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教科研与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2013-12-29 00:00:00帖宝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制约着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新课改顺利实施和推进。网络教研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给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带来的契机和条件,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工具,为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适用便捷的优秀资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关键词:网络教研;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

一、“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化”概念的界定

网络教科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适用便捷的优秀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在不断地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拓展其内涵,增长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趋向专业成熟的一种不断发展历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包括:(1)专业精神的发展。(2)专业自觉的发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知识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教师的专业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素质不高,水平低下。

2.教育教研缺乏专业引领。学校青年教师少,老年教师多,年龄结构失衡。

3.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不足,教学手段落后。

4.教师培训工作滞后,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低下。

5.学科结构失衡,教师负担过重。

三、网络教科研在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1.网络教研承载了新时期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教育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鲜明提出:“通过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来推进教育的信息化,通过教育的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网络教研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给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带来的契机和条件;通过有效的网络教研和学习,能高效率地培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而网络教研学习过程既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又加速教育信息化,这使网络教研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2.网络教研平台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网络教科研平台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工具,为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的优秀资源。网络教研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教师教研和学习不是固定的时段,而是随时随地开展。同时,借助网络教研,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站点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零距离地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这种交流、碰撞与反思的不断循环中,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新资源。

3.网络教研为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了专业引领的作用。首先,通过网络平台,学校可以借助录像等,组织教师观看专业人员的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具备条件的,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专业人员建立沟通的渠道,频繁进行沟通。其次,教师可以从相关的“优秀教师现场观摩教学”(公开课)获得专业支持,这无论是在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上,还是在理论水平和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上,都是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的,对普通教师的指导甚至比专业人员来得更实在、及时、到位——他们同样可以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从观看外地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获得专业支持,教师们一旦进入课堂教学录像的场景,课堂教学录像中的“主讲教师”既是教师们的“同伴”,又发挥了专业引领的作用。

4.网络教研为农村小学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在网络学习中记载下日常教学的感悟、教学心得等,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这也是对自己大脑中那些漂浮不定的思想进行梳理的过程。时间久了,再回头查看自己以前记载的内容,又可以进行反思,从而达到了自我反思提高的目的。

同时,网络教研还有助于教师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在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实现深度沟通和碰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方式,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成长,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网络教研,扩大了教研活动的职能,挖掘出更广泛、更宝贵的资源,促使教研活动更科学、更有实效。相信网络教研的不断完善,会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李强,陶克力,甘敏敏.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新途径的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4).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民乐县三堡学区)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