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1-18 03:46李亚鑫王国华鄂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5期
关键词:林木种苗林业问题

李亚鑫 王国华 鄂海霞

摘要林木种苗是主要的生产资料,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林木种苗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因而林木种苗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该文从林木种子和育苗2方面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的发展,说明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林业生态建设及今后林木种苗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林木种苗;林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3;S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5-04712-02

AbstractForest seedlings are the main production material,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and guaranteeing of forestry construction. The forest tree seedling is the carrier of genetic, and thus it is an important social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 for forest seedling work.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seedlings in China was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of forest seeds and seedl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elaborat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 wordsForest seedlings; Forestry; Problems; Strategy

林木种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的基础工程,是林木种苗工作的龙头和窗口[1]。目前,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已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发展种苗业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林木种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木种苗工作相关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难题。因此,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木种苗工作,针对我国林木种苗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有利并且可行的对策。

1林木种子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林木种子研究有以下4方面的特点:①研究范围较以前有所扩大,具体表现为研究树种大幅度增加,其中阔叶树种和经济林树种发展较快。②研究深度提高,例如我国开始从基因分子水平来探讨种子的发育、休眠和萌芽生理。③积极将新技术运用于林木种子生产,例如质量检验的CT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种子超干燥贮藏技术等;④综合解决问题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如结合激素、层积等多种方法解除种子休眠。笔者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介绍我国林木种子的研究进展。

1.1种子采集技术种子采集是人工造林的一个关键环节。种子采集的过程需注意以下4个方面:①良种生产。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是我国良种生产的主要形式,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我国良种生产的基础。②种子产量的测定。进行种子产量测定,可预先了解林木种子的产量,掌握林木结实规律,正确制定采种和调拨计划,种子产量的测定方法有平均标准木法、球果切开估测法、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③采种期的确定。确定采种期是种子采收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林业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96年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619-1996林木采种技术》,详细列出我国 72个主要树种种子成熟特征、成熟期、采集期、采集方法、调制方法、出种率和千粒质量等重要特征、方法和数据,对我国林木种子生产有重要意义[2]。④采种装备研制。我国采种装备研究开展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已研制出上树机具、人力移动采种梯、振动机。一些单位研制出了一些新型的采种机械,如CJ50高空作业采种机、CJ1型落叶松立木采种工具、TD40型抖动式林木采种装置、电动林木采种机等。

1.2种子处理及贮藏技术许多林木种子有休眠特性,而研究种子催芽技术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为苗木培育做好准备。传统的种子催芽技术有层积催芽和水浸催芽。大量的研究表明,低温层积催芽能较好地促进花楸[3]和北美鹅掌楸[4]等种子的萌发。张鹏等[5]和景跃波等[6]还发现有的树种如水曲柳和云南红豆杉经变温层积催芽能获得更好的种子萌发效果。近年来,采用综合方法进行种子催芽的研究越来越多,张义等[7]发现,低温层积加赤霉素处理可有效促进桂花种子的萌发处理。张汝民等[8]研究表明,赤霉素加高低温变温处理对肉苁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关于种子贮藏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贮藏温度、湿度、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以及不同条件贮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筛选不同树种最佳的贮藏条件和时间仍然是当今林木种子研究的重点。

2育苗技术

从总体上看,我国育苗技术仍然徘徊在低水平上,科技含量不高,播种与扦插育苗所占比例较大,而嫁接、 根蘖、 组培等育苗技术运用较少,因此育苗技术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以下从3个方面分析育苗技术现状。

2.1播种播种是指将林木的种子播到土地之中,针对种子的种类采用合理的育苗技术使之发芽、成长。通常情况下,林木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以及生长后期。播种之前,要严格对种子进行挑选,为了预防种苗发生病虫害,必须要在播种之前对种子加以消毒。

2.2繁殖林业发展中,常用的林木繁殖技术有插条、埋条、压条、嫁接等。例如新疆杨垂柳繁殖多选择插条,苹果、大扁杏繁殖会选择嫁接。利用乔灌木树种的营养器官对种苗进行培育的方法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能,同时其遗传变异也较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种苗的成活率。为了保证接穗品种的优良品质以及利用砧木的特性实现抗病虫害、抗干旱、早结果,最佳嫁接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2.3移植移植育苗可以分为芽苗截根移植、幼苗移植、成苗移植以及野生苗移植等。移植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带土坨移植与裸根移植2种,苗圃要根据种苗的特点进行选择。

