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成才

2013-12-29 00:00:00薛布坤
成才之路 2013年29期

摘 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情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民主和谐;教学氛围;语文素养;成才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沟通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素养更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我们要让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借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的发展,培养他们成才。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与习惯为宗旨,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好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收获最优最大的课堂预设,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共享成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就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创设阅读时空,让他们进入阅读状态,让他们通过阅读实践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体味作者的构思和取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目的,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由平等地合作学习,能够把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唤醒到最佳水平,很快进入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进而刺激并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这时候,他们会变得异常聪明,他们反应迅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展现自我,学习主体性自然彰显。他们积极阅读,探究讨论,课堂也显得异彩纷呈,他们智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阅读能力自然得到培养。

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合作共赢的过程。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才能够得以提升。而且“感悟”正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他们对文章感悟的视觉以及感悟的程度也存有差异。每个人对文章的阅读感悟也会带有一定的个性色彩和思维特质,同样一篇文章,各有各的理解与感受,各有各的领悟与收获。比如,《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邀而作,其中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带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其审美的角度也具有一定的阶梯性。而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句更是千古传唱,使之成为传世名篇。文章可谓景美、情美、语言美、结构美,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肯定会从从中感悟到这一独特的风格,文章的阅读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我们就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体味其中的美。同时,设计问题,引导他们把对文字的感悟推向更高更深,让他们在读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找到规律、理清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感悟能力。

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选取而定,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自我表达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作者个人独特见解及其聪颖智慧的展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阅读,获取作者的感受,体验作者的情感,认同作者的见解,汲取作者的智慧,与作者共鸣。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文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学生、作者、编者之间沟通心灵、对话生命、交流情感的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教材不再权威,学生也不会唯师是听、唯本是尊,教师不在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而“雄视”学生,他们不再独守三尺讲台而“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对话、体验感悟、沟通理解,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语文素养自然提升,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许许多多无生命的文字组成了一篇篇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美文,这其中的美,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同时,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够感受得到,才能够把那些无生命的字符变成一个个活泼而富有灵感的艺术形象,转变成自己的切身感受。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师生共同参与,一起讨论探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批判,他们愿意平等对话,愿意实践探究,愿意合作共享,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并迸发出积极创新的火花。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创新创造。

总之,我们要树立“互动、互促、互助、互发”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互相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