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南
(上海电力学院卫生科,上海 200090)
为了关心和促进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上海电力学院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健康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及时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便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防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2012年上海电力学院教职工体检结果及多发病情况。
参加2012年体检的上海电力学院教职工共有1 021人,其中男性492人,女性529人,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84岁,平均45.83岁。其中24~39岁(青年组)301人,占体检总人数的29.48%;40~59岁(中年组)465人,占45.54%;60岁及以上(老年组)255人,占24.98%。
体检项目主要有:咨询病史;基础检查,包括体重指数、血压、内科、外科、眼科(眼底)、五官科、妇科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谷丙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肿瘤标志物筛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肺X线透视、B超(肝、胆、胰、脾、肾、子宫及附件)等。体检项目按照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所有检查人员均为专业技术人员。
高血压诊断标准,以收缩压(SBP)≥140mmHg(18.7 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 kPa)为高血压,以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在正在治疗的高血压;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糖≥6.1mmol/L为高血糖;血清总胆固醇(CHOL)用化学比色法,甘油三酯(TG)用酶比色法,CHOL≥5.2mmol/L,TG≥1.7mmol/L,2项血脂指标中有1项增高即诊断为高脂血症;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 ,女性血尿酸 >357 μmol/L 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超重与否根据Broca标准,心电图诊断标准遵照《临床心电图手册》,其他疾病诊断标准依据2004年版《最新医院临床疾病诊断依据与治愈好转标准手册》。[1]凡在体检中检出疾病、指标阳性或现在正在治疗的疾病,体检结果均记为异常。
对各种病症的检出率进行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加本次体检的1 021名教职工中,仅72人未检出明显异常,占体检总人数的7.05%,其余949人至少检出1种异常,占体检人数的92.95%,最多的一人检出6种异常。根据体检结果可以看出,全校教职工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表1为男女教职工异常检出率结果。
表1 不同性别教职工异常检出率结果
本次体检中,男教职工检出异常的有454人,占男教职工总人数的92.28%,女教职工检出异常的有495人,占女教职工总人数的93.57%,男女教职工异常检出率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表2为不同年龄组教职工异常检出率结果。
表2 不同年龄组教职工异常检出率结果
由表2可知,教职工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代谢能力下降,各系统及脏器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逐渐减退,这些都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有些慢性病互为因果,使中老年人的患病率升高。
根据检出人数的多少排列,本次体检中前10位的主要病症如表3所示。
表3 排名前10位的主要病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的疾病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建国初期的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文明病”为主,即生活方式病,如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2]本次体检结果也显示了这一点,这些疾病均位列上海电力学院教职工主要病症的前10位。在参加体检的1 021名教职工中,检出高血脂342名,检出率为33.50%;检出高血压204名,检出率为19.98%;检出脂肪肝125名(不包括肝脂肪浸润),检出率为12.24%;检出高尿酸血症79名,检出率为7.74%;检出高血糖71名,检出率为6.95%。本资料数据部分高于国内同类调查结果(高血压为18.8%,血脂异常为21.3%,糖调节受损为2.6%,高尿酸血症为6.4%),[3-4]脂肪肝患病率低于国内部分同类调查报告。[5-6]
随着社会及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工作节奏加快、工作要求增高,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加上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比如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减少,饮食中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的比例增加,还有对慢性病的危害认识不足,自我保健意识与健康管理意识不强,这些均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活方式病的发生。
有资料显示,高血脂在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中比例最高。[7]血脂水平是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高血脂既是脂肪肝的直接因素,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等的重要致病因素。[5]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50年来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8]且常与超重、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结伴出现,这些病症不仅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具有独立的作用,而且具有相加作用。[9]生活方式病发病隐匿,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关联、互为因果,严重影响和危害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在参加体检的529名女教职工中,检出乳腺疾病264名,检出率为49.91%,远高于2011年殷建武等人[10]报道的某区农村妇女的乳腺疾病患病率(15.16%),应引起高度重视。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是乳腺增生,它是内分泌障碍导致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一般认为乳腺增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或对雌激素作用过于敏感有关。高校女教职工同时承担着工作事业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长期工作繁忙、精神紧张,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导致乳腺增生。另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食物中激素含量增加、环境污染等,都可能与乳腺增生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普及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识和乳腺自检方法,定期健康体检,以及规范的专科诊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乳腺良性病变的治疗、追踪、随访,对于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有重要意义,是防治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次体检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16.45%,高于王磊等人[11]报道的12.16%。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
本次体检检出甲状腺疾病157例,检出率约为15.38%。甲状腺疾病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形态改变。功能异常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减退症;形态改变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结节和癌变。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之高、近年发病率增长之迅猛,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受到国内外多学科的广泛重视。[12]虽然病因不是很明确,有报道认为甲状腺疾病可能与吸烟、情绪应激、遗传、环境、药物、感染等很多因素相关,也有研究结果表明超足量和过量摄入碘有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3]
前列腺增生也是上海电力学院男教职工的常见病之一,检出率为26.42%。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中老年男性的多发病,与体内的性激素平衡失调关系密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
综上资料可见,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咨询和指导,使教职工了解和掌握相关疾病的防控知识,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等;应进一步做好教职工的体检工作,提高体检质量,优化体检项目,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当教职工处于健康状态时,要积极地预防亚健康的出现;当身体已发出亚健康的信号时,要以积极的态度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状况;当身体出现疾病时,要认真对待、及时治疗、跟踪随访。
高校教职工中身体异常检出率较高,生活方式病已成为上海电力学院教职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仅要积极治疗疾病,更要注重疾病的预防,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制定综合的防治措施,并实施健康管理,以有效促进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1] 彭志源.最新医院临床疾病诊断依据与治愈好转标准手册[M].合肥: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52-67.
[2] 方向葵.我校教职工2003年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4,18(5):440-441.
[3]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4.
[4] 朱煜,唐汇敏,邓江平,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调查[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1):41-42.
[5] 赵春华,李玉杰,邓樱楠,等.哈尔滨医科大学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8,22(4):478.
[6] 段官平,李霞.2007年天津职业大学教职工体检资料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96-97.
[7] 王东红.8 886名煤矿职工体检中高血脂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5(3):173-174.
[8] 马冠生,周琴,胡小琪,等.我国居民食盐消费量与血压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411.
[9]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心血管病学进展:第2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59-60.
[10] 殷建武,赖淑珍,杨超.某区已婚农村妇女乳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36(9):74-75.
[11] 王磊,江新,贺刚.北京市某高校女职工2010年妇科疾病检出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 392.
[12] 单忠艳,滕卫平.甲状腺疾病治疗新观点[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2):795.
[13] 宋晋秋.过量摄入碘有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升高[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