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诗琦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以重兵进攻华东解放区,至11月,以损失10万余人的代价,占领苏中、淮南、淮北地区。12月中旬,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25个半旅,分四路从江苏省东台、淮阴、宿迁和山东峄县(今属枣庄市)出动,企图先占苏北,消灭集结于峄县以东和盐城、涟水地区的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主力,或迫其北撤,然后与其在山东境内决战。新四军军长兼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判断,国民党军进攻的正面宽达300多公里,间隙大,应援不便,难以协同。其中三路行动谨慎,宿迁一路孤立突出,且处于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之间,便于就近机动兵力实施围歼。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他们决定集中山东野战军第1、第2纵队,第7、第8师,以及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等部共24个团,迎击由宿迁出动的国民党军。12月13日至19日,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协同作战,在宿迁以北地区全歼整编第69师师部和3个半旅共2.1万人,中将师长戴之奇自杀。
从战役规模和歼敌数量考量,宿北战役比不上此前的苏中战役,也比不上此后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等重大战役,更比不上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特重大战役。因此,人们长期以来很少提及宿北战役。其实,宿北战役是华东战场第一个转折的开端,是胜利实现这一转折的标志。此后,华东战场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以及军事建设成就,是它的继续和发展。宿北战役指挥员粟裕,曾从几个方面说明在华东战场转折时期,该战役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并认为“这是在评论宿北战役和华东战局时应予重视的”①《粟裕战争回忆录》,428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本文仅从宿北战役的重要影响方面,阐述它在华东战场中的历史地位。
宿北战役之前,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虽然在战略上相互配合,但作战行动都是独立的。除粟裕亲自指挥华中野战军进行的苏中战役大获全胜,陈毅亲自指挥山东野战军进行的朝阳集战斗取得较大胜利,其他战役战斗大都战绩平平,甚至是消耗战。其中,1946年8月,在山东野战军进行的泗县战斗中,第8师突入泗县城北门,展开激烈巷战,经反复冲杀虽歼敌一部,但因后续兵力不足,未能扩张战果,反遭重大伤亡。第9纵队从东门攻城未果。第2纵队打援的一个旅转而攻西门,因河水陡涨无法接敌。攻城各部队火炮、辎重运不上去,炸药受潮失效。虽激战两昼夜,攻城仍无进展。此时进攻部队已伤亡2000人,急需休整补充,只好撤出战斗。9月,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进行的两淮保卫战,也未能达到作战目的。“由于淮阴是华中解放区的首府,也由于这次战斗是在未能成建制歼敌的情况下仓促撤出的,因而对华中战局和部队、群众的情绪,对党政军领率机关的转移,都有一定的影响。”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编辑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67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上述战斗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从抗日游击战转入正规战,人民解放军兵力弱小和经验不足。但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合后,经过宿北战役的锻炼,华东的战况则完全不同了。
1947年1月2日至20日,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进行鲁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此役首创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一次歼灭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记录,挫败国民党军进攻临沂的计划,获得对机械化部队作战的经验,并为组建自己的特种兵部队奠定了基础。
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华东野战军进行莱芜战役,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解放博山、淄川等13座县城,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此役,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鲁南会战”计划,取得了打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
1947年4月24日至26日,华东野战军一部进行泰蒙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师部、2个旅及2个整编师等各一部,共2.4万余人。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华东野战军进行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师部、3个旅、1个团及2个整编师各一部,共3.2万余人。此役,华东野战军在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密集前进的态势下,从战线中央割歼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鲁中决战”计划,对挫败其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
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此后,华东野战军先后取得了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辉煌战绩,可谓顺风顺水。
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八路军山东军区机关和部队大部进军东北,新四军军部率主力由华中北移山东。1945年10~11月,留在华中地区坚持斗争的新四军部队成立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其组成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政治委员邓子恢,副司令员粟裕、张爱萍,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1946年1月7日,北移山东的新四军与山东军区合并,组成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其组成为: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军长兼副司令员张云逸,副政治委员黎玉;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黎玉。
