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囊袋感染致更换心脏起搏器一例

2014-01-21 22:03:01李安娜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囊袋心脏起搏器起搏器

李安娜

(解放军第202医院心内科,110003)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80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心病”,于我科置入VVI心脏永久起搏器,出院后3个月因左肩部皮肤发痒、红肿、疼痛再次住院,查体见起搏器囊袋切口上方见皮肤小疖肿,少量分泌物,局部皮温增高、压痛、波动感,穿刺囊袋见脓性分泌物。再次经股静脉路径置入临时起搏电极,外接临时起搏器,左锁骨下起搏器囊袋切开后,取出心脏永久起搏器,拔出起搏器电极,清创后局部引流,换药。并应用盐酸万古霉素1 000 mg,2次/d静滴,14 d后待左侧起搏器囊袋愈合,血培养阴性后再次于左锁骨下置入VVI起搏器,术后继续抗炎治疗,加强换药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起搏器囊袋内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2 讨论

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起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病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起搏器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与此同时,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为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1%~7%[1]。但近两年来国外文献研究表明:心脏电子装置置入后感染逐年增多,但临床重视不够,轻者局部皮肤感染、疼痛,重者引起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直至更换起搏器,造成患者再次手术及诊疗费用的增加,应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2]。

本例患者术后由于忽视局部皮肤的清洁,毛囊炎后形成皮下囊肿,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侵犯到起搏器囊袋,转为囊袋内感染,按“2011年起搏器术后经静脉拔出导线专家共识”,该患者为取出心脏永久起搏器,拔出起搏器电极为Ⅰ类适应证,故临床采取拔出感染囊袋内起搏器,充分抗炎治疗,多次复查血培养阴性后于对侧再次植入新的起搏器,针对该例患者,体会如下。

临床上不但要做好术前宣教,更要做好术后患者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增加其对医护工作的配合,特别是术后局部皮肤的卫生,养成定期清洁及消毒的习惯,如发现皮肤红肿,皮温增高,早期局部碘伏消毒,必要时应用外用抗菌药膏,从而避免感染进一步扩大,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指导患者定期观察起搏器功能,了解起搏器基本常识,平素生活中不可做大幅度的运动及过度体力劳动(如打网球、举重物),防止局部受压,进行骑车、游泳、洗澡、跳舞后及时清洁皮肤。嘱患者避开强磁场和高压电,防止外力撞击影响起搏器功能。洗澡时勿用力揉搓埋藏起搏器及导管处的皮肤。

起搏器囊袋破溃感染是心脏起搏器置入后的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及时正确识别感染的高危人群,同时加强出院后病人的健康宣教,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避免感染进一步扩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Baddour LM,Epstein AE,Erickson CC,et al.Update on 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fections and their management: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0,121(3):458-477.

[2]Tarakji KG,Wilkoff BL.Management of 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fections:the challenges of understanding the scope of the problem and its associated mortality[J].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13,11(5):607-616.

猜你喜欢
囊袋心脏起搏器起搏器
术后囊袋弯曲形成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意义
心电图检查在鉴别心脏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启动与感知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保健与生活(2020年4期)2020-03-02 02:27:36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健康博览(2020年1期)2020-02-27 03:34:57
智能手机可能干扰心脏起搏器
虹膜拉钩联合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封闭式引流治疗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护理体会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42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依从性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案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