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段理论下汉语存现句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4-01-03 09:26韩景泉
关键词:宾格句首语段

周 坤,韩景泉

(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一、前言

九十年代生成语言学的引入给汉语存现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成语言学者们对汉语存现句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中关于汉语存现句生成机制研究的主要有:韩景泉(2001)提出了“语链传递格位假说”为英汉存现结构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解释,同时他认为存现句句首的方位名词不是主语而是状语性主题[1];李京廉、王克非(2005)将存现动词后名词视为名词谓语,提出了英汉存现句衍生机制的统一解释[2];何元建(2012)于其新著《现代汉语生成语法》中也对存现句的机制予以了解释,认为零代词pro,处所名词与客事宾语成互补分布[3]。这些研究都是在GB理论框架下或者早期最简方案框架下进行的,甚至存在一些问题。生成语言学一直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从管约论到最简方案初期,再到近年来乔姆斯基提出的语段理论,生成语言学始终力求使人类语言机能的运作符合生物体的运作规律,追求更符合自然界的“经济性原则”。语段理论秉持着“简洁雅致”的指导性原则,极大地简化了句法层面和运算操作,克服了以往理论中概念的复杂零乱,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因此,笔者基于对汉语存现句定义与分类的重新整理,尝试在语段理论的框架下对汉语存现句的推导生成给出统一的解释。

二、语段理论

(一)语段的定义

语段是在最简方案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新概念,它与人们对于语言机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语言机能作为生物实体,其运作应当具备运算效率,应当遵循生物实体的运作规律。所以,语言机能一次只能处理有限的结构,只能在活动记忆区容纳有限的结构信息量。为了减小运算负担,提高运算效率,乔姆斯基提出语段的概念,认为句法结构的推导是以语段为单位进行的(Chomsky 2000,2001)[4,5]。在语段理论初期乔姆斯基认为CP与vP是语段,而TP不是语段,事实上只有强语段才会被移交,才会受到语段不可穿透性条件的制约,弱语段vP实际上与TP、VP一样,在操作中不能被视为语段,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语段只有 CP与v*P(Chomsky 2004,2005)[6,7]。

(二)语段不可穿越性条件PIC

乔姆斯基认为狭义句法中的推导遵循严格的层阶性(Chomsky 2007)[8],一旦“移交”发生,被移交的语段就不再被下一层次的推导可及,乔姆斯基将语段的这一特性称为“语段不可穿越性条件”(Radford 2009)[9]。根据PIC,一个语段中心语的语域对于这个语段以外的探针来说是不可及的。这是因为一个语段完成以后,它的语域要被移交给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进一步处理,所以被移交的语域不可能被下一个语段中的探针所探测到。PIC使探针的探寻范围受到了限制,使狭义句法内的工作空间受到限制。这就意味着以语段为基础的句法操作可以减轻运算负担。

三、汉语存现句定义与分类

(一)汉语存现句的定义

欲弄清存现句的定义,首先需要区分几个概念:存现句、存在句、隐现句。宋玉柱认为表现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式统称为存现句,其中表示存在的句式叫存在句,表示出现或消失的句式叫隐现句(宋玉柱,1982)[10]。按照宋玉柱的说法,存现句是上位句型,而存在句与隐现句则是下位句型,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此外,宋玉柱(1988)还指出存在句的特点首先就表现在这种结构形式的固定上,如果不具备这种结构形式,尽管从意义上来说也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的,却不是存在句,例如“李老师在家里”这样的句子就不属于存在句[11]。因此存现句不但要有“存在”的语义,还要受到结构上的制约,在确定存在句的范围时,应当遵循形式与意义结构的原则。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问题是,以往存在句的定义中指的是某处存在某人某物,那么像“乾隆年间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样的句子是不是存在句呢?也就是说存在句的句首一般是处所名词,是否也可以是时间名词?对此储泽祥(1997)认为“从理论上说,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理由把时间丢开”[12],潘文(2003)在《论存现句的性质和范围》一文中论证了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一样都可以出现在存在句的句首,因为汉语中既可以出现“昨天我们家来了一位客人”也可以出现“我们家昨天来了一位客人”这样的句子,潘文表示如果需要强调,时间词语可以和处所词语共同出现在存现句的句首,也可以不出现处所词语,表示什么时间出现,存在或消失了什么人或者事物[13]。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存现句的定义完善为:表现某时或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式。

(二)汉语存现句的分类

关于存现句的分类,许多汉语言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分析整理。其中分析较为全面合理,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位:雷涛(1993)从存在句的构成入手,认为除了C段是必不可少的以外,其余部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不出现,并根据A,B,C三段的构成情况进行了归类(图表参见《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14])。宋玉柱(1991)根据句式意义把存在句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两大类,然后根据谓语特点和标志词区分出下位句(图表参见《经历体存在句》[15]).王智杰(2004)也是从存在句的构成着眼,将存在句分为完整型与非完整型,并根据A段介词的有无,C段成分性质进行细分(参见《存在句的句型》[16](P94-96))。笔者将综合考虑雷涛,宋玉柱与王智杰的对存现句的分类,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存现句的生成推导,力求找出存现句统一的生成机制。

