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周 琦,张海红
(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上海201314)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AECOPD)住院患者在应用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基础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控制症状,加快肺功能恢复,缩短疗程。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影响机体糖代谢,引起的糖尿病称类固醇性糖尿病(SDM)。目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COPD尤其是中重度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反复使用增加了SDM的发病危险性。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们观察了130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COPD患者血糖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130例COPD患者,男94例,女36例,年龄45~70岁,平均67岁,其中45~60岁8例(6.15%),61 ~70岁122 例(93.8%)。病情为中度76例(58.5%),重度54 例(41.5%)。所有研究对象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等排除合并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近2周内未用激素。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
1.2 糖皮质激素给予方法 2组患者住院期间同时给予抗感染、化痰(氨溴索)及支气管扩张(喘定、复方甲氧那明)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经口吸入布地奈德吸入剂,2 mg/次,2次/d,累计给药时间(25.5±14.5)d,布地奈德用量为(55.5 ±24.5)mg;观察组静滴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次,1次/d,病情稳定后改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次/d,递减型停药,累计给药时间(24.5±15.5)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量为(365.5 ±194.5)mg,醋酸泼尼松用量为(184.3 ±155.7)mg。
1.3 血糖及血清胰岛素(INS)、C肽(C-P)检测 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定两组空腹血糖(FBG)、中餐后2 h血糖、随机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测定两组血清INS、C-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FBG、餐后2 h血糖、GLU、服糖后2 h血糖、HbA1c水平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14天后,发生糖调节受损 4例(4.1%),FBG受损 15例(23.0%);糖耐量异常 38 例 (58.5%),予饮食、生活习惯宣教、更改激素给药方式等治疗,胰岛功能检测均正常。SDM 2例(男女各 1例),发病率为3.0%(2/65),其中1例男性患者急性期静滴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累计最高剂量560 mg,共14 d,病情稳定后改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累计最高剂量340 mg,共16 d,40 d 后空腹、餐后血糖异常,HbA1c异常,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用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1 mg,1次/d,血糖控制;1例女性患者累计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最高剂量400 mg,共10 d,病情稳定后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50 mg,23 d,33 d后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改用局部吸入布地奈德,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0.5 g,2 次/d,阿卡波糖 25 mg,3 次/d,血糖控制;2例糖尿病患者除药物控制外,同时进行宣教,改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等各项指标无异常。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NS、C-P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1 两组FBG、餐后2 h血糖、GLU、服糖后2 h血糖、HbA1c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FBG、餐后2 h血糖、GLU、服糖后2 h血糖、HbA1c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P <0.01
组别FBG(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GLU(mmol/L)OGTT前FBG(mmol/L)服糖后2 h血糖(mmol/L)HbA1c(%)观察组治疗前 5.13 ±0.84 9.41 ±1.05 7.62 ±0.65 4.97 ±0.62 9.43 ±1.02 5.29 ±0.52治疗后3 个月 5.63±0.64 △○ 9.93 ±0.82△ 7.98 ±0.78◇ 5.49 ±0.70○△ 10.21±0.84○△ 5.92±0.46○△治疗后6 个月 5.35±0.75* 9.92 ±0.97△ 7.89 ±0.76△ 5.60 ±0.72○△ 10.31±0.70○△ 5.91±0.45○△对照组治疗前 5.10 ±0.89 9.33 ±1.08 7.58 ±0.63 4.94 ±0.55 9.29 ±0.84 5.12 ±0.60治疗后3 个月 5.26 ±0.74 9.30 ±1.06 7.68 ±0.68 4.98 ±0.61 9.27 ±0.87 5.18 ±0.57治疗后6 个月 5.25 ±0.74 9.18 ±0.99 7.52 ±0.67 4.96 ±0.54 9.28 ±0.86 5.17 ±0.58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NS、C-P水平比较(p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NS、C-P水平比较(pmol/L,±s)
组别INS空腹 餐后2 h C-P空腹 餐后2 h观察组治疗前 32.82 ±13.99 144.42 ±50.37 47.85 ±12.00 216.45 ±49.77治疗后6 个月 33.57 ±13.31 143.83 ±58.34 47.60 ±11.07 216.13 ±52.33对照组治疗前 34.21 ±12.34 138.75 ±46.57 50.33 ±13.39 200.94 ±47.65治疗后6 个月 33.30 ±10.65 138.49 ±56.48 49.26 ±10.24 204.60 ±49.36
近年来,由于气候改变及空气质量下降,COPD患者复发率明显升高,反复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治疗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欠佳。糖皮质激素是治疗COPD的主要药物[1],尤其AECOPD中重度患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包括静脉和口服)是中重度AECOPD的标准治疗措施之一,其疗效已得到临床肯定[2]。有研究证实,给予 AECOPD患者口服或静滴激素治疗,可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提高FEV1%,加速病情好转,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延缓再次AECOPD的发生[3]。但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引起COPD患者血糖异常,且血糖的变化水平与激素在体内的药效变化一致,其升高水平主要取决于激素的应用时间、种类及剂量。
