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之探讨

2013-12-29 00:00:00王小琳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英语教学的地位和范围不断提高、扩展,小学英语教学是发展基础教育的趋势,而如何解决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合理衔接,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重要工作,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程;新课标;衔接

一、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两大问题

1.丧失学习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加上英语进入我国义务教育的时间并不长,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及对教学的理解还有不足。虽然目前小学阶段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始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只是完成任务,当学生进入初中后,他们又从零开始,继续学习,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会认为英语失去了新鲜感,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没有信心跟上进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教学的难易程度不好把握,致使班级教学水平下降。

2.两极分化严重

从小学到中学,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复习方法都有差异,学生短时间内不好适应,此时,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认识能力等不同导致了他们之间成绩差异悬殊的问题,无论教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效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学生的整体成绩也不见提高,教师们一直处在困惑的工作状态中。

二、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问题解决之对策

1.小学英语教材应与初中英语教材接轨

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基本规范化,虽然各地教学情况不同,但总体上对小学英语教育有共同的认识,接下来,我们的英语教材也应该规范化,各地应该认真对待英语教材的选用,必须是适合中小学英语衔接的教学,教材与教材之间有连贯性,能承上启下,从而解决课程衔接的教材问题。

2.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师资队伍

除了教材的衔接,课程教学的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衔接。初中英语教师需加强学习,掌握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以便为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走入英语课堂,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索未知。作为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是必备的教学条件,英语教师要有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熟练的现代教学能力,因为你不仅要去教学,还要研究中学教材,了解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点的编排,同时熟悉小学教材,找准衔接点,让学生更加适应中学英语教材内容。

最后,中小学教师需角色互换,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以及学习态度、方式都有不同,我们不能把他们限定在两个教育系统中,而是要融会贯通,中小学教师必须互相了解其教学情况,确保学生在进入初中后不会停滞不前,或者一落千丈,帮助他们融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要鼓励中学教师观摩小学教学,而小学教师听初一的课程,这样彼此增进了解,为课堂教学节奏的衔接作铺垫。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还要去总结他们的不足,找出解决的方案,实现中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3.注重学法的衔接,加强学法指导和监控

培养良好的习惯从小做起,一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陪伴终身的,所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大声地跟读,大胆地提问,及时复习,多读多写多背,在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地对待考试。在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重视读、看、听、写,这些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将是伴随他们学习英语整个过程最好的方式。

英语教学是一个整体,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在不断学习,而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他们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内容知识也很简单,所以,做好衔接教育,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是提高他们英语学习能力的重点。而搞好小学与初中的英语衔接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心工作,这还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才能完成。

(作者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教研室)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