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侠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省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高速期,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扩大,农业产业化的建立等诸多问题[1].走好一条以不牺牲农业,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的“四化”同步发展之路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2].
主要从总量、质量、速度三个方面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指标体系.总量上:选取近年来“四化”发展的各项经济数据和统计结果,初步估计出“四化”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和总体发展程度,以及结合不同地区发展水平数据来判定“四化”发展是否协调;质量上:从当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各自的发展状况以及结合“四化”同步发展的涵义,判定出“四化”发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四化”整体的同步发展;速度上:从“四化”各自的发展增量、各个产业的发展增速、各个地区的发展速度等方面来判定“四化”总体发展是否协调,产业之间发展是否衔接、地区之间发展是否科学同步.
1.1.1 选取“四化”同步发展指标原则
(1)体现可比性和导向性.通过评价指标,分析出“四化”整体协调的发展阶段和“四化”内各系统的发展现状.
(2)体现区域不同发展水平.根据“四化”同步发展这个目标,通过相关统计数据,找出“四化”发展中的不平衡.
(3)体现节约、集约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通过评价指标,分析出当前发展是否符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是否适应资源综合利用、绿色要求、规模经济等,是否符合科学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1.1.2 构建“四化”相应指标体系
1.1.2.1 新型工业化,主要侧重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侧重于工业化发展程度和工业化质量方面;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新型”方面,包括信息化发展程度、科技投入水平、资源再利用等方面.主要选取工业经济的规模、工业产业的结构、工业技术、工业效益四个部分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于表1所示:
表1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1.1.2.2 信息化,主要考虑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在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应用状况.主要选取电信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年末全省互联网用户数、(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电子商务在线交易额等.具体指示见表2所示:
表2 信息化发展指标
1.1.2.3 新型城镇化,主要考虑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节约资源,改善基础生活设施,提高生活质量;和谐发展,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选取城镇发展必须经历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城镇影响四个方面指标[3].具体指标于表3所示:
表3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1.1.2.4 农业现代化.从农业现代化内涵和实现途径以及发展潜力考虑,集中于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等方面,以及农业发展的科学方式和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判定.主要选取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支持保障等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于表4所示.
表4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通过这些判定指标体系,结合安徽省当前的发展现状,发展的各种数据和成果以及当前工业、城镇、农业的发展关系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安徽省当前的“四化”同步发展形势[4].
1.2.1 “四化”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2.1.2 工业化经济迅速发展
根据所设指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各自的增量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工业产业结构中,新型工业快速发展,废弃工业资源的利用与加工工业的产值迅速提升,说明安徽省在工业发展中重视到工业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和加工,这对于安徽省的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2.1.2 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
2005-2013年期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和城镇面积都在迅速扩大,城市化率明显提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服务支出不断提高,城镇绿化面积持续扩大.可以看出,安徽省在城镇化发展中兼顾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城镇化的建设方针.
1.2.1.3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2005-2013年间,安徽省农业经济的规模、农业加工企业的数量、农业现代技术的运用都有明显的提高,安徽省农民人均收入更是翻了一倍.在农业政策和农业保障方面,政府加大对农村农业的财政投入,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1.2.1.4 信息化快速推进
安徽信息业发展速度很快.移动电话和宽带接入户数持续增加,每百人拥有电话数从2008年的50.6部持续增长到2013年的82部,信息网络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电子政务发挥先导作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加强,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快速拓展.信息化有效推动了我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图1 2010-2013年安徽省信息业发展
1.2.2 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
1.2.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第二产业在整个安徽省产业结构中占据了大部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着微弱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高,势必会带来诸如资源、环境等一系列发展问题.
1.2.2.2 产业布局不合理
安徽省第一产业集中分布于皖北和皖中,而皖南的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太低,这就直接导致了皖南地区的农产品需求与加工业发展受阻;第二产业皖北地区分布较少,这就导致了皖北地区以新型工业化发展拉动“四化”同步发展受阻,不利于皖北地区的经济建设.
1.2.3 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大
以阜阳市为代表的皖北地区,“四化”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工业、城镇化方面发展水平不高,但农业水平整体偏高,“四化”不同步明显;以合肥市为代表的皖中地区,由于地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处于安徽省前列;以黄山市为代表的皖南地区和皖北地区差不多,“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较低.
可以看出,安徽省目前现代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正在快速,稳定的向前发展,然而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差距大.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5]:
许多地方只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与GDP,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加速外流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造成城乡失调、工农失衔[7].
2.2.1 新型工业化面临阻力
安徽省目前的工业结构还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耗费资源,污染环境.由于经济并不算发达,在新兴产业上很难投资过多资金,新型产业短期内难以成为新的产业支撑;工业科技水平也比较低,工业科技没有广泛运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结构短期内很难发生变化.
2.2.2 农业结构还比较传统粗放
由于安徽省整体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相对较低,现代农业信息的推广和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还没有普遍,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耕作模式已经延续多年,农业产业结构在很多地方仍然是以粗放农业为主.
2.2.3 城乡统筹难以协调
目前安徽省在农村的建设投入与支持力度和城市发展相比还远远不足,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较大,造成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受阻[8].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安徽省在相关领域体制机制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农民工进城落户、基础设施投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生态保护机制等方面改革滞后,这些方面加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四化”之间的失衡[9].
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工业、城镇和农业同步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推动的重要意义.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只发展“四化”某个方面或某个产业.要统筹兼济,共同发展[10].
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利用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业产业的发展动力;根据安徽省发展现状,制定政策,把更多的资源与发展机会分配给第三产业.
改革户籍与土地产权制度,让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兼顾公平,让农乡劳动力都能公平的,充分的享受社会保障,才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更有利于“四化”同步发展的建设.
利用宏观调控对资源进行分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劳动力、政策等扶持,促进产业协调和地区发展平衡.
当前安徽省经济迅速发展,“四化”总量和速度都表现突出.然而,受制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安徽省的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差距大.“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系统,“四化”同步发展必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发展阶段.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并找出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有效方法会让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步入更加快速,稳定的道路.
〔1〕李二超,韩洁.“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 [J].专业眼光看经济 经济眼光看中国,2013(7):152-159.
〔2〕崔凯,冯献.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201-206.
〔3〕查明庆.科学发展新路径:“四化”同步发展[D].池州学院,2013,27(2):22-25.
〔4〕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124-126.
〔5〕高敏.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开发研究,2006(5):19-21.
〔6〕庞波.城乡统筹的成都实践与探索[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2):124-126.
〔7〕范从来,杨继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J].江海学刊,2013(4):77-83.
〔8〕吴一平,陈素云,孙德中.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路径及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1):4528-4533.
〔9〕王永生.为统筹推进“三化”提供坚强人才保障[J].新长征,2012(7):18-19.
〔10〕陈钒.加强“三化”建设努力提升财务保障质效[N].江苏经济报,2012-09-17(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