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型企业及其发展前景探析

2013-12-29 00:00:00王春梅
中国市场 2013年37期

[摘要]自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出台后,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等9项政策措施。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目前已经突破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中小微型企业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引导和帮助中小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赢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关键词]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052-02

1中小微型企业概括

11内涵

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首先提出,目前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

12特点

(1)主要集中金属与非金属制造、加工业、纺织服装皮毛业、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业以及食品饮料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

(2)出资来源和形式多元化。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自有资金、亲戚朋友借款,很少有正式的融资渠道。[1]投入的资金既可以是实物资产、知识产权,也可以是货币资金。

(3)投资主体和组织形式多元化。投资人既可以是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征地拆迁失地农民,也可以是其他城乡无业居民;在创建小微型企业时,既可以申办成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又可以是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

(4)生产销售灵活。小微型企业大部分是以“前村后店”的模式组织生产运作,质量管理不很完善,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手工艺。销售上采用直销方式,且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运作方式灵活而富有流动性。

13中小微型企业在产业经济中存在的意义

131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例,它们往往为处境最艰难的家庭提供主要经济保障。对个人、家庭和国家经济的深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减少贫穷化方面具有其重要的作用。

132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投资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而且创办微型企业所使用的资源少,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新微型企业创办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在总量上提供社会的就业机会更多些。

133培训大批的企业家,提高了民族素质

可以培训大批的企业家,从而提高整个民族创造欲、革新意识、冒险精神、勇于开拓的素质。企业家是在企业优胜劣汰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胜利和失败是企业家必须面对的两道门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是衡量成功企业家的标尺。

134培育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

中小微型企业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依靠团队力量,会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或公司就是由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而来的。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新形成企业300多万个,90%以上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

2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来,很多学者都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多方面调研。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21要素依赖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中小微型企业习惯以低价战略赢得利润。但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者工资也水涨船高,而产品销售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能大幅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难维持,经营陷入困境。[3]近几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租金、资金等多项成本大幅上涨,加之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缺乏议价能力,无法通过定价转移成本,于是利润空间遭到压缩。

22缺乏诚信

一些中小微型企业缺乏诚信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日常经营方面,而且在贷款、纳税时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中小微型企业有多套账目和报表,有些是请专门的所谓“高手”编造的,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相背离。[2]

23管理粗放

从发展历程看,中小微型企业往往带有小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的烙印,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企业的架构,但在经营决策中容易出现家长式的一言堂、随意性的情况;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混乱。

24融资困难

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达40%~50%的年利率。尽管多年来国家为了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遗余力地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民间等多种渠道消除阻碍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但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善。中小微型企业的根本问题在于自身经营不景气、利润回报低、风险却异常大,吸引不到包括信贷资金在内的资本青睐。信贷资本不敢贸然进入风险大、经营差、不确定性强、利润低或者亏损的企业里。

25负担较重

我国现行税费项目繁多,工业企业涉及税费种类达11种。企业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没有太大意见,主要是对土地使用税、房屋使用税等有看法,认为征收的方式和依据不合适,负担也较重。

26缺乏人才

调查显示,70%以上的企业面临用工短缺困境,缺少高管和专业技工的问题较为突出,而且人员流动大,严重影响了生产。主要原因是中小微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薄,无法提供较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不能解决人才的落户、职务晋升、子女入学、未来发展等问题,高级人才不愿意仅仅为了一点高工资来工作,即使来了也很难留住,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人才容易被大企业挖走,招不来、留不住。

3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前景应采取的措施

31发展思路

中小微型企业应该稳住心态,做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突出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从追求产品数量到追求产品质量和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4]在战略选择上要与战略新兴产业靠拢;在资源利用上坚持循环、节约;在生产上坚持低排放、高效益;在产品上坚持绿色、无污染。

32融资服务

一是间接融资。事先要了解银行的放贷政策及放贷倾向,有的放矢主动接触大型商业银行或地方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放贷机构介绍自己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争取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二是直接融资。到证券市场、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进行融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能因为怕露富、怕分权、怕分钱而不去上市或不肯引进投资者。

33技术升级

中小微型企业应该坚持内涵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一是联合创新。同行业中小微型企业之间可以联合起来搞创新,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共同分享创新成果,实现企业实力的提升,提高在行业内的整体地位。二是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34信息服务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纳税及用工等,建立企业信用考核评级档案,信用社全程参与监控,为企业建立经济档案、诚信档案,录入征信系统,全面搭建起综合评价体系,构建良好监督机制,增强政府、信用社对企业情况掌握,规避资金发放风险。

35政策扶持

政府部门对经营状况良好、有发展潜力、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促进、基础条件扎实的中小微型企业,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政策,采取资金扶持、信贷支持、人才的协调配置、特有技术的维护保护等措施。对同行业中基础条件差、产品质量不过关、技术落后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小微型企业,建立退出机制,合理限制企业的数量,避免无序发展。同时建立优化、兼并、整合平台,科学布局产业发展。

小微企业要通过校园招聘,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招收大量的专业财会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与用人机制,避免走家族式管理的道路。

解决中小微型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既要重视融资难等具体问题、表象问题,更要重视认识、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根本性问题。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小微企业的发展迈上新的阶段、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魏开文.关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与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关系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1(7).

[2]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微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1(5).

[3]罗怀中.中小微型企业发展难题及解决途径[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周睿.中小企业促进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王明月,等:某市三甲中医院中药饮片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