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2013-12-29 00:00:00刘秋云
成才之路 2013年29期

摘 要: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创设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思想品德;良好;课堂氛围;营造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乐学、爱学,愿意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也能自由地进行启发诱导。反之,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气氛压抑,学生顾虑重重,即使教师有很好的教学设计,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科知识本身相对抽象和枯燥,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更需要重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创设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学生集体在课堂的情绪、情感状态。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协助课堂教学的“配合力”。因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无疑会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更积极的态度搞好课堂教学,由此造成一种良性循环。那么,思想品德课程中,怎样构建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改变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往往认认真真地讲授知识,教室里 “鸦雀无声”,学生不得到教师的允许,不得发言。加上学科本身的抽象性、枯燥性,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在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一个可以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激活。同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出谋划策,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同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更多的爱心关爱后进生,要帮助后进生提高自信心,让后进生体验成功的感觉,给后进生一个光明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时,要充分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核心理念,运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应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情感同步成长,真正使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行素质教育。

二、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就要善于将思想品德课程的抽象性转化为形象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创设情境,就是要将学生的创造激情激发出来,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教学是流动的和动态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直观、形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认真学习,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第三,要善于运用最新的时事政治资料、典型的人物事迹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教材的抽象知识,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理解人生。

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的“气势”

所谓气势,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它能感染人,征服人,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也要讲究气势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创造一个适宜的气势来吸引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大家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自身良好的品德、智慧、情感等影响学生。课堂教学气势应该是教师品德、修养、才学、情感、方法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创造恰当的课堂教学气势,则是我们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假如教师的知识广博,上课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思维清晰,教学幽默风趣,充满智慧,就会对学生产生特殊的吸引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孟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如果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学生就会在内心深处尊敬他,这有助于师生感情沟通,有助于学生热爱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气氛,它不仅可以影响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行为的培植或生成。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科知识本身相对比较抽象和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要想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重视良好课堂氛围的精心营造。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营造一个愉快、向上、和谐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好学上进,互助友爱,讲究文明的集体氛围,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我们的语言和神态里受到鼓励,感到振奋。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乐于参与、敢于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