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2013-12-29 00:00:00谭志勇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习题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在习题课中存在许多的误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学生在习题课中的误区作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习题课;教学;误区

习题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起到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及分析能力,但是学生在习题课中存在许多的误区,影响了习题课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措施,提升习题课的功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率。

一、学生课前不独立做或者不认真做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习题,老师一般会安排时间让学生先做,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愿做,他们认为习题老师会讲,不用做,只要听老师讲就行了,或者不认真做,遇到不会的题不愿思考,稍有难度或是思维卡壳就放弃,只挑简单的一看就会的去做做,这些都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既不能巩固基础知识,又不能提升能力,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使学生遇到困难就放弃,对学生的毅力也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在讲解习题前一定要安排时间学生自己去做,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要加大检查力度,深入了解学生在习题中的困难,是基础知识没掌握,还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有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因人而异,采取恰当的方法,对于不愿深入思考甚至是懒惰的学生要采取个别辅导,让他们必须先自己做,即使做错或者不会但也要先自己去思考,学会在思考过程中受益。

二、学生在习题讲评课中参与程度不高

习题讲评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习题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听什么、怎样听,直接影响习题课的效果。然而在习题课往往都是由老师唱独角戏,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课堂气氛更是死气沉沉。有许多学生不会听习题课,一些学生只是听答案,看自己是否做正确,如果做错了就只是简单地将答案改过来而已,对于为什么做错、错在哪些方面、怎样做就不关心了,这样听习题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也在听老师讲解题方法、思维过程,对于老师所讲的他们看似听得认真,但只是简单地听老师讲,而没有与自己的思维联系起来,不能参与到习题的讲评中,甚至自己认为都听懂了,但是到了自己去做的时候,又是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有些学生经常会纳闷:上课也听了而且也是认真听,怎么自己做还是出错?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就干脆不听或是悲观失望,最终放弃。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主要原因是在习题课中,他们只注重听懂,能否听懂是讲评习题的初级阶段,重要的是会做,这就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让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讲解真正联系起来,在听的过程中要思考,而不是只听,要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怎样才不出错,否则到了自己做的时候还是按照出错的方法去思考,这也就是很多老师讲过的题再次出现时,学生仍然出错的原因,为此教师在讲评习题时,一定要教给学生方法,并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分析,指出出错的原因,并强调怎样防止出错。

三、学生课后巩固不到位

对于习题中出错的题目在教师讲解之后还必须重做,并要加以分析、总结,这是习题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许多学生对于习题,课后不去重做或是只是简单地做做,而没有分析、总结,这也是没效果的。教师应让学生在习题课后有充足的时间重做,在重做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再做一遍,而是要对自己出错的题目加以分析、总结,总结与题目相关的知识、解题方法、技巧规律,也就是在重做习题时,重在分析过程、反思、总结,这样通过重做习题,不但巩固基础知识,而且对方法要加以总结,从而真正提升能力。

(作者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