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STCW 公约2010年修正案马尼拉修正案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我国作为履约国,交通部海事局于2011年12月8日通过,并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1规则”)。根据“11规则”,国家海事局对《海船船员考试科目与考试大纲》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进一步完善海员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体系,同时也对航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航海类院校必须根据新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实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才能符合现代航海技术发展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员队伍,满足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课程是修订后的《海船船员考试科目与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统一考试科目之一,也是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方向)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1规则”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培训的实践性与针对性,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此外跟该课程对应的《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设备》、《电气与自动控制》两个评估项目,在评估标准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在评估内容上增加了适应现代化自动化船舶的新技术。
通过《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掌握基本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维护管理要点,具备分析计算电路相关参数的变化过程以及进行电力拖动设备、配电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检测与报警系统操作管理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自动化船舶管理专门人才打好基础。
目前高职轮机专业课程体系更多的还是根据STCW(78/95)公约所要求进行设置的,该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11规则”对海船船员培训发证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重新分析船舶三管轮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梳理知识点和能力点,拆分课程组织框架,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内容的重组,避免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合理序化课程时间和空间结构,遵循“理论知识适度够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则,对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比例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完善课程体系结构,以利于学生岗位适任能力和自适应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情况,我从课程整体设计入手,对本课程进行知识重组和架构,根据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把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情境。
基于以上课程定位,为了达到“11规则”对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应了解船舶电气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系统组成以及安全用电常识,掌握电气设备和自动化元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熟悉船舶电气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维护要点。
(2)能力目标。学生应具有对船舶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修理、使用的能力,具有对船舶自动化电站、自动化仪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操作、管理、维护的能力,能够检修基本的系统故障。
(3)素质目标。学生应具有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适应海上艰苦环境条件下工作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依据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轮机值班操作级功能发证强制性要求,紧密结合远洋船舶实际工作的需要和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要求,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通过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力、知识、素质结构进行论证,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充分体现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依据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确立“以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依据,以项目与任务作为能力训练的载体,用任务达成度来考核技能掌握程度”的基本思路,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的开发及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按照以上的开发和构建流程,我们根据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块,按从基本参数到单元电路,从单元电路到控制系统的原则序化教学内容;按照船舶机舱电气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设置教学情境;按照能力训练要求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接受知识,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强化自身技能。首先我们将本课程分为船舶电子与电气基础、船舶电气、船舶自动化三大模块,分五个学期学习,其中第一学期学习船舶电子与电气基础,第二、第三学期学习船舶电气,第四、第五学期学习船舶自动化。在每个模块中,引入轮机员实际工作场景,将教学项目分为基本知识积累、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课程能力拓展、课外能力拓展等五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创设学习情境,确立工作任务。比如在船舶电气的设计中,就设计有船舶电站的操作、管理、维护等15个工作情景,32个工作任务。通过情境任务的学习,实现教、学、做的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操作技能,也掌握了相关的基本专业理论。
图1 课程开发及构建流程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优化组合、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序化课程内容,构建学习情境,通过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将理论知识实践化;同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融合。另外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实际运行船舶,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六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1)采用多媒体与教学软件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原本抽象的“死的”控制线路“动”了起来,电流的流动显得真实、看得见而易于理解。“粉笔+黑板”的传统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教学中采用黑板粉笔、实物、多媒体课件结合的多样方式,课堂生动、活跃,教学效果好。
(2)现场一体化教学。电工电子实训室、电站实训室、机舱仿真实训室配备了船舶机舱中真实的机电设备以及设施,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了纯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效果。
(3)模拟器系统训练。在船舶电站实训室中配备了电站模拟器,可以模拟船舶电站在实际工作中的所有功能,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的形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4)分组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4~5 人组成一个团队,设定一个学习任务(如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连接),团队成员针对学习任务,分析、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团队协作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案例引入式教学。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适当引入实船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介绍现场管理、维护的常识,培养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探讨式互动教学法。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每一堂课均需很好的“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每一堂课后都感到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
课程的教学效果实行校内考核和社会考核相结合“双考核制”。学生除参加学期末的课程考试外,还由学院组织学生按教学进程的安排,参加海事局组织的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和技能评估,并以海事局考试中心的考试和评估成绩作为对学生的社会评价结果,同时也可以认定为校内课程考核结果。改革校内考核形式,建设了基于“11规则”的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子题库,实行了教考分离,引入计算机自主阅卷系统。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功能块为指针,把分散的实践内容融合成船舶自动化这样综合性实训项目,推行以项目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把船员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分为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模拟操作训练模块和顶岗训练模块三大部分。模块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融合,组成“立体化”实训体系。通过立体化实训体系,优化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也更符合应用性知识的认识规律,实现校企无缝连接,培养“零适应期”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对本课程的整体设计,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资源和工学结合基地建设力度,深入企业实践,开发更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情境,优化知识架构层次,同时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的课程教学才能紧密的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 蒋祖星.基于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2(1).
2 蒋更红.基于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高职轮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研[J].辽宁高职学报,2011(10)
3 关腾飞.基于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开发[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4 陈祥光.赫永霞.浅析“11规则”下高职轮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