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问题思考

2013-12-29 00:00:00商永波
中国市场 2013年37期

[摘要]以自主创业带动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问题,首先分析大学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意义,进而总结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助引导的具体实施措施,可以为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大学生创业以及就业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50-02

近年来,由于国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而深入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呈现出激增的态势,大学生数量增多引发的就业问题也逐步凸显,对于国家政府以及高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推动大学生毕业后积极创业,利用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重点,这对于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大学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意义研究

11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法

从本质上讲,造成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上的就业机会以及就业岗位不足,而就业会不足则主要是由于创业量不足所导致的。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仅仅通过靠社会就业岗位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利用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在社会范围内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前社会上的就业困难的局面。

12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促使大学生深刻的理解学校学习期间的各项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进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践经验的提升,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扩大社会就业率也是十分有益的。

13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就业的倍增效果

当前就业机会不足,就业困难是现阶段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知识素养以及分析能力,因而自主创业的成功概率也相对较高。因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其自身就业的难题,对于实现就业机会的倍增也具有明显的效果,进而起到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在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问题分析

21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热情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后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在毕业去向选择上大部分热衷于选择竞争应聘现有的就业岗位或者是参加研究生以及公务员考试等,而对于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贪图稳定,也缺乏创业风险担当精神,因而造成了自主创业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

22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较差

由于现阶段,高校在教育工作中未能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来抓,因而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缺乏创业方面的教育,未能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因而大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实践能力较差,导致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成功率不高,大学生自主创业中途停止的事情时有发生。

23国家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由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惠扶政策不完善,再加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启动资金不足,创业发展阻力大而且承担的风险也较大,制约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

24高校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力度不足

虽然现阶段部分高校在校园内部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搭建了创业平台,但是由于高校资金以及管理方面的限制,难以满足众多大学生的创业需要。而且部分高校由于受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影响力的制约,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严重不足,缺乏创业实训的大学生在毕业后直接投入创业工作,势必面临较大的困难。

3大学生自主创业扶助引导措施研究

31开展创业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高校等教育机构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并建立创业教育体系,鼓励大学生在毕业后积极投入到自主创业之中。首先,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增加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创业教育、创业实训等一系列的内容,促使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对个人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其次,高校应该设置就业指导机构,并通过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促使就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政策的解读以及创业问题的处理教育,在经过系统的培训教育后,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32强化能力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创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涉及项目融资、项目营销、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有自主创业倾向的高校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需要学习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注重自身创业能力的培养,重点在实践操作能力、沟通能力、项目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积极解决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自主创业的成功。

33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国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完善政策体系,积极鼓励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工作,重点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贷款优惠、税收优惠以及营业管理扶助等方面,通过这些优惠政策措施,为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方面,例如,涉及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需求方面,应该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扶持,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

34完善高校内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机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体,应该积极的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与服务。高校就业部门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校办企业、社会企业或者是社会资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寻找项目以及课题,通过为大学生搭建这种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兼具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征集、创业指导以及创业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机制。此外,高效管理部门应该成立大学生自主创业辅导管理机构,以此作为基础对大学生的创业以及就业政策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宣传,积极鼓励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

当前,由于大学毕业生数量较多以及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形势困难,因而迫切需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当前就业形势困难的局面。因此,政府以及高校等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并通过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指导以及制定创业扶助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便利的渠道,在社会环境内形成稳定、和谐的大学生就业体系。

参考文献:

[1]雷国铨,陈菁,潘守彬,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2]刘晓玲,付铨盛,李锦.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

[3]程有保,王荣军.江西全民创业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9).

[4]孙虹乔,魏晓玲.大学生创业现状、成因及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1(23).

[5]卜庆赟,王辉.PDCA循环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发展中的有效性应用——基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市场,2012(9).

[6]陈齐艳.迎接创业的春天——浅谈大学生创业[J].中国市场,2010(22).

[7]闫向连.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0(27).

[8]霍宏.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市场,2008(22).

[9]魏九峰.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竞争力现状及提升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0(45).

[10]戴卫东,马帅,肖玉巧.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市场,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