COPD患者多在上午应用糖皮质激素,因此,午餐前后至晚餐后(或睡前)这一时段的基础血糖变化较明显。一般来说,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是短暂、可逆的,但随着激素用量的增加,血糖亦相应升高,甚至血糖升高不可逆转。既往无糖尿病史,在长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可逆性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标准者即可诊断为SDM。SD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4]。国内外多是小规模临床研究外源性SDM,由于观察对象年龄、原发病、激素用量及用法、随访时间不同等原因,报道的发病率不一,但普遍较高。其中David等[5]通过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发现,SDM的3年累计发病率为23%。
糖皮质激素有协同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激素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加肝糖原异生底物,增加糖异生过程限速酶的活性,加速糖异生;同时实验研究发现,过量激素使用会降低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破坏葡萄糖转运子4(GLUT4)从胞质向包膜转位,抑制细胞对葡萄糖摄取[6]。高浓度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损伤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转运系统,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拮抗胰岛素,导致肝糖原输出增加,外周组织糖利用减少,诱发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水平。糖皮质激素除了有诱导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外,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胰岛功能还有一定损害作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葡萄糖刺激后的胰岛素释放[7]。
有研究[8]证明,短期降阶梯全身糖皮质激素可在短期内减少 AECOPD患者的痰量,提高患者FEV1%及PaO2,改善患者CO2潴留及呼吸困难,对血糖及糖耐量无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糖、中餐后2 h血糖、FBG、服糖后2 h血糖、HbA1c、血清胰岛素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采用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对于血糖代谢无影响,支持文献报道。但糖皮质激素是体内重要的胰岛素拮抗剂,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步骤[9,10]。据统计,在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中,SDM发生率7% ~40%[11]。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SDM血糖变化有其自身临床特点:血糖升高以午餐后血糖至睡前血糖升高为主,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及时发现并干预治疗,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12]。有研究[13]证明临床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诱导糖尿病发生的平均时间为6周,但亦可发生于治疗的任何时期。糖皮质激素致血糖升高的作用多在停药48 h后明显削弱甚至消失,临床常可以观察到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用后糖尿病逐渐缓解,故而糖皮质激素疗程、累计剂量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2例治疗33 d后发展为SDM,HbA1c升高,调整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后血糖控制;15例FBG受损,38例糖耐量异常,4例糖调节受损。予以宣教,改变饮食生活习惯指导。胰岛功能检测均正常。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等各项指标无异常。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NS、C-P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与研究报道的血糖变化与激素给药方式、治疗时间长短有关一致。同时亦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如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对SDM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故老龄、糖尿病家族史及肥胖人群应视为SDM发生的高危人群[14]。本研究证实,COPD患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无明显变化,长期全身大量应用可致血糖升高。故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前应详细询问有无糖尿病史、易患因素及家族史。在治疗过程中掌握个体化处理原则,常规检测血糖、HbA1c等,注重餐前、餐后血糖并进行定期多点血糖监测确保早期诊治,及时更改治疗方案,降低继发性糖尿病发生危险。
[1]王燕英,朱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的决定因素探讨[J].国际呼吸杂志,2006,26(8):607-609.
[2]Wood-Baker RR,Gibson PG,Hannay M,et a1.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for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fy diseas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5,(l):CD001288.
[3]董荣,曲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激素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5):42-46.
[4]刘超,孙敏.类固醇激素与糖尿病及其临床问题[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5):5-6.
[5]沈艳玲,董浩宇.类固醇糖尿病临床述评[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4):315-316.
[6]徐冲,徐国恒.糖皮质激素与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抵抗[J].生理科学进展,2009,40(1):19-23.
[7]Lundgren M,Buren J,Ruge T,et a1.Glucocortieoids downregulate ucose uptake capaciyandin-sulin signaling proteins in mental but notsubcutaneoushum an adipocytes[J].J Clin Endoerinol Metal,2004,89(1):2989-2997.
[8]钟蔚,刘积锋,刘俐伟,等.短期激素降阶梯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8,23(11):781-785.
[9]李文侠,陈宇红.库欣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51(45):90-91.
[10]Schweizer A,Dejager S,Foley JE.Impact of insulin resistance,body mass index.disease duration,and duration of metformin use on the efficacy of vildagliptin[J].Diabetes Ther,2012,3(1):8-9.
[11]曾惠琼,伍少霞,何俊奇,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结缔组织病的动态血糖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2):88-90.
[12]付慧稳,权学莲,王金燕,等.糖皮质激素继发糖尿病血糖变化特点及综合防治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9,31(7):811-812.
[13]李光伟.SARS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危险应予以重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1):1-2.
[14]邢小燕,李光伟.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6):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