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生喜等
摘要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以来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现状、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指出本科阶段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分析课程建设的功能、成本和价值,并以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为例,提出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思路与具体方法。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教-学-研”互动;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S-01;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5-04920-03
AbstractThrough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Economics course construction since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forcing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reform program in China,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s course construction in undergraduate stage were pointed out. Then using value engineering method, the function, cost and value of course construction was analyzed. At last, taking Qinghai University Regional Economics course construction as example, the specific method of Regional Economics course construction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s;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LearnInquiry” interaction; Value analysis
课程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渠道,是传授知识技能、形成思想观念、培养行为习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1]。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2]。课程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现状和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区域经济学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应用经济学科之一[3-4]。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逐步明确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出版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学译著和系列教材[5-7]。结合课程特点及质量工程的要求,对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基本要求:①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来源很广,与诸多课程有交叉的实际,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而且应当根据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目标要求,分别设置课程内容体系。②要强化形象教学,用多媒体等手段将丰富的区域经济现象融入教学之中,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要加强实地教学,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思维;要加强案例教学,教师要密切联系实践,以战略眼光从事前瞻性研究,为教学积累案例。③要创新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8]。④要重视区域经济学教材建设,妥善处理拿来与创新的关系,根据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要求,编写特色鲜明并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的教材。
2本科阶段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建设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一些学校在教材选择、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各方面,不能密切结合培养目标要求。尤其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出现教材专著化现象,难以适应本科教学要求。同时,也没有建立反映课程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课程建设全面铺开,不分主次,既浪费资源,又不能解决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
2.2课程建设重教学,轻创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的功能是为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和实践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重构[9-10]。但目前对课程建设考核更注重教学本身,忽视理论与实践领域创新,从长期看,将会制约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2.3课程建设重形式,轻内容目前的课程建设从评价指标体系来看,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课程建设有规定期限,课程建设师资精力有限,于是就出现了注重形式建设,忽略内容质量的现象。比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建设课程网站,却很少在教学中使用;课程建设中刻意追求信息化,制作全程课程录像,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反而影响教学质量。在课程考核方面,盲目照搬一些基础理论课建设试题库的做法,既花费大量精力,又不能起到全面考核学习效果的作用。
2.4课程建设重课内,轻课外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重点仍在课内教学环节,对于课外的研究与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课程建设中,重视课堂学习条件和手段建设,忽视实践环节设计以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另外,在课程建设中,只强调本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忽视课程之间的关系,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背景知识的逻辑关联认识不清,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课程建设的价值也不能充分体现。
3本科阶段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价值工程分析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产品、作业或服务等)的功能与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11]。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建设什么(重点内容)以及怎样建设(方法),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价值工程的功能分析来回答。
3.1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功能分析价值工程中产品(服务)功能按其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结合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要求,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综合实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也是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②进行教学环境条件建设:包括教材建设、案例编写、网站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 ③改善教学方法手段:制作和开发教学课件,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④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将更符合教学实际的创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化,进一步增强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功能。⑤教学科研团队培养。通过课程建设,形成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⑥辐射带动相关课程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强,与本专业诸多专业课有密切联系。通过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及时推广建设成果和经验,提高本专业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
在以上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功能中,前4项可以视为基本功能,后两项可以理解为辅助功能。基本功能的实现是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是通过对当前学生教育目标的完成来实现的。而辅助功能的不断提升将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因此课程建设不能只注重短期效果,不考虑课程建设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3.2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本分析价值工程中的成本就是花多少代价提供产品(服务)的功能,在课程建设中体现为所花费的建设资金、时间成本(建设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时间)以及课程建设成果的使用成本等,每一项成本都与一定的功能相对应。
课程建设中要保障用以实现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等各项基本功能的投资,并重视投入的资金成本的管理,更要重视教师投入的时间成本以及后期教师与学生的使用成本。通过课程建设应当为更多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出时间进行实践和综合素质培养。
3.3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价值分析价值工程中的价值表示为:V=F/C。其中,F是所要求的功能,C是产品(服务)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产品(服务)价值的途径包括:①F↑,C↓;② F→,C↓;③F↑,C→;④F↑↑,C↑;⑤F↓,C↓↓。从区域经济学课程现状来说,课程建设的各项功能都远没有达到要求,而相应的投入仍然不足,所以应当是通过途径④来提升课程建设的价值。即在充分运用原有教学设施和教学力量的基础上,通过重点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大提升课程建设的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课程建设价值和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增加。
价值工程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进和创新,而创新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因此在设计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目标时,也应该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凡是有助于课程建设价值提升的创新活动,都应当得到相应的支持。
4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根据区域经济学本科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价值工程方法对提高区域经济学课程功能、降低课程建设成本的具体分析,结合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以下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4.1开展课程调查,明确课程定位课程调查既是明确课程建设价值的最基本手段,也是课程建设本身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时,首先应进行课程调查,理清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通过开展课程调查,明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定位以及课程作用,有助于课程建设重点的选择和课程建设特色的凝练,并最终为经济学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4.2教材建设区域经济学综合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意味着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进展和区域经济实践将为区域经济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而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侧重点也必将有所不同,所以在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必须重视教材建设。这既包括翻译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也包括编写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既要注重理论体系方面有所创新,也要体现不同区域经济实践的成果;既要编写反映区域经济一般理论的教材,也应当编写适应不同专业背景的不同层次的教材,以更好满足不同专业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从而大大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4.3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课程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养稳定发展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团队建设,凝练教师队伍,不但能促进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凝练团队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得到学校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在课程建设的投入方面,应当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既要重视课程主持人的学历、职称、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更要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只有通过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才能形成该学科领域稳定的教学科研人员梯队,才能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批真正的精品课程,提升课程建设价值。
4.4确立“教-学-研”互动的教学模式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突出课程教学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科研活动积累教学素材和案例,使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现区域特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形式,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知识增加与能力提升并举,形成“教-学-研”互动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12]。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的扩散效应,提升课程建设的效果。
4.5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而言,除了采取开设实验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常规形式之外,实践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稳定的实践基地既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和调研的场所,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区域经济研究的对象。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可以采用大学与地方政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模式,不但使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场所,也能够通过共建减少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本,还可以为教师科研、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大学与地方共建专业实习基地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是有效降低课程建设成本、提升课程建设价值的重要举措。
总之,通过价值工程方法进行课程建设功能与成本分析,有助于提高课程建设的价值,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在各类课程建设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 郑开玲.地方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101-103.
[3] 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128-129.
[4] 高新才,童长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的区域经济学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11):3-5.
[5] 安树伟.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J].学术界,2008(5):263-277.
[6] 孙久文,叶裕民,林勇.“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3(1):23-26.
[7] 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1):68-72
[8] 李桂娥.研究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90-92.
[9]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10-115.
[10] 李小建.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J].经济经纬,2004(3):38-41.
[11] 吴添祖,冯勤,欧阳仲建.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 丁生喜.《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