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猎传奇

2014-01-12 12:55合作媒体腾讯新闻摄影报道杨帆
读者·原创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纳西族猎犬野鸡

合作媒体_腾讯新闻 摄影报道_杨帆

鹰猎传奇

合作媒体_腾讯新闻 摄影报道_杨帆

纳西族是古羌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从西北一路南迁来到丽江时,也把用鹰捕猎的习俗带到了高原上。千百年来,这种习俗未曾中断过,到今天,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目前,丽江的玩鹰者已达上千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鹰猎的规模一缩再缩,几乎要成为一种“遗产”。像丽江这样完整保留鹰猎传统的地方,在国内已属少见。鹰是国家保护动物,捕鹰是违法的。但在丽江,因为鹰猎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当地政府才容许捕鹰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鹰猎文化处在与法律相悖的境地。民族文化和野生动物都需要保护,一边是鹰猎文化的发展,另一边是法律法规的限制,鹰猎成为一种靠打法律擦边球延续的文化,命运令人担忧。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有了危机感。2012年10月,丽江市鹰猎爱好者成立“鹰猎文化保护传承协会”,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纳西族鹰猎文化,另一方面是为鹰猎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准备。

虽然丽江鹰猎文化的“非遗”申报尚未成功,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11个国家的鹰猎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丽江的鹰猎爱好者们看到了希望。

猎人和春红发出扑咬指令,放出猎犬将野鸡赶出草丛,大喊:“起啦!起啦!”猎鹰立刻张开翅膀向猎物扑去。凶猛的鹰捕捉猎物时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62千米。在丽江,放鹰被看作是一项刺激的户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人、鹰、犬互相配合的团队行动,人的岗位职责包括放狗、放鹰、瞭望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猎犬将野鸡从草丛中赶出来,站在山坡高处的放鹰手迅速放飞手上的猎鹰。猎鹰表现好的话,可以直接在空中将野鸡猎杀。

杨永忠从1986年开始接触鹰猎,至今已有28年。每年10月开始到次年2月至3月,丽江的鹰猎者都会集结起来上山放鹰狩猎。这天天气转晴,杨永忠架着猎鹰和伙伴们集合准备前往猎场狩猎,一辆小货车上载满了他们各自驯养的猎犬。

鹰猎是人、猎犬、猎鹰三者结合的团队狩猎活动。和春红是这次狩猎的架鹰人,他是团队中体力最充沛的,而且有丰富的驾驭猎鹰和猎犬的经验,他一直跑在队伍的前方和高点,时刻准备撒手放鹰。

鹰猎中使用的猎犬是一种源自英国的指示犬,培训一条优秀的猎犬需要3年,猎犬可以工作10年,猎鹰则是一年一换。猎犬贯穿于整个鹰猎活动,发现猎物时,猎犬能用姿势告知猎人猎物的所在。

鹰猎的人们带着猎鹰和猎犬,赶在日落前进行最后一次猎物搜寻。

经过一天的辛苦搜寻和团队配合,猎人们终于在即将结束狩猎时捕到一只野鸡。杨永忠说,以前捕猎是为了补充肉食,现在捕猎只是为了娱乐,有没有猎物都无所谓。

狩猎结束,和春红给猎鹰喂食生牛肉,这是对猎鹰一天优秀表现的嘉奖。从买回猎鹰到驯鹰,甚至笼鹰一年,鹰猎人每天都会给猎鹰喂食生牛肉,一年下来喂食的牛肉加起来相当于一头小牛。

鹰猎人在细数捕获的野鸡的羽毛。他们说,在纳西族过去的传统中,野鸡羽毛会用在祭祀时使用的服装和器具上,如今也会放在家里或挂在汽车内作为装饰。

丽江市古城区罗城村,整个村落无一户人家是纳西族,但罗城村却因捕鹰技法和捕获鹰种优质而在整个纳西鹰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王位生一家是罗城村第一家上山捕鹰的村民,每年从中秋开始直至霜降的近一个月的时间,家里的男人都会带着铺盖和食物,上山搭起帐篷捕鹰。

纳西鹰猎中的猎鹰,主要是金鹰与破黄。鹰眼可在高空中观测到十多公里以外的一只小鸡的一举一动。鹰猎如今已不是富商的专利,但参与鹰猎的人还是要付出一些金钱的。旧时,就有一只鹰换一头骡子(骡子是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的交易实例。如今,一只好鹰仍然抵得上一头牛的价格。猎鹰价格连涨,一只品相好的鹰今年已经卖到5500元,一般人很难接受这个价格。鹰买回来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驯养,一只鹰一天要吃七八两牛肉,而牛肉已经卖到了每斤30多元。

对于杨永忠这样的资深鹰猎人,要训练一只优秀的猎鹰,也需要花费8天至15天的时间。驯鹰的过程被纳西鹰猎人称为“熬鹰”,而“熬鹰”更像熬人,每天鹰猎人除了睡觉,都必须时刻架着鹰,让鹰习惯于在自己的手上醒来、睡去,并且进食。

女儿和猎鹰都是杨永忠的挚爱,“熬鹰”的时候,老杨一只手架着鹰,一只手抱着自己5岁的女儿看电视。老杨说,虽然女儿对纳西鹰猎还没有多少概念,可从小就很喜欢鹰。老杨说,这是纳西族的一个传统,应该让更多的纳西后代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纳西族猎犬野鸡
麻雀
打野鸡
捕野鸡
最后的奔跑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小宠物,大当家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行走在水面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