的投喂技术策略

目前,大黄鱼配合饲料有3种形态,即沉性膨化颗粒饲料(普通和慢沉性)、浮性膨化颗粒饲料、粉状配合饲料(用于制作软颗粒饲料,又称湿颗粒饲料)。膨化造粒工艺既能增加饲料在水中稳定性,避免营养素流失,减轻养殖水质污染,又方便养殖者观察大黄鱼的摄食情况,但其加工过程中会造成营养素一定程度的损失,特别是热敏营养素的损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且饲料价位相对也较高,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基于粉状配合饲料生产的软颗粒饲料优点是适口性好,制作方便(仅需一台湿颗粒挤条机),不需加热、加压,饲料中营养成分特别是一些活性酶和维生素不受损失,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饲用价值,短期内推广使用粉状配合饲料还是适宜的,但软颗粒饲料的缺点是现做现喂或冷冻保存,否则易被氧化或微生物污染(何志刚等,2010;全汉锋等,2013)。投喂大黄鱼慢沉性配合饲料优于投喂冰鲜杂鱼和普通颗粒饲料,提高了大黄鱼的摄食性、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冯晓宇等,2006)。大黄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和湿颗粒饲料的对比养殖实验表明,饲喂膨化颗粒配合饲料提高了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和养殖成本,比湿颗粒现场加工省工省时(丁雪燕等,2006)。此外,已有企业已开发了大黄鱼苗种微粒子配合饲料,这为大黄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大黄鱼配合饲料养殖效果只有建立了科学投喂技术策略才能取得。投喂技术策略应以大黄鱼不同阶段的摄食习性、营养能量学、营养需求等研究成果为依据,探讨最佳的投饲量及投饲策略,同时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

3.1 确定适宜的投喂量

根据网箱或池塘中养殖大黄鱼的规格及数量,基于投喂率参考表(见表3)推算投喂量,同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特别是溶解氧、盐度和pH值)、海区潮流、饵料台观察情况、大黄鱼机体状况以及鱼的活动情况等予以适当调整。

表3 大黄鱼配合饲料投喂率参考值

适宜的投喂量对维持大黄鱼的正常生长极为重要。投喂量不足则会造成养殖大黄鱼处于饥饿状态,导致大黄鱼不生长或生长缓慢;此外,投喂不足,也会造成大黄鱼抢食,导致大鱼吃食多,小鱼吃不到,鱼体大小差异明显。投喂量过量,一是造成饲料浪费,饲料利用率下降,养殖饲料成本上升;二是过剩的饲料败坏水质,增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促进藻类大量繁殖,严重时导致“泛塘”事故。饲料投喂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饲料系数增加,养殖成本提高,疾病容易发生。

3.2 提高大黄鱼配合饲料投喂效果的措施

众所周知,饲料成本占大黄鱼养殖成本的55%以上。因此,提高饲料利用率以降低大黄鱼养殖成本尤为重要。提升大黄鱼配合饲料的投喂效果,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选择优质的大黄鱼苗种,以提高饲料效率:选择优质的大黄鱼苗种,同时保持网箱中适宜的养殖密度,减少应激是提高大黄鱼配合饲料效率的有效措施。

②选择优质大黄鱼配合饲料:优质配合饲料应既能全面保证大黄鱼的营养需要,颗粒大小适合大黄鱼摄食,又能提高大黄鱼的抗病能力。因此,选购大黄鱼配合饲料时,应选择规模较大、信誉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饲料营养指标、粒径大小要满足所饲养阶段大黄鱼的要求,饲料系数低、价格合理、环境友好型的大黄鱼系列配合饲料。同时,一次性进料不要太多,备货应以一个月内吃完为限,以减轻保存饲料的压力,保证饲料的质量,防止高温高湿等不良环境因素引起的饲料质量变化。若采用湿颗粒饲料投喂加入鱼糜时,制作鱼糜的冰鲜杂鱼一定要新鲜不变质,鳀鱼等饲喂大黄鱼的效果好,在价格合理的条件下,尽量购买新鲜的鳀鱼制作成鱼糜,添加到粉状配合饲料中制作软颗粒饲料饲喂大黄鱼。