四、汉语存现句的生成机制

(一)GB框架下汉语存现句的生成机制

何元建于其新著《现代汉语生成语法》中对非宾格动词的性质以及诸如“(从)那儿/监狱里跑了张三”这样的存现句的推导予以了探讨,他认为非宾格动词的主语是隐性的,在非宾格动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中,单句的主语是一个没有具体语义,只充当占据结构位置成分的零代词pro。并给出“(从)那儿/监狱里跑了张三”的推导过程(如图1),同时他指出如果零代词不出现,即词库不输出这个词项,那么为了保证“主语位置不空置”,宾语就要移位到主语位置,生成“张三从那儿/监狱里跑了”(如图2)。移位的原因是宾语不能从生成位置获得格位,需要移位至句首以获得格位。他还指出如果词库不输出零代词pro,而且宾语也不移位,则主语位置就一定有处所短语出现(如图3)。通过对这几类句子的观察,他指出主语位置不可以空置,要么零代词pro去占据这个位置,要么客事宾语去占据这个位置,要么处所短语去占据它,且三者成互补分布(何元建2012)[3]。对于客事宾语位于句首生成的句子“张三从那儿/监狱里跑了”,我们认为不属于存在句,在这里不予讨论,至于另外两种生成方式得到的表层句子都是“(从)那儿/监狱里跑了张三”,但都存在问题,我们知道存在句的动词一般为非宾格动词,而非宾格动词的特征之一就是不能给其宾语指派格位,而根据格理论,名词组又必须得到格位才能通过格鉴别式,所以这种生成机制下,动词后名词组的格位问题便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图1

(二)语段理论下汉语存现句的生成机制

图2

图3

根据语段理论,句子的推导是以语段为单位进行的。基于存在句的分类,我们分别对四种存现句进行推导,以归纳其生成机制。第一类是A+B+C型,即“方位/时间名词短语+V+NP”这样的完整形式,我们以“(在)墙上挂着一幅画”为例来进行推导。首先非宾格动词“挂”与“方位名词补语PP(在)墙上”合并构成V’“挂(在)墙上”,然后V’与其客体论元“一幅画”形成VP“一幅画挂在墙上”,VP接着与一个空轻动词合并构成vP,动词“挂”被吸引,从VP的中心语位置移动至vP的中心语位置,尽管“挂”一般认为是及物动词,但我们认为进入存在句的动词都具有非宾格性,只带有一个内论元,没有外论元。由于只有CP与v*P才是真正的语段,因此vP不构成语段,其语域不能移交至语音和语义层面,句法推导继续进行。vP与带有时态特征“着”的有定T进行合并,“着”吸引动词“挂”从v至T并结合成“挂着”,然后T’与一个空DP(空DP意味着句子的真正主语为空,为深层无主句)形成TP“φ挂着一幅画(在)墙上”,得到的TP又与带有话题特征的Top(ic)进行合并,该特征吸引PP“(在)墙上”从V的补语位置移位至TopP的标定语位置,然后TopP再与一个空C合并形成CP“φ(在)墙上φ挂着一幅画”。由于CP是强语段,其语域会进行移交操作进入语音和语义层面,最后全部推倒结束后,所有剩下的成分也会进行移交操作。其推导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第二类是A+C型,即存现句中不出现动词,一些学者如范方莲(1963)认为该句式省略句,省略了动词[17]。但多数学者并不赞同,宋玉柱(1982,1988)将诸如“山下一片好风光”这样的句子称为“定心谓语句”,即由定语及其中心语组成的偏正词组充当谓语的存在句;又将“满脸美丽青春痘”,“满地垃圾”这样的存在句称为“名词谓语存在句”,即由名词来充当谓语的存在句[10,11]。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利于存在句的统一生成推导,加重了存在句习得的负担,不符合经济原则。本文认为该类句型并非省略句,也无需分析成 “定心谓语句”与“名词谓语句”,而是仍旧具有存在动词,只是这类句型的存在动词只具备了存在语义,没有语音形式。以“山下一片好风光”为例,其推导过程如下:首先具有“存在”语义而没有语音形式的非宾格动词V(exsit)与PP“山下”合并得到 V’“(exsit)山下”,V’再与数量词短语QP“一片好风光”合并构成VP“一片好风光(exsit)山下”,我们认为无论进入的存在句的动词有没有语音形式,该动词都具有非宾格性,都只有一个内论元。所以VP与轻动词v合并后得到的vP仍没有标定语,也就是此时得到的vP不构成语段,其语域不能进行移交操作。接下来,vP与带有时态特征的有定T进行合并,动词V(exsit)移位至T,然后T’与一个空DP形成TP“φ(exsit)一片好风光山下”,得到的TP又与带有话题特征的Top(ic)进行合并,该特征吸引PP“山下”从V的补语位置移位至TopP的标定语位置,然后TopP再与一个空C合并形成CP“φ山下φ(exsit)一片好风光”。此时得到的CP是强语段,其语域会进行移交操作,最后全部推倒结束后,所有剩下的成分也会进行移交操作。其推导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第三类是B+C型,即句首没有时间/处所名词短语,对于这一类型的存现句,我们认为句首的时间/处所名词短语为空,其真正的“时间/处所名词短语”从句子的语境中可以推出,例如“房门一响,走出一个干瘦的老头”一句中,由语境可以推出动词前的处所名词为“房里”,又如“跑了一个杀人犯。”一句中可以推出其处所名词应为“监狱里”或者“警察局里”。我们以“跑了一个杀人犯”为例,对该类存在句进行推导如下:动词V先于一个空PP合并得到V’“跑φ”,V’再与量词短语QP“一个杀人犯”合并得到VP“一个杀人犯跑φ”,然后VP与空轻动词v合并得到vP,同样这里的vP也不能构成语段,推导继续,vP与带有时态特征“了”的有定T合并,“了”吸引动词“跑”从v至T并结合成“跑了”,然后T’与一个空DP合并形成TP“φ跑了一个杀人犯φ”,得到的TP又与带有话题特征的Top(ic)进行合并,该特征吸引PP“φ”从V的补语位置移位至TopP的标定语位置,然后TopP再与一个空C合并形成CP“φφφ跑了一个杀人犯”,CP构成语段(如图6)。

