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初中体育在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还要锻炼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更好地辅助德智的发展。纵观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死板,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创新,不能有效地发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用的现状。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运用游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合理运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也不断革新,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不断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各项机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游戏从而达到事先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针对当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运用不合理的现状,我们应该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将游戏合理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舒展身心,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的原则
当下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将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一味的疯玩,要知道这样的游戏方式并不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出于这一点的考虑,笔者认为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差异化运动原则
差异化运动的原则是说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状况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游戏划分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状况以及年龄、性别进行。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为学生安排合适的运动。比如,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男生的精力与好动的秉性明显就要比女生高,因此我们就可以给男生安排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诸如篮球、足球等游戏;给女生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小的运动,例如羽毛球、跳绳等偏于文艺类的游戏项目。这种差异化运用的游戏原则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此外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状况安排不同的体育运动,还可以达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2.趣味运动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比较好动,对事物充满了好奇,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此时的特点将体育的运动性与趣味性有机地融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竞争性强的游戏,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另一方面,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如此趣味性的原则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趣味性的运动原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与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水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3.安全原则与坚持教材原则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在户外开展的。所以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安全问题,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体育课运动量大,运动范围大,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运动,帮助学生热身,防止扭伤情况。另外,在进行体育教学以及运动量大的游戏时,要对班级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解学生是否有重大的病史。体育教师在游戏设计的时候也要首先考虑安全问题,一切游戏活动的开展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一切围绕教材展开的原则,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材紧密结合起来,让游戏服务于体育教学,辅助体育教学,而不是反过来体育服务于游戏,成为游戏的傀儡。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与教学性,坚持合理性的原则,让游戏辅助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的意义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塑造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在体育活动中合理运用游戏对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塑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不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吗!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信心,这样也更有利于班级内部团结,增强班级凝聚力。最后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要知道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智慧性以及健身性等多重功能,通过游戏中的竞争与互动,可以激发与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游戏,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游戏,合理设计与运用游戏,坚持差异性运动原则与趣味性原则,坚持以课本为基础,一切活动围绕课本展开,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游戏中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与体育素养,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申昌华,郑瑞菱.初中体育课堂上游戏教学的应用研究[J].现代阅读,2012(8).
[2]邓国良.新课程视域下的体育有效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新区中川镇赖家坡中学)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