两淮撤守后,华中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南北两线国民党军对华中形成半圆形包围的态势,苏中已成为敌后;另一方面,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靠拢,兵力更加集中。1946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张鼎丞、粟裕、邓子恢、谭震林,联名向中共中央并陈毅等建议:“集中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再向西扩张战果”②《粟裕文选》,第2卷,131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9月21日,陈毅复电,同意华中分局的建议,并主张两个野战军指挥部合成一个。9月22日,中共中央复电同意他们的建议:集中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向淮海行动,打开战局”。9月23日,中共中央又指示:“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对内)执行。”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下卷,1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但是,国民党军在侵占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打通胶济铁路后,继续增调兵力,调整部署,向苏北、鲁南解放区步步进逼,气焰十分嚣张。在敌情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无法立即实施统一指挥,主力部队不得不分散在几个方向上迎击敌人,以致未能大量歼敌。宿北战役终于成为陈毅和粟裕第一次共同指挥的较大规模的运动歼灭战,也成为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会合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接着,两个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再次协同作战,统一指挥部机关进一步健全。
鲁南战役后,为适应打大歼灭战的需求,建立华东地区统一军事领导指挥体制的时机成熟。1947年1月下旬起,华东地区部队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进行统一整编,正式整编为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与此同时,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等番号全部撤销。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至5月,华东野战军整编基本完成,下辖11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司令员张云逸,副政治委员黎玉,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舒同。华东军区下辖6个二级军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东江纵队、淮北支队、滨海军分区。
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整编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整编为华东军区,适应了战争发展的需要,为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实行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追击奠定了重要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先后领导江南抗战、苏中抗战、进军苏浙皖,取得黄桥决战、天目山三战三捷等一系列重大战役胜利,成为新四军名将。全面内战爆发后,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取得苏中七战七捷,更是受到中共中央和全军的高度赞赏。因此,在两淮撤守后面临国民党军全面进攻的情况下,中央军委不仅坚决支持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而且寄希望于粟裕担负起指挥之责。1946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致电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并告粟裕、谭震林:“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525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在上述6人中,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任华中军区司令员,邓子恢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治委员。他们既是粟裕当时的首长和领导,也是过去的老首长和老领导。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会师,两个指挥部合并后,粟裕在领导集体中排名第5位。因此,面对中共中央军委的决定,粟裕是十分忐忑的。
1946年12月9日,粟裕、谭震林、陈毅关于集中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先打宿迁、沭阳一路敌人的决心,基本上确定下来。这是宿北战役的基本构想,战役实施中还做了一些调整。这次作战,是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会师后在战役上的初次协同作战。如果这一仗取得胜利,兄弟部队之间、领导机关和所属部队之间也就有了信任感。相反,如果打成败仗,兄弟部队之间、上下级之间就可能相互埋怨,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努力来弥补。参加宿北战役的部队,大部分是山东野战军,指挥机关也是山东野战军司令部。粟裕对参战部队大部分和指挥机关不熟悉,感到心里没底。如何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战役指挥任务,处理好上下左右关系,是一个棘手和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但是,考虑到战争全局的利益,考虑到中央军委的重托,粟裕决心打消一切顾虑,把这一仗打好。宿北战役的胜利证明,粟裕没有辜负中央军委的信任和指战员们的期望。
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后,粟裕虽然任副司令员,但仍负责作战指挥。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集会议,讨论第二个战略跃进问题,陈毅、粟裕列席。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对粟裕说,陈毅不回华东野战军了;今后华东野战军的工作,就由粟裕来搞。粟裕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着急。他当即再三请求,让陈毅仍回华东野战军工作。毛泽东回答,中央已经定了,陈毅和邓子恢都到即将成立的中原军区、中原局工作。于是,粟裕请求保留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职务。毛泽东沉思片刻后说,那好吧,陈毅仍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但中原军区和中原局的工作很需要他,现在必须马上去。5月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陈毅到中原工作期间,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职务由粟裕代理。
从宿北战役开始至渡江战役结束,粟裕以副职身份指挥华东野战军作战,歼敌数居各大野战军之首。在全国解放战争舞台上,粟裕的军事天才得到充分展现。而这个舞台的序幕,就是宿北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