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3-12-29 00:00:00赵书剑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德育课程,又是一门智育课程,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并不喜欢上政治课,诸如: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空洞无物、学用脱节……几乎成为政治课教学的“专用语”。何以出现如此状况,其中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彻底改变传统教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可谓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是激发其兴趣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使学习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最大追求。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密切相关,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例如,让初一学生了解: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今后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各科成绩和其他各项素质,还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让初二学生了解:公民具有法制观念,不仅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能防止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益于自己的健康成长。让初三学生了解:认识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能使他们科学地分析国家和社会的就业形势,有助于他们在升学、择业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教学实践证明:只有使学生了解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才能为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重要的前提。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如何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上,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保证作用。《新课程怎样教》一书中提出了教师角色转化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程中要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方式,引导、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努力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教师应该负有激发学习兴趣的责任。”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过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的作用:“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新课改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只有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对他所教的课程喜欢和感兴趣,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友爱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位置,并加以及时转换和更新。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发扬课堂民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让学生一起去增长知识,寻找真理。教师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给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熟知“教学不在传授,而在激励鼓舞。”的教育理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新型师生关系必然会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对知识充满追求之心,对事业充满珍视之意,对学生充满挚爱之情,那么,新课改的航帆必将被我们所牢牢把握,必将达到光明的彼岸。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舍力镇第一中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