第四类是C型,即只有存在的实体,句首的时间/处所名词与存在动词都没有。结合第二、三类存在句的生成分析,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假设:C型的存在句中的A段时间/处所名词短语为空且B段的动词为具有存在语义但不具语音形式的非宾格动词V(exsit)。推导过程参考第二和第三类存在句。

综合以上四种类型存在句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存在句的一般性推导机制(如图7)。

图6

图7

五、相关问题的解释

(一)处所名词的语法地位(主语问题)

从我们基于语段理论下分析的存现句生成机制看,vP是没有外论元的,句子的主语其实位于TP的标定语位置且为空,这就表示汉语存在句的主语脱落,属于深层无主句。至于句首的处所名词短语,从生成机制来看,将其分析成话题(主题)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从语篇学的角度来看,汉语通常是话题性语言,话题提示的是已知信息,由此引出新信息。

(二)动词后名词格位

在管约论框架下,动词后名词组为了获得格位,满足格鉴别式就需要移位至IP的标志语位置,然后此时句子的语序已经发生变化,得到的句子不在是存现句。在语段框架下,我们采用的是特征赋值与特征删除的方式来处理动词后NP的格位问题,这样在不需要移位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核查NP的格特征。(限于篇幅,具体操作在以后的论文中将详述)。

六、结论

作为一种特殊的汉语句式,存现句的生成机制一直是语言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采用了乔姆斯基提出的语段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对汉语存现句的定义和分类重新整理的基础上,分别就四种类型的汉语存现句予以生成推导,以此归纳出汉语存现句的一般性生成机制。该生成机制为存现句的推导生成给出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和较强说服力的统一解释,更符合语言高度抽象性、经济性和简洁性的原则。同时在这个生成机制下,汉语存现句的相关问题更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1]韩景泉.英汉存现句的生成语法研究[J].现代外语,2001(2):143-158.

[2]李京廉,王克非.英汉存现句的句法研究[J].现代外语,2005(4):350-359.

[3]何元建.现代汉语生成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Chomsky.Minimalist Inquiries:the Framework[N].2000.//In Martin R,Michaels D,Uriagereka J,ed.Step by Step:Essays on Minimalist Syntax in Honor of Howard Lasnik[M].Cambridge,MA:MIT Press.

[5]Chomsky.Derivation by Phase[N].2001.//In Kenstowicz M,ed.Ken Hale:A life in language[M].Cambridge,MA:MIT Press.

[6]Chomsky.Beyond explanatory adequacy[N].2004.//In Belletti A,ed.Structure and Beyond:The Cartography of Syntactic Structure[M].Oxford:OUP.

[7]Chomsky.On Phase[N].2005.//In Otero C,et al,ed.Foundational Issues in Linguistics Theory[M].Cambridge,MA:MIT Press.

[8]Chomsky.Approaching UG from below[N].2007.//In Sauerland U,Gartner H-M.Interfaces+ Recursion= Language?Chomsky’s Minimalism and the View from Syntax-Semantics[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30.

[9]Radford.Minimalist syntax: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A].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

[10]宋玉柱.动态存在句[J].汉语学习,1982(6):9-14.

[11]宋玉柱.关于动态存在句问题[J].学语文,1988(3).

[12]储泽祥.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4).

[13]潘文.论存在句的性质和范围[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7-10.

[14]雷涛.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J].中国语文,1993(4):244.

[15]宋玉柱.经历体存在句[J].汉语学习,1991(5).

[16]王智杰.存现句的句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17]范方莲.存在句[J].中国语文,1963(5):386-395.

猜你喜欢
宾格句首语段
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满语宾格的用法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无加诸人
卡通缉毒犬纸模制作指南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