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宗琪 鞠晓华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一区,266071)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莫宗琪 鞠晓华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一区,266071)
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疗效确切和较低的副作用,其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并且它可以和多种降糖药物联合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除此以外还具有保护心脏、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抗肿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等多方面的作用。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首次应用于2型糖尿病为1957年,1995年进入美国,2005年7月多个治疗指南支持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药物。历经50多年的发展、改进,医学界将二甲双胍推荐为所有新发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并与生活方式干预一同成为第一步和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药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降糖以外的其他方面的作用。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和功效是:①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②增高肌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的作用而增加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胰岛素抵抗。③一定程度的抑制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二甲双胍口服后经小肠吸收入血,2 h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在血液中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故其在体内广泛分布,最后几乎完全经肾脏消除[1]。现在临床应用的二甲双胍剂型较多,口服常释剂型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病人的状况,逐渐增加剂量,500~2 000 mg/d都是有效的,最佳剂量是2 000 mg/d。通常盐酸二甲双胍片的起始剂量为0.5 g 2次/d或0.75 g,1次/d随餐服用。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降低空腹血糖时,二甲双胍普通片较肠溶片及缓释胶囊更具经济性,在降低餐后2 h血糖时,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的费用更低,在不良反应方面,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较低[2],因此在临床确定最佳临床方案时,二甲双胍缓释剂型为首选。
与吡格列酮联用在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较单用二甲双胍改善更明显,联用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明显[3]。二甲双胍0.25 g/tid,联合30~90 mg格列齐特缓释片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短期疗效十分显著[4],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血压和血脂,同时低血糖的反应也少,其疗效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的单独使用[5]。二甲双胍和拜糖平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临床研究表明联用具有互补性,呈现协同作用,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减少[6]。二甲双胍0.5 g+瑞格列奈0.5 mg,3次/d餐时服用,二者作用模式互补,具有协同作用,联用降低血糖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7]。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餐后2 h血糖,减少每日胰岛素的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并避免体质量的过快增长[8]。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适用于肥胖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不仅减体质量、降压、调脂,减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还可间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9]。在联合用药时,只要患者能够耐受,联合治疗方案都应该包括二甲双胍,因为二甲双胍是一种既经济又具有较好疗效的一线药物,是在药物经济学中最优的降糖药物[10]。
目前对于二甲双胍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脏缺血性疾病,其机制主要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脂代谢、改善高凝状态和改善内皮功能,有研究报道了关于二甲双胍能显著改善心脏病理性心肌肥大和纤维化的作用[11-12],表明二甲双胍具有不依赖降糖作用的抑制心脏病理性重塑的药理作用[13]。
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或糖尿病、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性病理生理基础,合并出现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健康的临床综合征。二甲双胍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结果表明在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水平值均下降[14],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体外试验表明二甲双胍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选择性杀死肿瘤干细胞[15]。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有关,也可能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间接抑制肿瘤的发生相关[16]。二甲双胍联用Folfox6治疗结直肠癌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因此二甲双胍可以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一线药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达英-35(醋酸环丙孕酮2 mg+炔雌醇35 μg)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明显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18]。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有关。有研究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率为90.24%,各项肝功能和血脂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19]。
有对29篇33例二甲双胍不良反应报道研究结果为[20]:内分泌系统占48.5%,主要为低血糖或(和)乳酸中毒;皮肤及附件占18.2%,主要为皮疹、皮炎、脱发等;变态反应占15.2%,临床表现为全身瘙痒、胸闷、呼吸困难等;消化系统占9.1%,主要为胃溃疡、腹泻等;神经系统占6.1%,临床表现为肌肉震颤、行走摇晃、精神恍惚等。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50多年,长期安全性证据非常充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没有使用新药可能带来的长期安全性方面的隐忧。
[1]胡翠宁,高峰.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特点及合理应用[J].医药导报,2009,28(11):1393-1398.
[2]余健华,姚惠芬,何文静.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8,24(23):4112-4113.
[3]李仙.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59例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42-43.
[4]周友汉.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42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杂志,2014,20 (1):139-140.
[5]张菊芬.格列齐特缓释片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杂志,2013,19(34):90-91.
[6]张凤革.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2990-2992.
[7]徐双岭.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3,8(26):144-146.
[8]伍蔚凌.胰岛素治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杂志,2013,20(11):1379-1380.
[9]吕珊珊,潘天荣,钟兴,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107-109.
[10]季波,刘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成本-效果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3):53-54.
[11]Xia H,Ma X,Feng W,et al.Metformin attenuates cardiac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he TGFβ1-smad3 signalling pathway [J].Cardiovasc Res,2010,87(3):504-513.
[12]Fu YN,Xiao H,Ma XW,et al.Metformin attenuates pressure overload-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via AMPK activation[J].Acta Pharmacol Sin,2011,32(7):879-887.
[13] 张幼怡.二甲双胍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21-23.
[14]陈妍,王存选,齐宝庆.二甲双胍联用银杏叶片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疗效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14(2):232-234.
[15]张箴波,廖虹,杨树栋,等.二甲双胍在肿瘤治疗中的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7):3379-3381.
[16]张丹丹,刘芳.二甲双胍的多重抗癌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2):956-958.
[17]刘霞,向开敏.二甲双胍联合Folfox6治疗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2013,3 (5):361-364.
[18]刘青青,王姣珍,马海芬.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6):46-48.
[19]秦小虎,石红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8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J].右江医学杂志,2013,41 (5):688-689.
2014-05-17)
1005-619X(2014)09-0789-03
10.13517/j.cnki.ccm.2014.0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