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三个维度

2013-12-29 00:00:00徐清玉
成才之路 2013年29期

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就低年级识字教学而言,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相结合,让学生深刻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和伟大,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

一、知识识字

(1)用插图识字。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求知欲强烈。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或象形文字)等,进行识字教学。如:识字第三课,可以利用其“形”,如“舟、竹、石泉、川、燕”等生字的教学,先出示相应的插图,再引导学生看图,看象形文字和反复读拼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生字。

(2)在词、句、篇中识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可利用词、句、篇等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帮助识字。同时,也可以借助拼音、插图等识字。

(3)换偏旁识字。中国的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形声字。如:在识字第四课中,如上图,有“马、亻、土”这几个部首,像这类生字大部分可以利用其形旁或声旁的区别与联系来进行识字教学。此类课文另外还有识字八,其目的除了让学生巩固同类部首的字外,还可让学生知道,一个基本的独体字(部首),可以换偏旁组成新字。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换偏旁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和巩固要求掌握的汉字。此外,还有拼音识字、“对比”识字等方法。

二、兴趣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适时做一些游戏是个好办法,它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字形,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

(1)在教学识字时,可以做一些游戏。①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了,必须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②猜字谜。根据有些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学生记忆。如:“头戴兔子帽,身穿弓衣字,一脚直立一脚翘,是什么字呢?”(弟。)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③背顺口溜。遇到难写的字,教学生背顺口溜。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间,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这样,学生把顺口溜背熟了,就不会写错字的笔画了。

(2)复习巩固识字时,可做以下有趣的游戏。①送信。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②添砖加瓦。让学生练习把笔顺补充完整,做完之后,学生立即记住了“水”字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也分清了“牛”字与“羊”字一竖的不同。③找朋友。即要求把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以此了解学生是否记住了字形结构。④配对子。如:把“扌”和“般”合成“搬”,把“日”和“生”合成“星”,把“女”和“也”合成“她”等等。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识字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能力识字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教育家斯宾塞也曾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识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如: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孩子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数”等等。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就是“园”,从而明白了“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

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上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高见”,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在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小的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要很好地把知识、能力、情感结合起来,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就更广,识字的效果就会更好,从而乐识字爱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