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班集体圆学生成才梦

2013-12-29 00:00:00张磊
成才之路 2013年29期

摘 要: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需求,放开对学生的束缚,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更要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力量进行自主管理,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以生为本;和谐;班级管理;成才

传统的班级管理以教师为中心,过于注重制度的贯彻和条款的实施,强调表面上的统一,追求学生行为秩序化,管理过于教条化、机械化,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需要。“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指导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精髓,新型的、科学的班级管理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需求,重视他们的主体感受,并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

一、关注学生,把握心理特点

实施科学的班级管理,了解学生是第一步。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实施科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根据,无论制订什么规矩、开展何种活动,都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经过悉心的观察和总结,笔者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归结为以下几点。

(1)独立平等意识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开始渴望挣脱父母的管教,独立、自由的生活,同时被理解、被尊重的意愿也明显加强,重视个人意愿的表达,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学习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安排,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基本形成,善于表达见解和主张,与此同时,他们的平等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不平等的事情和现象常常会愤愤不平。

(2)深受社会影响。新时代的高中生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埋头读书的封闭群体,他们和社会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现今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没有时差、没有地域限制,通过电脑、手机,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了解到最新资讯。并且高中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接受度也非常广,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已经不知不觉对他们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视角也更加开阔。

(3)烦恼困惑增多。高中生经历了心理、思想、意识的极大飞跃,但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却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他们热血方刚、易冲动,在生活和学习中遭遇到困难时容易义气用事,也常常因无法解决问题而感到失落和痛苦。高中生还容易对自己的定位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处理好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由此感到困惑和焦虑。

二、解放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信任、喜欢班主任,师生关系融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师道尊严”的观念不知道束缚了多少代学生,教师的绝对权威让他们只敢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经常感到压抑甚至害怕,和谐的班级管理策略势必要打破这道沉重的枷锁,解放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首先,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在不断地成长,而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又不断纠错的过程,教师要接受学生的缺点,认可他们的优点,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消除偏见,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冷静、理智地处理突发情况,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班主任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反应在学生的眼中,每个学生会对教师进行打分和评价,进而形成了对班主任的认识和情感,尽管学生并不会轻易地将这些表现出来,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师生间的关系,一个不被学生认可、不被接受、不被欣赏的班主任如何能够服众?又如何开展班级工作?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获得认可。班级规则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适用于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做好榜样,学生效仿,很多工作自然就不必费心了。

三、相信学生,推行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面向的是学生,学生是管理的受体,也是管理的主体,高中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完全有能力胜任自主管理工作。教师要相信学生,将权力放开,分散给全班学生,让他们自己行使班级管理的职责。这种体验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作为管理者,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权力、给同伴带来最大的帮助。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而且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

推行自主管理,首先要建立流动的班委制度。笔者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自己推举周班长,组建周班委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分配职务。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负责一周之内班级所有事务,做好记录,还要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班主任反馈信息,做好师生之间的桥梁工作。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给每届周班委会一个特权,即向班主任提出一个改善班级工作的建议,或给出一个组织班级活动的想法,建议和想法经过班主任审核,再进行班级讨论,一旦通过即可付诸实践。这一制度让学生意愿的表达变得简单直接,真正实现了发挥学生自己的力量管理班级。

其次,要建立班务日志制度。没有总结和反思,班级管理工作很难进步。班务日志不仅是对班级工作的记录,更是细致的总结和有效的反思,作为身在制度中的管理者,学生能够更真实地了解班级情况,发现一些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笔者要求值日班长写班务日志,并提出了三点简单的要求。第一,要写自己作为管理者的感受;第二,要写同学们和班级的情况,例如哪些同学遇到了特殊困难,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班级里发生了那些重大的事情,学习氛围如何;第三,进行自我评价。这一周内班级工作开展得怎样,有哪些工作还有改进的余地。班务日志既是对班级管理的反思,也是管理者对自己行为的审视,让自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有效。

班主任是一项需要倾注爱的工作,你给予学生多少爱,学生也会反馈给你多少爱。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也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尊重,了解学生的需求,放开对学生的束缚,相信他们的能力,用爱心和责任心共同呵护学生,圆学生成才梦。

参考文献:

[1]邹彩霞.用爱心营造和谐班集体[J]. 素质教育论坛,2007(12).

[2]廖明霞.以生为本优化班级与学生的交往[J].湖南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