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咽茶热喷雾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2014-12-03 03:29:02许平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咽炎咽部人民卫生出版社

许平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耳鼻喉科,266071)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咽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在城镇居民中发病率约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2%~4%[1],该病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门诊2009-01—2012-01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两组。中药热喷雾组(治疗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6~73岁,平均36.9岁。超声波雾化组(对照组)80例,其中脱落1例,实为79例;男32例,女47例;年龄16~77岁,平均38.3岁。以上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符合有关文献诊断标准[3]。主要临床症状: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刺痛或微痛感等,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患者晨起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以上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等,尤其在疲劳、讲话多或吃干果多时加重。咽部检查可见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常有少量黏稠分泌物附着在黏膜表面,咽侧索常充血肥厚。排除鼻、咽、喉、气管、食管、颈部及全身其他病变。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将中药金银花、麦冬、甘草、桔梗等量组方,粉碎成10-20目筛大小做成袋泡茶样,5 g/袋,2袋放入自行设计的中药喷雾杯(专利号:932372713)中,加入适量水。中药喷雾杯为一种类似高压锅且带有电热装置和把手的带盖圆杯,杯盖的中心顶部装有特制喷头,加热后药物成分随雾气喷出。喷头距患者咽部约20 cm左右,治疗时温度46℃左右,15 min/次,2次/d,雾化后余药汤口服,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粤华牌WH-2000型超声波雾化器,药杯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氯化钠注射液20 mL、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2次/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所选病例同时指导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忌辛辣,注意用嗓,多饮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1.4 疗效标准[4]咽部症状和炎症体征消失为治愈;咽部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为好转;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为未愈。治愈及好转为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5%,其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4.11,P<0.01,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及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及辛辣食物等都可引起本病[2]。有学者研究显示:在教师人群中,慢性咽炎发病率高达81%[5]。本文病例中近一半有讲话多或用嗓过度时咽炎加重。中医认为慢性咽炎是因阴虚火旺,虚火上扰,以致咽喉失养。

吸入疗法是将药物或液体经雾化发生器分散成雾粒或微粒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患处,有效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使药效快而明显。常规应用的雾化药为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近年来一些报道应用中药及中西药结合做雾化吸入,取得了较好疗效[6]。本方中金银花、麦冬有养阴清热之功,具有光谱抗菌、抗病毒作用;金银花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明显促进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免疫调节作用,有一定的抗炎及解热作用[7];桔梗具有祛痰、宣肺、利咽;甘草能祛痰止咳并调和诸药,使之共同奏效;诸药合用有清热化痰止咳,滋阴润肺利咽之功效。将中药粉碎至10~20目筛大小,增加了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做成袋装泡茶样,使用方便,先喷雾后口服。在热喷雾熏蒸的过程中,中药进行煎煮其有效成分散发在水蒸气中,直接作用于咽黏膜吸收、渗透,同时热蒸气具有热敷湿润、机械振动、细微按摩作用,可促进咽腔局部黏膜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使炎症的吸收和消散。热喷雾治疗时温度约46℃左右,提高了咽腔内温度,可杀菌及有效抑制病毒生长繁殖。由于全身药物、局部药物及热疗三重作用,疗效明显,此方法简单、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1]王守儒,霍勤.五官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58.

[2]田勇泉,韩德民,孙爱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6-137.

[3]孔维佳,周梁,许庚,等.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14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0-111.

[5]黄志英.教师慢性咽炎的病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1):51-52.

[6]吕学仿,马力学.慢性咽炎的综合治疗[J].人民军医,2012,55(9):842.

[7]孙丰雷,田进文.中药药理与内科辨病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9.

猜你喜欢
咽炎咽部人民卫生出版社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