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课程,正在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教育。学会讨论有助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主要探讨讨论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讨论法;形式
讨论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教学方法。我国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自觉地运用讨论法,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成就。
所谓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切磋,以求辨明是非,提高认识能力。讨论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鼓励他们阐述意见,形成或改变看法。讨论可以贯穿在其他的教学方法中,也可以整堂课以讨论为主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什么要使用讨论法
讨论法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例如,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的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变得心胸博大,并更容易理解他人等等。
但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讨论法对于某些文科课程是适合的,但对于理科课程就不适合了。我认为,这不是绝对的。在理科教学中,适当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讲授一些比较死的知识(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或是一些操作技巧时(例如,安装或卸载软件的方法)似乎都用不着讨论法。但是有些内容则并不那样简单。例如,如何有效获取信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青少年如何安全上网、健康上网等。
二、讨论的内容
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1.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便于学生掌握并加深理解而精心设置的题目。
2.探讨性的题目。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例如,许多语言和文化将会消失,同时一些新兴网络语言不断出现,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3.针对学生态度、行为、价值观而设置的题目,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等。例如,教材在“计算机病毒”一节中给出的“讨论学习”:有些青少年对“计算机黑客”津津乐道,并热衷于钻研破坏计算机的技术,谈谈你的看法。
总之,讨论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深奥,太简单会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或者几句就说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太深,学生会感觉吃力,无法下手。对于一个较大或者较复杂的问题,要把问题化小,按层次序列化。
三、讨论的形式
与传统讨论法不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讨论形式是多样化的:既包括传统的口头形式的讨论,又包括信息技术支撑的电子形式的讨论,如BBS、聊天室、留言板、E-mail等;而这些电子的讨论形式又可以分为同步的,如BBS、聊天室;异步的,如BBS、留言板、E-mail等。
我认为,在课堂上采用传统讨论形式要优于电子讨论形式,因为这是一种面对面的,更为生动、更高效的讨论形式,但是这并不是说在课堂中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用传统的讨论形式。比如,需要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或面对面不容易敞开心扉的对话,通过电子讨论的形式进行会更合适。
最后,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来讲,并不足为奇。然而,讨论法并不是适用于任何课堂的灵丹妙药,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好讨论法,需要我们进一步充分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讨论法的实施条件、原则、方法和时机,只有使用得法,才能做到“鱼满而网合,水到而渠成”。
参考文献:
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教教育出版社,2003-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小学)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