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013-12-29 00:00:00吴瑞珍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数学;学生;课堂

数学集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综合为一体,要学好数学,殊非易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情感投入”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前提

众所周知,情感智商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切活动是在人意识的调控下实现的。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有意识的、肯定的态度,就会积极地主动关注、参与。即通常所说的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一旦树立了“我要学”的理念,就有了强大的内驱力。只要设计切合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情景图,做成幻灯片,投影出现,或举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设疑,教师引导得法,教学双方就会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如,让学生用硬纸做圆柱模型,从模型的开合中有了圆柱体与长方体关系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圆柱体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根据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参与活动中,体会知识、理解知识,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但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探索性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重叠问题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王国比赛的情境,让学生统计参加篮球、跳高、短跑比赛的动物,先计算参加篮球和跳高比赛的动物共有多少个,得出的得数与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动物总个数一样;再计算参加跳高和短跑比赛的动物时,学生发现相加的得数比实际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动物个数多,这时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设问质疑,引发冲突,从而自然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观察、对比,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从而把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与以往的区别开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提问—答写”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策略

细细品味课堂上的提问和答问,我们不难发现它关注更多的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体验快乐变成了反应灵敏、成绩优异者的专利,思考不成熟和反应迟缓者得到的永远是:“你再好好想想!”“你怎么连这个问题也不会。”很多学生就在这种循环往复的提问与答问中磨灭了举手回答问题的冲动,选择了消极坐等,课堂上的“听众”越来越多。他们得不到仔细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我改以往常用的“提问—答问”,采用“提问—答写”策略,它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快速地写下自己的答案。答写为所有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同时促使所有学生都认真地思考。

五、“体验成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保障

学习成功,可以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个角度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让他们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