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探期间,我也曾对这种教学习方式报以怀疑的态度。但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我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方式。下面,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1.导入
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情境导入、问题导入、复习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类比导入、对比导入等。
2.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对于学习目标,可以有适当、简短的说明。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可以将学生能独立完成或一知半解的知识,以问题串的形式展示,由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疑问,可以用红笔勾画,通过老师或同学的讲解加以解决。此环节根据教材内容,可以在课下完成,也可以在课上完成。
4.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环节需要完成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的学习以及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开放性问题。要注意的是,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合作探究的价值。
5.巩固训练
此环节要注意习题选择的典型性。要紧紧抓住教材,不要脱离教材,因为例题和习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仔细研磨才确定下来的。不要本末倒置,抛开课本从课外选题。
6.小结提升
小结提升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同时起到激励、提升的作用。
7.当堂测试
当堂测试的试题难度不宜过大,可以侧重基础,考察的知识点要尽量全面,时间以3~5分钟为宜。
二、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结提升三个角度阐述自己的体会
1.自主学习
在此环节,依据教材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设置预习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若存在疑问,做好标记,课上由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应注意的是:(1)设计要有层次,应深入浅出,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完成;(2)问题设计不宜过多,学生1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3)可以采取课上预习与课下预习相结合的方式。
2.合作学习
在此环节,要有梯度地设置合作学习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以解决。若同组内仍无法解决,可以鼓励组间合作。我校的学习小组为四人制,四人中设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合作学习时,由组长和副组长带动两名组员学习,学习效果良好。应注意的是:(1)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有让学生探究的价值,同时,问题的难度也不宜过大,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设计问题,让学生预习时有抓手,不泛泛;(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应给予适当的点拨或总结。并非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就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是不可或缺的;(3)坚持全程评价,可采用小组加分制。要积极鼓励学习小组的全员参与,切忌精英展示。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3.小结提升
在此阶段,可从以下方面设计提升学习能力的问题:(1)知识层面——你收获了哪些新知识?(2)数学规律方法方面——你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你体会到了哪些数学规律?(3)评价方面——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本小组的表现、其他小组的表现、表现最优秀的小组、进步最大的小组或同学等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尝试,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全程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非常大。每个成员都为了小组的整体得分而努力,组长和副组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自主监督组员参与学习和展示,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课改实践中的一点感受,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中学)
编辑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