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月了,水还没有涨上来
皖河里都是青草,它们在空气中
辽阔地起伏
令皖河恍如它的前世;
不可移动的草原
被遥远的地平线包围
我的思维在草上,也在水里
——迟迟未来的水
在何处漫游?梦幻的岚气
从山上下来
渗入我的内心
那儿,有我几乎忘记的童年
水没有涨上来的五月
是一个意外事件
长满青草的皖河更加意外
——当自然也已经迷失
我们能找到的
也是迷失的方式
二
独一无二。这皖河
它诞生于石头
然后才是泥土
它奔流于不得不奔流
停止于不得不停止
永远与孤独一致
青草。星星点点的野花
定格于春天
结束于春天
第一次看见它我才五岁
不能确定的记忆,如同流水
一个记忆变成许多记忆
涨水的时候
我和父母随着船上升
现在,我知道那就是历史
它肯定已经不记得我了
它甚至也不记得
它曾有过的流水
一代一代人并不从它起源
但依赖着它生活
并且把它留在身体和心的外面
没有谁了解它的内部。
我也一样。我们看到的
仅仅是它的波浪
水的波浪或者草的波浪
并且无法把这些波浪
予以哪怕是最简单的区别
三
枯水时,结结巴巴的波浪
那么细微,那么谦虚地
困守在河床中心
如同最后的种子
不可能轻易生长
更不可能生长得太快
世界在它们的周围
仿佛并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听由它们独自在深夜结冰
冻住空气
冻住苍天的声音
但它和世界仍然是一个整体
即使枯水又怎样?
河流并不需要完美。
在这季节
它渗透得比任何时候都深
它为世界而将自己保存
独一无二的一天
独一无二的一天
仿佛没有瑕疵,风
重新聚集力量,要水
掀起波浪
是雨后,地平线清晰而可见
远山苍莽的黛色可见
不可见的花朵也可见了——
它们正在安逸地开放
这是莲花,在水面上
在这初秋的某一天中
它们初开的花瓣
就像刚刚写下的诗,没有阴影
这一天仿佛就这样构成
而蚂蚁在运动,农民在干活
一只狗呆站在那里:
两只蝴蝶,在它面前神秘地飞舞
山
山坡向下倾斜
但也同时上升,努力把石质的根
扎进泥土,把白雪的头颅
伸进云里
——它显然不是树。它是山
一直是山
永远是山
不可能不是山
它从不隐藏自己。
这个世界
也无处可供它隐藏
它只能站着,不能坐下
一半属于天空,一半属于大地
一半属于痛苦,一半属于傲然
山,拥有四季之外的
它自己的季节——
山下是夏天
中间逐渐是春天、秋天
最上面是雪
沈天鸿:安徽望江人。祖籍江苏。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某高校兼职教授,安徽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诗集《沈天鸿抒情诗选》《我和世界》《另一种阳光》;散文集《访问自己》《梦的叫喊》;文学理论集《现代诗学 形式与技巧30讲》。一些理论观点和术语较广泛地被应用于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