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江
湖北省孝感市惠济医院口腔科,湖北孝感 432000
牙周炎是临床口腔科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微生物病菌引起,会对患者牙周支持组织造成炎性破坏,出现一系列牙龈出血、松动等现象,严重者甚至还会造成牙齿脱落,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所以,加强对牙周炎患者临床诊疗研究有助于积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病情进展。为分析探讨牙周炎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替硝锉用药的临床疗效,本次特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86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牙周炎临床筛选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过敏者、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者、妊娠哺乳期女性与失访患者,签署研究同意书。患者参与研究前半年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三月内未接受相关治疗。临床表现以明显痛感、充血水肿、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炎症为主,咀嚼功能障碍,牙周袋均≥4 mm。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7.5±5.1)岁;观察组:男性患者 29例,女性患者 21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1±19)岁。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甲硝唑(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964)0.4~0.6g/次/3/d,一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替硝唑(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907)1g/次/2/d,一周为一个疗程。对比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
详细询问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牙齿是否松动、牙龈是否出血等,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GI)及其牙周袋探诊深度(PD)。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以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指标为主,以痊愈+显效+有效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牙龈炎症、痛感、充血水肿、牙齿松动等情况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牙周袋变浅,无溢脓症状;显效:充血水肿症状消失,痛感、牙齿松动、牙龈炎症等显著减轻,咀嚼功能基本正常,牙周袋变浅但仍有溢脓现象;有效:牙龈炎症、牙齿松动、疼痛、充血水肿等症状有所减轻,咀嚼功能恢复但伴有剧痛,牙周袋变浅但溢脓且有口臭;无效:不符合以上三种判断标准且病情恶化牙齿脱落者。对比两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菌斑指数(PLI),分别应用 Loe和 Silness法和 Florida探针进行测定。
本次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疗效采用%表示,用 χ2检验,各项指标均采用(±s)表示,用 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38/50),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χ2=23.521,P<0.05),详见下表 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情况[n(%)]
表2 两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对比结果(±s)
表2 两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对比结果(±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值例数50 50 GI(分) Pd(mm) PLI(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3.26±0.69 3.38±0.74 2.03±0.37 2.73±0.44 4.93±0.82 4.89±0.91 3.39±0.64 3.73±0.77 4.95±0.68 5.03±0.67 3.42±0.65 4.22±0.73 0.822>0.05 1.529<0.05 0.706>0.05 1.847<0.05 0.900>0.05 2.203<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牙龈出血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菌斑指数(PLI)对比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指标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见表2。
牙周炎是常见口腔科感染类疾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厌氧菌感染、菌斑及局部刺激等,尤其是菌斑和细菌是导致病情进展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会影响患者咀嚼功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已有学者[2]研究出牙周疾病存在“特异细菌群”,并由八种压氧菌急两种兼性厌氧菌所组成,主要包括螺旋体、中间型拟杆菌、直形沃廉菌及牙龈拟杆菌等,其中牙龈拟杆菌是牙周炎发作的主要病菌,主要是通过纤毛及所产生的胶原酶、内毒素等造成的。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抑制菌群感染[3]。传统疗法多采用机械清除菌斑或缓释剂等改善症状,但是治疗效果并不彻底。随着近年来临床药学和实践的积极进展,采用局部药物疗法已经成为常态,缓释体系下治疗时药物用量小、次数少、药效也有保障,不仅降低了药物副作用发生可能性,且对临床治疗干扰小,因而得到大力应用推广,目前主要以替硝唑、甲硝唑、洗必泰和四环素类药物为主[4]。其中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证实。严辉学者[5]在文献中报道:选取96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与甲硝唑,观察组采用替硝唑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状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状况及牙周袋探诊深度改善情况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硝唑是常用抗厌氧菌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肠霉菌素和偶氮霉素,能够有效抑制菌生成、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6]。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全身用药,尽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龈出血及牙周指数,但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且能够引起头晕急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症状,因此,患者难以忍受其治疗,并通过胎盘屏障等将其排出体外,直接影响了甲硝锉治疗效果[7]。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是新一代治疗药物,属于新一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多种牙周病致病菌(厌氧菌、消化链球菌、梭形杆菌、产黑色素累杆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等)作用显著[8],且药物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见效快、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对牙周炎患者而言能够快速控制病情,改善各类症状与体征,尽早康复[9]。本次治疗中对比替硝唑和甲硝唑效果,应用替硝唑组患者明显在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38/50),且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多个指标上优于对照组,且安全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1]郑增伟.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211-2213.
[2]孙灵强,杨永青,孙利云.两种药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1,40(1):74-75.
[3]刘宇,隋强,姚万俊,等.甲硝唑和替硝唑缓释药膜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27(2):161-163.
[4]李吉海,李春晖,曹正国,等.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4):276-279.
[5]严辉.两种药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76-77.
[6]张洪涛,叶涛.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8):519-520.
[7]徐晓霞,李立峰.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8-90,94.
[8]丁来美,许淑梅.替硝唑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80例观察[J].健康之路,2013,12(11):221-222.
[9]夏超.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海峡药学,2013,25(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