3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种苗总量供过于求,结构分布严重不均衡种苗生产的盲目性导致林木种苗市场总量供过于求,并且存在突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①树种品种结构失衡,一般树种和品种供过于求,生产和市场上需要的名特优稀新品种不足;②树龄规格结构失衡,景观绿化尤其是公共绿化需要较大规格的绿化苗木,而当前苗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规格上参差不齐,小苗过剩,大苗紧缺[8]。目前,我国国有苗圃已达到9 000多个,从事苗木生产的个人和企业超过了30万户,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需求量。同时,由于苗木结构品种与生产需求不对路,以及苗木生产区域结构的不合理,种苗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3.2信息化建设成效缓慢,种苗政策难以落实目前我国大部分苗圃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系统,仍然沿用旧的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低,增加了苗木管理难度,缩小了林业苗木的利润空间。目前,还没有一个苗圃能实现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入库、销售的相关数据处理大部分是用手工或半手工来进行。随着苗圃生产能力的提高,种苗品种增加和交易量增大所产生的大量数据给传统运营机制带来了巨大挑战。《种子法》规定的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未能得到全面落实,林木良种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林木良种生产的长期性和社会公益性决定其经济产出特性,林木良种基地从建设到投产,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需要持续给予技术和管理投入,即使基地投产后,良种产出收入也难以维持基地的正常运转[9]。

3.3科技研发与经济建设不同步,种苗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10],而在我国每年取得的500多项林业科技成果中,能够得到推广应用的尚不足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相当低。目前,仍有较多的科技工作者脱离生产实际搞科研,使得许多科技成果仅能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无法运用到生产中。

4对策与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①组织申报。审定并及时向社会公示适宜当地推广使用的林木良种;②建立林木良种示范林展示良种效益;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林木良种重要性,提高领导和群众的林木良种意识。

4.2完善种苗管理体制,调整种苗供需结构加强宏观调节,调整种苗供需结构应遵循以下几点:①加强林木种苗生产与造林绿化工程体系衔接,提倡定向育苗,避免盲目生产[11],苗圃根据合同要求的品种、数量、规格和质量等安排生产;②完善苗木信息网建设,确保林木种苗信息网最新动态的及时更新;③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在林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应注重品种结构,注重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维持林木生态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4.3施行林木种苗可持续发展战略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中基础设施老化、进入结实衰产期的,以及林木良种繁育设施不完善的基地,加强基地改扩建和林木良种升级换代,提高林木良种繁育能力,促进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一体化;②实施林木良种国家财政补贴制度。省级财政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生产补贴和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为林木良种持续发展和促进林木良种使用提供保障[12]。

5结语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的逐年扩大,任务量大,种苗需求量大,种苗生产获得了良好的机遇。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种苗总量供过于求,结构分布严重不均衡;信息化建设成效缓慢,国家政策难以落实;科技研发与经济建设不同步,种苗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面对目前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行业管理,优化种苗供需结构,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在种苗生产基地建设上,继续巩固发展国有苗圃育苗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科学高效育苗,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文才,邵天水,祝玉珍,等.关于林木种苗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6,29(5):29.

[2] 刘勇,李国雷,祝燕,等.中国林木种子生物学与种子经营技术进展[J].林业科学,2011,43(8):143-150.

[3] 杨玲,刘春苹,沈海龙,等.低温层积时间和发芽温度对花楸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08,27(10):20-22,25.

[4] 瞿辉,周军,刁春武,等.不同温度时间层积处理对北美鹅掌楸种子发芽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5):17-19.

[5] 张鹏,孙红阳,沈海龙.温度对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21-24.

[6] 景跃波,王卫斌,马赛宇.云南红豆杉种子变温层积的萌发效应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7,36(1):52-56.

[7] 张义.桃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休眠方法研究概述[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4):382-384.

[8] 高捍东.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化现状与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7-9.

[9] 何小洋,刘晓春.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14,41(1):50-56.

[10] 刘红.国外林木种苗发展概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6):11-16.

[11] 邢世岩.国外林木种苗生产的理念及关键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2):1-5.

[12] 刘红.关于推进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0(7):41-47.

猜你喜欢
林木种苗林业问题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