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顺手牵羊”

2013-12-29 00:00:00郭春兰
新课程·上旬 2013年11期

摘 要:以幼儿园中出现的“顺手牵羊”之事引出思考,就此对有此行为幼儿的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顺手牵羊”;良好品质

幼儿园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东西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而第二天家长又和孩子把那样东西送回来了。

下午,幼儿都要进区角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他们就会餐前准备紧接着进餐,然后就会离开幼儿园。今天在幼儿离园时,李××的妈妈在接园时悄悄塞给我一片插塑玩具:“郭老师,这是孩子口袋里发现的玩具,这孩子偶尔会有不好的习惯:拿了幼儿园的东西要么说是捡的,要么说是小朋友给的,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她,严格要求她。”听到家长这番话,我连忙说:“多谢您的提醒。希望以后我们家园共同配合,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每次幼儿区角活动结束后,我都会和离开区角的幼儿拥抱一下,一是拉近师幼间的距离,二是在拥抱时顺带检查一下幼儿是否将区角的物品装入了口袋(这样做并不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而是对幼儿的一种爱护与督促,防止较危险的东西对幼儿造成伤害)。今天我却疏忽了和他们的拥抱,作为教师的我,认为李××拿玩具的行为,显然不能和传统意义上的“偷”相提并论。首先,大班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拿他人或集体物品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好奇,某样物品自己特别喜欢时,忍不住拿来看看,看来看去就不自觉地揣进自己口袋。其次,他们还分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不好的错误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1)教师不能马上否定幼儿的行为而应该正面教育幼儿,不能将幼儿园物品或他人物品带回家,这是不好的、不对的行为。(2)通过故事等教育手段旁敲侧击地告诉幼儿不经过他人允许悄悄拿他人物品是不对的。(3)加大对幼儿的监督力度,减少或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很多成人对幼儿撒谎、骗人的行为也有疑问,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撒谎,家长该如何应对,以改正他们的这一不良行为。

首先,家长要清楚幼儿撒谎的原因,是幼儿的一种有意行为,还是无意行为,一般包括为逃避惩罚、为得到赞扬、为避免矛盾、为不愿做事等原因的有意撒谎,也包括因想象与现实混淆、因理解性心理错觉和因成人言行影响等原因的无意撒谎。

针对幼儿撒谎行为,我提出三点具体的建议供家长朋友参考:

(1)搞清幼儿撒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善待幼儿的说谎。当3~6岁的幼儿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他经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对于幼儿的这类谎言,家长不要一味去指责和训斥幼儿,可以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分清现实与梦想的区别。

(3)耐心引导,为幼儿营造宽松的环境,培养幼儿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好品质,教育幼儿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正错误。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幼儿园)

编辑 韩 晓