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宏波 周晓冬
(西安市第八医院检验科,710061)
我国是乙肝大国,属于乙肝病毒(HBV)高流行区,HBV传染性强,在我国发病率高[1]。因此HBV实验室检测具有很重要的筛查和诊断意义,其实验方法也逐渐增多[2]。HBV外膜蛋白由S蛋白、前S1(pre-S1)和前S2(pre-S2)组成,pre-S1是乙肝病毒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含的肝细胞膜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和机体的免疫应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HBV pre-S1抗原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一致,其能够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3]。目前,临床实验室大多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随着化学发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pre-S1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本研究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不同乙肝模式乙肝pre-S1蛋白,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2—2014-02在本院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患者400例,患者来自门诊和住院部。其中男230例,女170例;年龄17~81岁,平均(49.2±18.5)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获得知情同意,并上报本院学术委员会批准备案。
1.2 仪器与试剂 pre-S1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采用雅培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pre-S1所使用的试剂为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检测试剂盒[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400465号],仪器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Autobio LUMO型化学发光仪。
1.3 试验方法 不同乙肝模式的定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说明操作,结果的判断为:≥0.05 IU/mL时,HBsAg阳性;≥10 mIU/mL时,HBsAb阳性;S/CO≥1时,HBeAg和HBcAb阳性;S/CO≤1时,HBeAb阳性。pre-S1的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技术,利用化学免疫分析仪测定每孔RLU值后计算S/CO值,S/CO≥1时判断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乙肝模式分布 本研究中共有7种不同的乙肝模式。Ⅰ:HBsAg+HBeAg+HBcAb阳性;Ⅱ:HBsAg+HBeAg+HBeAb+HBcAb阳性;Ⅲ: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Ⅴ:HBsAg+HBeAb+HBcAb阳性;Ⅵ: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Ⅶ:HBsAg+HBcAb阳性。其分布及pre-S1阳性率(表1),可见HBV大三阳模式中pre-S1阳性率较高。
2.2 HBsAg浓值与pre-S1的关系 将HBsAg按照浓度值分为5组,对浓度值在>250的标本使用雅培HBsAg Auto试剂自动稀释500倍后重新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部分“大三阳”模式患者HBsAg浓度值升高到10 000以上,显示当HBsAg浓度增加,HBV病毒载量的增加,前S1蛋白阳性率也增加。Ⅰ:HBsAg浓度值0.05~50;Ⅱ:HBsAg浓度值51~250;Ⅲ:HBsAg浓度值251~1 000;Ⅳ:HBsAg浓度值1 001~5 000;Ⅴ:HBsAg浓度值>5 000。比较5组pre-S1阳性率,结果(表2),HBsAg浓度值与pre-S1阳性率具有相关性,HBsAg浓度值越高,pre-S1阳性率越高。
2.3 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中pre-S1阳性率 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中pre-S1阳性率比较χ2=54.55,P<0.01(表3)。
表1 400例患者乙肝模式分布及pre-S1阳性率
表2 不同HBsAg浓度值的pre-S1阳性率
表3 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中pre-S1阳性率比较
化学发光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其原理为化学发光技术和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廉价、快速等优点,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5]。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检出HBV pre-S1较ELISA法更加准确和敏感。
HBV pre-S1是急性HBV早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在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达到峰值之前,pre-S1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甚至在HBV核酸检出前就可检测到[6]。临床上常常将pre-S1作为急性HBV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pre-S1转阴越早,提示患者预后越好。有研究表明[7],亚病毒科里在HBV感染的过程中能够增强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和其基因表达,而这被证明是pre-S蛋白反式激活触发。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表明HBV包膜形成的过程需要HBsAg、pre-S1和pre-S2蛋白的参与[8]。
HBV HBsAg的浓度值能反映出HBV病毒的滴度,本研究中HBsAg浓度值与pre-S1阳性率呈正相关,在HBsAg浓度值<250时,pre-S1蛋白阳性率相对较低,而当HBsAg浓度值>250时,pre-S1阳性率显著升高。本研究中,HBsAg浓度值<250时pre-S1呈阳性患者多为HBeAg阳性,这表明HBV HBsAg浓度值与病毒载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反映出pre-S1与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有关。
本研究中,HBeAg阴性时,仍有较高的pre-S1阳性率(76.10%),这可能是由于HBV病毒仍然处于感染状态,但其基因发生了变异,不能检出HBeAg,因此HBV发生变异时,只测定HBeAg来判断HBV复制水平不能反映出真实情况,这可能与HBV逃避机体免疫攻击有关。因此pre-S1与HBeAg相比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患者体内HBV的复制情况。
综上所述,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HBsAg阳性HBV患者血清pre-S1蛋白对HBV早期感染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检测病毒复制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廉价易在临床推广。
[1]陈银萍,吴爱萍,余亮科,等.组合模型对乙肝发病趋势的预测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1):52-56.
[2]杨笑琼,何海洪,杨秀珠,等.ELISA法和MEI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2):16-17.
[3]董运启.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S1):20-21.
[4]顾春瑜,许琼,赵乔妹,等.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乙肝前S1蛋白的临床价值[J].感染、炎症、修复,2013,14(2):107-109.
[5]李璐,邢文革.化学发光技术在HCV和HIV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3):382-284.
[6]黄启强,黄丽庆,周晓兰,等.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传统标志物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341-1343.
[7]张和平,林国跃,王萍,等.HBV前S-2蛋白检测与HBV-DNA和乙肝二对半模式相关性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1):139-140.
[8]杨晋荣,杨栋梁.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不同病毒载量与前S1抗原和大蛋白关系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