③选择有利的养殖海区,并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大黄鱼作为暖温性近岸肉食性鱼类,其生活的适宜盐度范围17~28,水体的溶氧量>5.0 mg/l,pH值以8.0为宜。为此,选择适宜的养殖海区设置大黄鱼养殖网箱极为重要,设置网箱的地方不仅要符合上述条件,而且水流要适中,既要避免水流过急、大量消耗鱼体能量,又要保证水流畅通、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量,使大黄鱼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大黄鱼摄食与正常的代谢活动,以提高配合饲料转化效率。保证养殖水体充足的溶解氧是提高饲料效率有效的技术措施。若养殖水体溶氧不足会导致大黄鱼摄食强度和饲料消化率降低、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等,往往是导致大黄鱼发病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获得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养殖水体高溶解氧量,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在网箱中放置增氧圈,以增加养殖水体溶解氧。此外,大黄鱼对声响反应十分敏感,震动声、撞击声、走动声都可使其受惊而停止摄食,因此养殖区应离航道较远。

④ 遵循“五定四看”的投喂原则:“五定”是指“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人”。定质:配合饲料要做到营养全面、稳定、新鲜、无变质发霉、安全卫生;定量:以每次投喂要以投喂率来确定投喂量,并根据摄食时间(15~30 min内摄食完为宜)来调整投喂量;定时:每次投喂的时间较为确定,一般是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投喂的方式;定位:在大黄鱼网箱中最好设固定食台;定人:相对固定投喂人员,以便绩效考核,强化责任心,提高投喂效果。而四看是指“看水质、看水温、看天气与季节、看大黄鱼的摄食、生长和活动情况”。

投喂要耐心细致。在投喂时,应尽量做到饲料投到水中能很快被大黄鱼摄食。人工手撒投喂时,切勿把饲料一次性投到水里。这样会造成饲料沉底或溶失,而降低饲料利用率。每次投喂开始前,划动网箱中水面,形成条件反射,使大黄鱼鱼群上浮摄食,待大黄鱼大群集中到投喂点时,快速投饲。投喂颗粒饲料的频率必需要考虑到有些大黄鱼能在水面吃到,而另一些大黄鱼也能在底部吃到。同时,为照顾体弱的大黄鱼也能吃到饲料,撒料面积要适当扩大,在网箱四周补投少量饲料;每次投喂25 min左右,让大黄鱼达到80%饱食即可,尽量避免过量投喂。

⑤适当饥饿:采取适当饥饿的投喂技术措施,可有利提高饲料效率及大黄鱼的健康状况。适当饥饿,不仅可以提高大黄鱼食欲、刺激其消化机能,还可以提高大黄鱼机体免疫力、促进大黄鱼运动、清理肠胃、动员其肝脏储存营养,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增强大黄鱼索饵、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节约饲料、降低污染,降低养殖成本。

⑥做好日常管理:大黄鱼养殖日常管理水平显著影响饲料效率,应引起养殖者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每年的5~10月大黄鱼生长旺季更要切实加强管理:及时筛选分养,既可保持网箱中大黄鱼的合理密度,又可保持鱼体大小较为均匀,促进鱼体健康生长;加强巡逻、检查,防止网破逃鱼事故发生;同时,及时科学地处理病鱼、死鱼、防止鱼病传染;及时更换、清洗网箱,保持网箱清洁,水体交换畅通,保证水体的高溶解氧,提高饲料效率;大网箱比小网箱更有利大黄鱼摄食生长,尽量使用大网箱养殖;切实做好大黄鱼病害防治工作,要根据大黄鱼病害流行学规律,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以防为主保障鱼类健康,进而保证饲料效率。

猜你喜欢
冰鲜杂鱼颗粒饲料
野钓有效应对小鱼闹窝的方法
垂钓(2023年8期)2023-11-09 10:25:12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6:50
冰鲜鸡肉的保鲜技术
26省市推动家禽集中屠宰、冰鲜上市
家禽科学(2020年5期)2020-07-04 02:54:29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垂钓(2019年6期)2019-09-10 07:22:44
清除 蟹池中野杂鱼的方法
不入谱的烧杂鱼
美食(2017年4期)2017-05-04 04:06:02
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好处多
快速检测方法在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中的应用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3
山东青岛口岸首批韩国冰鲜水产品顺利进境
现代食品(2016年14期)2016-04-28 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