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激情、生机和活力的场所,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好动的主体——学生。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及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全控式、一言堂的角色,教师起着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和记忆不同领域知识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作用越来越次要,而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即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及怎样引导学生成功显得更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明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灌注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柴火。同时,你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学生的事情,而不是教师的任务,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的时空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把书中的乐趣还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你真诚的关注,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理解和关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价值,你和学生是处于平等的地位。(2)了解学生作为不同个体的各自爱好、需要、兴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巧妙地与他们的爱好、需要、兴趣相联系。(3)善于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挖掘自己先天固有的学习动机及培养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习惯;鼓励他们参加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的体验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4)通过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并大胆地自我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5)对所有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都寄予厚望,永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6)教师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个人的成绩和个人的独特方法及能力上,而不要强调与别的同学进行比较。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奖励,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成绩而自豪。
二、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应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将学习目标与自身兴趣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同时,学生应充分挖掘自己先天的学习动机,处理好自我的情绪、思维、动机之间的关系。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面对学习,要具有冒险精神,承担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在无人喝彩时,我为我自己喝彩。要勤于思考,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要充满自信,勇往直前。同时,要培养自己在课堂上的合作精神,共同营造一个气氛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空间。
三、引发情感共鸣
在前面我已谈到,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其各自的兴趣、爱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的情绪,用自己强烈的感情感染学生,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用你的身情并茂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和你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鼓励和支持,都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之中。
总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能,它具有潜在性,可以被挖掘、激发。只要教师、家庭、社会通过真诚的尊重和无条件的关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积极的活动空间,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包钢第八中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