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精神,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质体能、感知能力等发展实际,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和谐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参与运动,达到提高技能、增强体能、提升自我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会技巧、提升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策略;优化过程;提高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注重发挥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人文性,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通过一些活动、游戏、比赛来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个性,在参与锻炼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一、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出发,树立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一方面要走进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把握学生的体能、兴趣、年龄等不同特点,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整合教学资源、梳理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体验和享受运动过程,体验成功,健全人格。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定位,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看法和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这些有益于体育教学开展,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好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利用,使体育运动更能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方法更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由教学上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例如,笔者在教学跨越式跳高内容时,改变了“先讲解、再示范、学生练、老师纠”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虚拟情景“动物盛会”,让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模拟各种动物的跳跃方式,体验最适宜跳高运动的方式方法,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总结方法,提高技能,在我的指导、点拨、鼓励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掌握了方法,学到了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改进方法,强化指导,在优化过程中达成体育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爱好、认知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因需而导。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组合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需求。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分解动作、观察思考、系统讲解的方法启迪学生,发散学生想象空间、思维空间,使学生由“被动应付、不想参与”向“主动追求、灵活掌握”转变。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时,我为学生讲解运动的基本要领和方法规律,教给学生跑步时运用最恰当的姿势,弹跳时用最合理的方法。针对教学实践中,有的动作难度系数较大的实际,教师的示范过程一般较快,学生观察模仿起来较难,教师可以把多媒体引入教学,在开展训练前,运用多媒体边播放、边讲解、边示范,对一些关键动作、基本要领进行“定格”,让学生学习掌握动作要领,突破体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能够看清动作要领,逐步掌握技能。为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笔者注重整合校本资源、教学内容,创设一种“生动、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引导学生遵守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在体育训练中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如,笔者在教学“前滚翻”内容时,引导学生模仿小熊猫,小刺猬翻跟头,比一比谁翻得快,学得快,在地上滚得又圆又稳,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在安排练习时我既考虑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又兼顾学生体质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的难易点。
三、搭建平台,灵活施教,在形式多样中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本身蕴含的竞争因素,发挥体育运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功能与效用,为学生提供和搭建展示的平台,不断拓宽教学渠道,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对抗练习,为学生提供参与竞争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和训练中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针对有的学生虽然对体育充满热情,但并不喜欢上体育课,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情,摸准学生的脉搏,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区别对待。催生学生运动情感,让学生不至于陷入“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怪圈,达到“如沐春风、积极主动”的境地。例如,笔者在教学“投掷”一课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实际,从学生的感知能力出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游戏情景,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催生学生情感、学习投掷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学生愿望、放松自由活动等不同的阶段,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伊始,在音乐的伴奏下,创设学生乐学情境,让学生每人都用纸折叠成飞机,让学生用尽全力飞出手中的飞机,看谁飞得又准又远。接着,我让学生将飞机团成纸球,比一比谁掷得更远,使学生在飞行游戏中学会了投掷动作,学生们学得开心,玩得有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目标。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中心,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煅炼,掌握运动技能技术的同时,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卫生知识,不断放大体育教学的功能与效用,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严格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