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策略

2013-12-29 00:00:00陈洁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音乐鉴赏教学理论要重视整合原则,进行多学科、多内容和多种活动形式的整合,最终实现音乐鉴赏教学的实效性拓展。通过分析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鉴赏;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音乐鉴赏教学也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整合和摸索。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策略。

一、渗透整合——多学科渗透整合

音乐鉴赏教学要采用多学科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相互结合,完成音乐教学与多种知识体系的完美渗透。首先,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渗透文学教学内容,音乐作品通过观感和情感来塑造音乐形象,因此,音乐表现的内涵往往涉及文科的许多内容,可将其分为文学形象型、历史画卷型、思想教育型等几个类型。如,湘教版的《音乐鉴赏》教材中“音乐的美——悲剧美”“喜剧美”等都是依靠音乐剧的形式来感受的,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的互相渗透,教师要考虑到用文学化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增添音乐悲剧美(或喜剧美)的感受。其次,音乐教学可与多学科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如,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段落分析的模式,音乐教学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如,湘教版《音乐鉴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听赏《少女的祈祷》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首乐曲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播放完该音乐后师生共同并分段讲解《少女的祈祷》的“主题及各个变奏”。总之,音乐教学的多方面融合是可行的,这种共通性为学科融合带来了机会,而这正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把音乐教学融入社会,从而反映社会、表现生活,显示其学科的独特魅力。

二、延伸整合——扩展音乐外延整合

高中音乐教学要重视对音乐外延的拓展,使音乐教学从课堂出发无限地延伸开来,给音乐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内容,当然,音乐外延的拓展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可以外延到生活、历史和文化中,提升非音乐知识的比例。教师外延拓展过程中要注意:

1.通过延伸教学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

在教学湘教版的《音乐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蒙古歌曲《辽阔的草原》。

师:我们一起听一曲蒙古民族歌曲吧。

师:听完后,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背景吧。《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来自于呼伦贝尔盟的歌曲。歌曲节奏自由,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

师:我们一起联想一下辽阔草原上会出现什么故事呢?

生:(想象故事,小组汇报)

师:请大家说一说对这首歌的感受吧。

欣赏后,师提出问题:你们说一说欣赏民族音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

生:听音乐—了解背景—谈感受。

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欣赏歌曲《呼伦贝尔》。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音乐教学的外延拓展就是要从一首歌的欣赏到另一首歌的欣赏,从教师提供的学习理论延伸到另外的学习活动中。

2.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音乐风格中进行外延拓展,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

在教学《爵士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告诉学生:“爵士乐是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的旋律节奏特点,是从通俗音乐发展起来的独特类型。”基本理论知识传递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歌曲,此举立即燃起学生的兴奋点,这为分析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作了铺垫。总之,音乐外延的拓展要让学生能获得广泛的音乐信息和音乐知识,使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获取音乐学习的广阔空间。

三、补充整合——专项活动整合

高中音乐教学要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发挥音乐教学的娱乐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首先,课余开展音乐专题讲座,充实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使他们增加对音乐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如,教学湘教版《音乐鉴赏》“一唱雄鸡天下白”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音乐发展讲座,结合本课乐曲与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漫谈自己的听赏感受。其次,教学还可以结合学校艺术周、艺术节、节假日开展音乐活动课程。如,教学湘教版《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古琴风韵”可结合学校的艺术节,在欣赏完古琴音乐《酒狂》《流水》《阳关三叠》后,可以组织创编相关的歌舞进行表演,以此作为音乐节的表演节目,同时也完成了欣赏教学的任务。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教学理论要重视整合原则,将多学科、多内容和多种活动形式整合,最终实现音乐鉴赏教学的实效性拓展。

参考文献:

[1]朱竞.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0).

[2]陈鹤.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