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应打造怎样的课堂

2013-12-29 00:00:00周仙花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可谓异彩纷呈。根据对教材教法的实践与理解,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应抓住几个关键词:激情、交流、开放、创意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激情;交流;开放;创意

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可谓异彩纷呈、魅力无限。大家无论怎么践行课改理念,对新教材教法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要问: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怎样的,答案一定丰富多彩。但无论怎样的百花齐放,都需要精心“预设”并关注“生成”。

要打造独具魅力的课堂,我认为必然少不了几个关键词:

一、激情

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首先体现在“情感”二字上。每一篇课文都是蕴含丰富情感的,那么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饱含激情的教师。课堂上要用我们的激情点然学生心中的小火苗,进而燃烧成对学习的高度热情和狂热激情。而这其中,启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或巧设悬念,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学习动机。

二、交流

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师更多的时候应是幕后导演,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要让他们站到前台来尽情地表达与交流,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多渠道多维度的。

三、开放

课堂是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和体验成功的舞台。课堂的开放度往往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挥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如何区别“鸟”和“乌”的字形与含义。教师苦口婆心地讲来讲去,还是有一些学生一写就错。新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更要放心让学生说,要相信孩子们的智慧。听听孩子们的答案:“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所以我们都看不到它的眼睛了,所以“乌”字比“鸟”鸟少一点。”看来,打造开放性的课堂,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与信任。

四、创意

教师的课前预设应当富有创意,在具体实施中更要对学生的创意给予支持。比如,在执教《鸟的天堂》时,学生整体感知之后,可以切入到文末的中心句来设置问题:(1)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2)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第二个却没加引号?然后沿着“质疑—析疑—释疑”的思路,引领学生抓要点,说感悟,最终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研究。课后作业:以导游的口气写一份介绍“小鸟天堂”的解说词。这样的设计有创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然,魅力课堂还涉及很多,如,注重学生的“感悟”,抓好知识的“落实”等,恕不能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余竹君.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探析.读与写:下旬,2012(11).

(作者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师进修校)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